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色彩构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75179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色彩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二节色彩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二节色彩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二节色彩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二节色彩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色彩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色彩构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二节 色彩构成一、色彩构成概述色,即“颜色,是人类视觉的特征之一。在可视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以不同的颜色感觉。彩,即,各种颜色,古时把青、黄、赤称为“彩。黑、白、玄称为“色。色彩,是不同物质的物体对日光和其他发光体发出的光的吸收与反射,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可发生折射,出现红、橙、黄、绿、青、蓝、紫光谱色带。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产生、人对色彩的感知以与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根本内容包括色彩产生的联系;眼睛感知色彩的过程;特定条件下色彩与感受者心理、感情方面的联系;色彩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应用的规律等。色彩构成,是较为装饰化的构成艺术,是源于色彩变化原理 和人类对色的感觉,有目的地表现既定内

2、容,用色彩这一特定的语言获得事物内涵一人的情感上的沟通。它与一般绘画色彩所不同的是不受光线、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灵活调配,力求主观化、装饰化的色彩效果。色彩构成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是在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和科学开展的根底上形成的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一般从色彩形成与感知原理入手,分别从色彩的物理性、生理性、心理性等几个方面对色彩进展系统研究,其目的是了解、把握色彩美的组合规律。色彩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黑、白、灰系统的颜色称之为“无彩色,不在此系统之内的颜色称为“有彩色,如红、黄、蓝、绿等。以 产生条件来讲,色彩又或色为“自然色彩与人为色彩“。自然色彩包括光谱中的光色与

3、无穷无尽的天然物体颜色;而人为色彩的种类包括色料、涂料、染料等,非常有限图1。图1由于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学中重要的根底学科之一,所以掌握这一门知识对于设计者去拓展艺术视野、启迪色彩运用灵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设计者在今后的各种专业设计中奠定良好的色彩根底。二、色彩的本质有了光才有色彩,光是一切色彩的主宰,光一消失,色彩也随之暗淡乃至消失,因此有“光是色之母之说。例如,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任何人看到它都会承认它的存在,但闭上眼睛后就看不到苹果。在一个没有光线的房间里,自然也看不到苹果的存在。因此,光线、苹果、视线,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能看见苹果的存在,如缺少任何一个条

4、件,便无法看到东西。一、光与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空万里时,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入夜以后如此漆黑一片。这一切,都是由于“光的作用而发生的。太阳光因时、地的因素,出现强、弱、方向等不同的变化,物体也随着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色彩。物体的色实际上是波长的光对人的视觉神经产生的刺激所造成的,从发光体太阳、灯、火焰等发出的光,能直接刺激人的眼睛,但更多的是发光体发出的光,在遇到物体后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然后再进入人的眼睛。灯光的色是光源色,墙壁的色是反射色,而从彩色玻璃或其他透明物体与半透明物体所透过的色是透射色。既然眼睛通过光的刺激而看到色,那么首先应对眼睛的构造作一简要说明。人类的眼睛

5、安置于眼窝之中,略加球形,可随意运动。眼睛的构造相当复杂,眼球的外层覆以巩膜,约包围眼球五分之四。眼球前面是无色透明的半球形角膜。巩膜下层是脉络膜,满布血脉,连于瞳孔。前面的脉络膜密接于巩膜的内面,此层含着多数的黑点,由外面射进的光线均由此吸收,其作用如照相机的暗箱内涂黑色一样。位于脉络膜内面的是视网膜,这是眼球中最主要的局部,它一受到外部刺激与兴奋时,就感到光和色。视网膜本身是不能区分光和色的,视网膜神经不过把光的刺激传达到中枢神经中的视神经,然后才能区分色彩。还以苹果为例,看似红色的苹果并非只反射红色的单色光,同时它也反射橙色与紫色的单色光,之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眼睛的视网膜上有颜色

6、区,感受红、绿、蓝三种色光,当光线接触到视网膜时,这种组织会按光线中所含的单色光的比例来识别光线。红色波长最长,比例最大,因此苹果看起来是红色。通过眼睛的构造研究色彩,其最终目的在于追求配色所产生的和谐与统一。1666年,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Issac Newton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太阳光透过窗户小孔,通过三棱镜后,白光消失,却在相对的白壁上现出一条美丽色带。经研究后,牛顿发现原来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合成的。各种色光由于波长的不同,通过三棱镜后发生曲折分解现象,从而形成一定秩序的排列,即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之后将这种带状的色彩称为“光带spectrum,又叫做“光谱图2。

7、图2太阳光是一种电磁波,波长是表示电磁波的震动频率,由于波长的长度各有不同,其震动频率也不同。因此,太阳光有各种不同的功用。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红色光波最长,大约 700mp 。所以人类可以从 700 400mp 之间的波长光线中感觉到有色彩存在,这个X围之内的光线称为“可视光线。除了可视光线外,还存在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紫外线与其他各种光线。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视光线中的红色光长,具有温暖的作用,故称为“热线。紫外线在可视光线紫光的外侧,可使人的皮肤变黑。下面再谈谈物体色。通常我们所感觉到的色光有两种:一是白光和三棱镜分解出的单色光;二是由物体面反射而来的复色光。自然物、人工色包括颜料、染料等

8、均属复色光,这两种光的性质完全不同。例如,光带中的红色是单色光,苹果中的红色是从白光中被物体面吸收所剩而反射出的色光,这种光线除单色红光以外,还有其他色光。也就是说由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单色称为“光,而由物体面反射出来的色光称为“色,即所谓的“物体色。二、色彩混合 将色光混合可以得到新的颜色;将色料颜料混合也可以得到新的颜色,这就是加法混合、减法混色和中间混色。以这种方法调出的新色彩,不需要过多的色光或颜料,大局部色彩可由三种色光或三种颜料合成即可。三种色光包括带红的橙色、绿色、蓝紫色;三种颜料是红紫色、黄色和带绿的蓝色。以上各色分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和“色颜料的三原色图3。图31、加法混色指利用

