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76116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九册数学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五年级数学试题一、填空: (28分) 姓名: 得分: 35000平方米=( )公顷 3.25小时=( )时( )分3米5厘米=( )米 500平方千米=( )公顷有一块面积是300平方米的直角三角形地,一条直角边为125米,另一条直角边是( )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如果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一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分米,是高的倍,它的面积是(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米,如果底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一条水渠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1.8米,渠深0.8米,渠底宽1.2米,面积是(

2、 )平方米.一条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8.4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面积是126平方分米,高是( )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0度,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度。二、判断题(16分)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有两条高 ( )三角形面积总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 )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 )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两个锐角 (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

3、 )三、画出底边上的高(6分) 底 底底四、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米)(12分) 五、应用题(35分)一块三角形的广告牌,底长15米,高5.4米,如果要油漆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7千克,至少要用多少千克油漆?用红纸做三角形的小旗,已知红纸长1.2米,宽0.8米,小红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长2分米,3分米,一张红纸可做多少面红旗?一块地有6.4公倾,用一台播种机播种,作业宽是1.8米,如果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可行6千米,播完这块地用多少小时?如图梯面积是5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一块平行四边形麦地的底是300米,高是450米,共收小麦189000千克。每公顷地搜小麦多少千克?附送:

4、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1、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

5、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4、 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二)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

6、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 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四) 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

7、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二、教学重点1、 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

8、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三、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措施: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2、 创造情境。3、 鼓励算法多样化。五、课时安排:1、 数一数与乘法 - 5课时2、 乘法口诀(一) - 10课时3、 观察物体 - 4课时4、 分一分与除法 - 13课时5、 方向与位置 - 4课时6、 乘法口诀(二) - 7课时7、 除法 - 8课时十987654321教 学 进 度 表 xx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周次起 止月 日计 划 进 度课时数备注单元(课)节教学内容1 9、1 5第一单元1-4数一数与乘法428 12一、二单元5、1-3乘法口诀4315 19第

9、二单元4-7乘法口诀4422 26二、三单元8-10-1口诀、观察物体452910、3三、四单元2-4-1观察物体、除法466 10第四单元2-5分一分与除法4713 17第四单元6-9分一分与除法4820 24第四单元10-13分一分与除法4927 31第五单元1-4方向与位置41011、37第六单元1-4时、分、秒41110 14六、七单元5-1-3乘法口诀(二)41217 21第七单元4-7乘法口诀(二)41324 28第八单元1-4除法41412、15第八单元5-8除法4158 12第九单元1-4统计与猜测41615 19总复习41722 26复习418291、2复习4195 9复习4

10、 第 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2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 初步体验用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义。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时间为45课时 1 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23页“数一数”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课前准备:熊猫图片、圆片、方格图、苹果图方法:自主探

11、究,小组合作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认真倾听猜谜语:“熊猫”问题探究1 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2 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3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4 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1 一个5,2个5,3个5 ,5+5+5=152 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 3+3+3+3+3=153 6+6+6+6=244 4+4+4+4+4+4=24体验感悟1 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2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 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1 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2 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3 组内交流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实践应用1 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2 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3 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4 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1 3+3+3+3+3+=152 3+3+3+3+3+33+3+3+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