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761555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写作:文学评论指导ABCDE A.什么是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指的是对诗歌、小说、散文、影视等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评价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价。高中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高考的文学评论,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微型文学评论。所谓微型文学评论,少则上百字,多也不过二百来字,最多也不超过三百字;分值一般是1020分。B.文学评论和文章分析有何区别从某一角度讲,文学评论首先要对作品的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评论;分析作品本身也也是对作品的进行评价的过程。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分

2、析作品侧重是谈作品“是这样”;而评论侧重是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C.文学评论和读后感的区别文学评论和读后感都属议论文的范畴,可能都有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但它们之间的的区别是很明显:首先,文学评论重在“评”,从具体事件阐发出普遍意义的道理,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则重在“感”,写自己读后的主观感受和受到的教育,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D.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高考文学评论写作,一般是写作微型文学评论。微型文学评论写作所提供的评论文本应该比较短小,评论的文字也应该是比较短小的,也就是以评价短小的文字评论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或特色,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写

3、作时一定要先读懂作品,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评论对象,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选择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其次,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语言要简洁。假如我们把对文学作品的总评价就是观点的话,那么,具体分析就是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笔墨不集中,语言拖沓冗长,就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来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地评析并证明观点了。第三,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评论过程中,需要对作品内容的复述、或引用,就是“叙”;“议”则包含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两方面。“析”,就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

4、揭示,“评”,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要来自作品本身,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文章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文学评论的结构要明快。对作品的总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E.文学评论考试模式开头:1.梗概复述。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内容:从形象看主题。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

5、物形象塑造,结构,语言,技巧。中间:1.分析法论证为主。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分为二个以上方面。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结尾:1.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2.发出感慨文学短评示例(以下示例均转自网络)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例文一:

6、悠悠海峡情-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例文二:跳跃的乡愁-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诗中

7、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例文三:想哭不一定有泪-评乡愁中的借代乡愁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表现浓郁的乡愁。诗人独具匠心,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湾来借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等不同时期的乡愁,使之实物化。乍看起来很有些挥手自兹去的洒脱,但多读几遍,你会感觉到诗人的哭腔,你定然会被母子

8、深情、夫妻恋情和游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动。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明诗人无时不颠沛在离愁之中;在哭,无泪,借代使之然也。总评:这三篇微型文学评论,有的评乡愁的思想内容,有的评其艺术特色,颇合法度。它们都只抓住一点来写,角度不大,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至于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更具文学评论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标题都拟得相当艺术,也给微型评论增添。2.下面的评论是就朱自清散文春的语言特色来进行评论,阅读时注意其边节录边评析的。清新、隽永、警策评春的语言特色朱自清的春之所以动人,其中很大的原

9、因是善于运用朴实、隽永的语句,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与作者共享春天的乐趣,同赏山川的风姿。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好懂,从修辞上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

10、特点。朱自清散文的诗意还表现在语言富有表现力,有些话简直就是一篇之警策,自然地点上几笔,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他的语言没有斧凿痕迹,不是刻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具有一种朴素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力和无限美好

11、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总评:这篇短评的标题以三个术语来概括春一文的语言特色,中心一目了然。全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语言特色分析。第一段着重分析其清新、自然、质朴、隽永的语言风格,后面则着重评析其富有生活哲理的警策意味,其写法有很强的参考价值。3.阅读台湾作家聂华苓的小说人,又少了一个!,写一篇文学评论。3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被,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

12、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卷,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祥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饱一天,锇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锇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我开不了口,又退了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

13、来拭眼泪。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一袋米走了。3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3年前那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见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响。接着是一声吆喊:“一角钱拿去?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

14、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例文一勾画灵魂变异的轨迹谈人,又少了一个的间接心理描写所谓间接心理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言谈话语、肖像神态、行为的外部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直接心理描写相比,它来得更含蓄、更蕴藉。人,又少了一个就地运用了间接心理描写手法,勾勒出一颗灵魂变异的全部轨迹。第一,作品运用外部描写,揭示了一位由贤惠、腼腆、善良转化

15、为麻木、放荡的女性的灵魂变异过程。女主人公一出场,便“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出头来”。待见到“我”很和善时,立即声明自己“不是叫花子”,而且“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还急急地诉说自己讨米的缘由。这一连串的动作,使读者真切地到了女主人公的贤惠、腼腆、善良及其走投无路的悲哀、凄楚和痛苦的内心活动,更使我们感受到了女人不甘沉沦极力维护自身人格尊严的内在力量。可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再上场面对施主时,却再没有了急急诉说自己遭遇的欲望,曾经有过的欲言又止的举动,也被“熟练的乞讨声调”所代替;羞怯悲哀的表情,被“阴森森地笑”所代替。她不讲“废话”,只一再重复“太太,做做好事,再赏一点吧”,充分表现了她心灵的麻木和机械,无耻无赖的寄生个性的形成。至此灵魂变异的轨迹已异常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字的直接说明,这不能不说是间接心理描写的成功。第二,作品运用外部描写,揭示了一位清白、端庄的女大学生沉沦、堕落为流氓无产者的灵魂变异过程。作品的前半部分尤其是身份证的介绍,为读者刻画了一位清白端庄的女大学生形象。她向人乞讨哭,有可讨获也哭。她最初乞讨是与哭连在一起的:为失去了人的尊严而哭,也失去了知识分子的自矜而哭,为4个孩子的生计而哭,也为善良的人无私相助而哭。可3年之后的她,却成了一具没有眼泪的躯壳。她“阴森森地笑着”讨钱,“笑嘻嘻”地讨价还价,受辱后“嘴笑得更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