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75042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二01-27文章来源:职称在线 文章作者:名师 28、对应于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西格玛水平Z0是指( )。A规范限与1.5的比值B规范限与的比值C规范限与2的比值D规范限与3的比值29、假定在500块电路板中,每个电路板都含有2000个缺陷机会,若在制造这500块电路板时共发现18个缺陷,则其机会缺陷率为( )。A0.9%B1.4%C0.0018%D0.14%30、日本玉川大学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谷津进教授曾将质量改进的步骤用图表示为( )。二、多选共5题,每题2分,总计10分31、随机变量的分布包含( )内容。A随机变量可能取哪些值,或在哪个区间上取值B随机

2、变量取这些值的概率是多少,或在任一区间上取值的概率是多少C随机变量的取值频率是多少D随机变量在任一区间的取值频率是多少E随机变量在某一确定区间上取值的概率是多少32、描述样本集中位置的统计量有( )。A样本均值B样本中位数C样本众数D样本方差E样本标准差33、参数估计中所说的参数主要是指( )。A分布中的主要参数,如二项分布b(1,P)中的P,正态分布中的,B分布的均值E(X)、方差Var(X)等未知特征数C其他未知参数,如某事件概率P(A)等D统计中所涉及的所有未知数E据样本和参数的统计含义选择出来的统计量并作出估计的34、是总体的一个待估参数,R,U是其对于给定的1-的置信下限与置信上限。

3、则1-置信区间的含义是( )。A所构造的随机区间R,U覆盖(盖住)未知参数的概率为1-B由于这个随机区间随样本观测值的不同而不同,它有时覆盖住了参数,有时则没有覆盖参数C用这种方法做区间估计时,不能覆盖参数的机率相当小D如果P(RP(U)(/2),则称这种置信区间为等尾置信区间E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是等尾置信区间,而比例P的置信区间不是35、设随机变量X1与X2相互独立,它们的均值分别为3与4,方差分别为1与2,则y4X1X2的均值与方差分别为( )。AE(y)=4BE(y)=20CVar(y)=14DVar(y)=24EVar(y)=1536、若在每一水平下重复试验次数不同,假定在Ai水平

4、下进行了mi次实验,那么方差分析仍可进行,只是在计算中有( )改动。A此时n= B此时SA的计算公式改为 C此时SA的计算公式改为 D此时将 表示所有n=rm个数据和改为表示n=rmi个数据和E此时将Se=ST-SA改为Se=SA-ST37、因子常被分为( )。A定性因子B定量因子C相关因子D不相关因子E变量因子38、关于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问题便是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问题B建立回归方程的目的是表达两个具有线性相关的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因此只有当两个变量间具有线性关系,即回归是显著的,这时建立的回归方程才是有意义的C求两个变量间相关系

5、数,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当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r1-/2(n-2)时,便认为两个变量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所求得的回归是显著的,即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D为了推广到多元线性回归场合,另一种检验方法是方差分析的方法E当SR、SE、fA、fE已知,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当FF1-(fR,fE)时,认为回归方程显著,即是有意义的39、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的步骤为( )。A将给定的x0的值代入所求得的回归方程,得到预测值 B求的估计 C用给定的,查t分布表得t1-/2(n-1)的值D按 计算 的值E写出预测区间 40、用正交表L25(210)安排实验时,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A有10个不同条件的

6、实验B每一个因子可以取两个不同水平C最多可安排10个因子D有25个不同条件的实验E最多可安排25个因子41、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可以将抽样检验分为( )。A计数抽样检验B计量抽样检验C计件抽样检验D计点抽样检验E序贯抽样检验42、抽样检验的对象是一批产品,一批产品的可接收性即通过抽样检验判断批的接收与否,可以通过样本批的质量指标来衡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理论上可以确定一个批接收的质量标准PtB在理论上不可以确定一个批接收的质量标准PtC若单个交检批质量水平PPt,则这批产品可接收D若PPt,则这批产品不予接收E在实际中除进行全检,否则不可能获得P的实际值43、根据GB/T2828.1

7、规定,抽样标准的使用程序为质量标准和不合格分类的确定,抽样方案检索要素的( )确定进一步的信息。A抽检方案的检索B样本的抽取C抽样方案及对批的可接收性的判断D转移规则E交检批的检验44、有关抽检特性曲线和平均样本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GB/T2828.1中,虽然只给出了一次正常检验的OC曲线,但它们同样适用于二次和多次的正常检验,以及一次、二次和多次的加严检验B调整型抽样方案是由转移规则把正常、加严、放宽三种抽样方案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称为方案组的整体C通过较长时间对连续检验批进行验收之后,具有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为 的产品批,其接收概率应是这三种抽样方案综合作用的结果D当产品批的实际

8、质量在一段时间内远远小于AQL时,为了节省检验费用,更快地获得批质量信息,允许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E当产品批质量P稳定地处于AQL附近时,使用正常抽样方案可以保护生产方的利益45、SPC的特点有( )。A强调全员参加B应用统计方法C从整个过程、整个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D依靠少数质量管理人员E应用会计方法46、为了保证预防原则的实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两个研究质量的课题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两个课题组分别为过程控制组和质量控制组B过程控制组的学术领导人为休哈特,而产品控制组学术领导人为道奇C道奇与罗米格提出了抽样检验理论和抽样检验表D休哈特提出了过程控制理论和控

9、制过程的具体工具-控制图E休哈特与道奇是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人47、有关p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控制图的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一常数p,且各个产品的生产是独立的Bp图的统计基础是泊松分布C如果ni变化不大,则采用单一的等于平均子组大小的一组控制线 D当ni变化较大时,可采用标准化变量的方法E若ni不全相等,则p控制图的LC、LP和UCLp是凹凸状的48、某工厂为了提高其产品质量,决定采用SPC,工厂管理者最后决定,首先采用p控制图,其画图步骤有( )。A预备数据的取得B计算样品不合格品率C计算p图的控制线D将各个样本不合格率点描出来E使用49、产品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 )。A产品系统级模型B分系统级模型C串联模型D设备级模型E并联模型50、可靠性预计是( )。A根据组成系统的元件,部件的可靠性来估计的过程B自下而上的过程C自上而下的过程D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E由小到大的过程5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有( )。A确定原因时应有独立的见解,考虑充分B确定原因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C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D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E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