9、色光混合原理,将色光中的红、绿、蓝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产生出新的色光的方法。因其混色方式为重叠式,所以又称为“重叠式的混合。加法混色的特点是:混合的色光成分越增加,色的明度越高,三原色色光等量混合如此成为白色。加法混合的规律如下:红色光 + 绿色光 = 黄色光绿色光 + 蓝色光 = 青色光红色光 + 蓝色光 = 品红色光红色光 + 绿色光 + 蓝色光 = 白色光黄色光 + 蓝色光 = 白色光青色光 + 品红色光 = 白色光由此可见,三原色等量相加呈现白色光,补色相加也呈现白色光。2、减法混色减法混色是指色料的混色,即绘画用颜料、染色颜料或油漆料等的混合,属于搅和式的混合。色料混合的种类和次数越多

10、,如此吸收光量越多,反射光量越少,结果色彩趋向灰暗,故又称“明度减低的混合。如果色料中的三原色或补色混合时便成为黑色。3、中性混色现实生活中彩色毛线的编织物,从近距离观察,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纵与横列的毛线色彩,但从远距离观察如此出现有别于前两种色彩的另一种色彩,这种混合所得的色彩称为“中间混色。三、色彩的属性 但凡色彩都有它的属性,用物理学的观点看,黑、白、灰不算颜色,因为可见光谱中没有这几种色,故称为“无彩色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或纯黑的物体。无彩色系的颜色虽然不具备色相和纯度,但却有明度的变化。有彩色系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它们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在色彩学上,这三

11、个特征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或“色感觉的三属性。熟悉和掌握色彩的这三个特征,对于认识和表现色彩是极为重要的。1、原色、间色与复色1原色:所谓原色是指色彩再不能以其他的色彩调配出来,但又是混合成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人们都知道三原色指红、黄、蓝三色,提到三原色,应从两个系统加以划分:一是色光三原色;二是色料三原色,这样就会比拟明白,也可防止出现混淆不清。原色的纯度和明度都较高,在装饰色彩中它们通常用来表现原色鲜艳、明快强烈、透明度高的色调的画面。原色本身不能再分解,但相互调配能产生其他色彩。2间色:所谓间色是由两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彩,也叫“第二次色。例如,色料中的橙、绿、紫三色,色光中的黄等。间色

12、一般用于表现明快、和谐、中纯度色调的画面。下面是色料混合成的间色:3复色:通常指由三种以上的色彩调和而成的色彩,也称“第三次色。其色彩的纯度、明度都有明显变化,大都呈低纯度的灰色。任何复色均能找到三原色的成分,如果三原色不是等量相加,便会混合成更多的复色。以如下式说明以色料为例:复色常用来表现低纯度的灰色调画面 图 4 图 4412 色相环: 12 色相环是在三原色的根底上调和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红、红橙、橙、黄橙、黄、黄绿、绿、绿蓝、蓝、蓝紫、紫、紫红等 12 色。除红、黄、蓝三原色外,其他都属间色。从12色相环中可以看出,每一种色都有确定的位置,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其中任何一种色彩。间色与间色

13、的配合可以产生复色,复色之间再混合,又能产生各种复色,以此类推,这便是色彩学的根本原理,也是派生色的规律图 5。图 52、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指色彩的相貌,确切地说是指依波长来划分的色光的相貌。色相是眼睛对色彩的感觉,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特征的色彩,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人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物体有明有暗,是因为光线的照射而产生的,这种明暗现象是构成自然界中立体、空间远近距离等感觉的根本因素,因此在视沉上明暗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色彩明度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深浅程度,如柠檬黄、中黄、土黄等;二是指其他色

14、彩相互比拟的深浅程度。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在有彩色系中,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彩色物体外表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3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当将两种色彩进展比拟时,除了色相与明度处,还有两色之间的鲜艳与淡素问题,颜色的这种艳素现象也就是“纯度。色彩的清与浊,取决天各种颜色的含灰程度,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以太阳光带为例,越接近标准色纯度越高。颜料中的柠檬黄或淡黄接度不高有色彩,显得就比拟柔和。另如绿色当混入白色时,虽然仍具有

15、绿色的特征,但其鲜艳度降低了,明度却提高了,变为淡绿色;当混入黑色时,鲜艳度降低了,明度变暗了,变为墨绿色,当混入中性灰色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却降低了,变为灰绿色。人的视觉中所感觉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非高纯度的,由于大量的灰色调存在,才使色彩显得极其丰富。如果物体的外表是粗糙的,光线的慢反射作用会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的外表是光滑的,色彩的纯度就会显得较高。颜料一般在未干时色泽鲜艳,干了之后就产生色变。特别是水粉颜料,因为颜料是由分子颗粒组成的,湿的时候颜色分子颗粒之间的空隙被水分填满,外表变得光滑,色的纯度就显得高;颜色干后,水分被蒸发,外表颜料的颗粒变得粗糙,色泽随之变灰。在同一色相中,纯度发生细微变化会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纯度与灰是相对的,含灰量越少,纯度越高;含灰量越多,纯度越低 图 6 ,图 7 。图 6图 7三、 色彩表现方法 一、色彩推移法 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组合排列,其特点是过渡、自然、流畅、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现代感。色彩推移法主要包括色相推移法、明度推移法、纯度推移法、互补色推移法与综合推移法等。1、色相推移法按照色相环的顺序,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有规律地排列,称为“色相推移法。在推移时,也可选用含白或灰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