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747889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知道口算时“要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同时也较熟练掌握了0以内的进位加法之后教学的这些都为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2、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说学生 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2以内的进位加法,并且会用多种方法计算1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本班孩子在学习中对自己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积极参与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行正确计算。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激发数学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

3、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理解进位原理,提高计算能力。 五、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加学习活动的热情,孩子们在本节课中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七、说教学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

4、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一论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因素,让孩子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以此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景图 课本中例1的情景图呈现的是带孩子们游玩的情景,接着带孩子摘苹果,我认为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让孩子在情景中,自然地复习旧知。接着让学生说出43,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然后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两位小朋友为大家准备矿泉水这个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尝试计算,询问孩子:4到底是不是等于3,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能很快算出4等于多少。

5、然后板书课题,引出了新知。这样的设计既为今天的学习作了铺垫,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而这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而教学手段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孩子们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在操作实践,观察分析的活动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小朋友们,你们想去游乐场吗?(想)那就跟我来吧。你们看,这是游乐场。这里有魔天轮,这里有跷跷板乐园,还有划船乐园呢。咦,一群小朋友在树下干什么?我们去看看吧。原来树上挂了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摘吗?(想)那好吧。先来摘这个苹果。(挑学生口算,

6、摘苹果)师:对不对呢?(对)全班来,好真棒!(对了) 谁能告诉老师43,你是怎么算的呢?(先算37,7再加20等于27)对不对?(对)真好!在游乐场里,有两位小朋友正在为大家准备矿泉水。 箱子里有4瓶矿泉水,又买来了9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非常好!谁会列算式?(2493)你们 说等于几?(3)到底249是不是等于3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能很快地算出249等于多少?你们有信心吗?(有) (二)操作实践探索算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3个教学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1、摆小棒 左边摆上24根小棒,右边摆上9根小棒,你能用小棒算出得

7、数吗? 孩子遇到了29个位相加满十这个新问题,该怎么处理?接着同桌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然后请孩子说说自己的摆法,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摆小棒的方法 ()先把根和根合起来是13根,从3根里拿出10根捆成一捆,2根和13根合起来是3根展示算法249=33 204 13 (2)从9根里抽出根放在4根那里,捆成一捆,20加1,再加就是3根 展示算法 2=33 63 30 (3)把24分成23和1,和9凑成十 展示算法 2433 2310 (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8、。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这一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好机会,并且充分的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快捷的优势。让课堂成为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成为学生积累财富、资源共享的“加油站”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孩子在知识的建构中,理解并形成数学的思考,这种数学化的思想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总结 好,下面同学们把小棒收进袋子里,动作快一些。同学们,24加,刚才大家想了几种算法?(3种) 教师归纳第一种算法。我们看第二种算法是把几凑成十(真棒,把24凑成十)第三种算法是把几凑成十?(9)在这3种算法里,你觉得哪一种算得很快?(第种,因为)(我喜欢第1种

9、)有没有人喜欢第2种?(我喜欢第二种)在这3种算法里,有先算出整十,也有先凑成整十的,为什么都有整十?(因为用整十加起来好计算)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1)出示课件:游乐场有一些蘑菇,左边有3朵蘑菇,右边有7朵蘑菇。你们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谁会列算式?(3574)对不对?(对)真棒!谁能 告诉我你是怎么算的?(我是把分成3和5)很好,还有其它的算法吗?()还有吗?()哦,非常好。掌声表扬。 (2)出示课件:下面我们去跷跷板乐园。有8人在跷跷板乐园里玩,又来了人,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188)对吗?表扬一下。 ()出示课件:下面我们去划船乐

10、园。划船乐园里有手划船9条,天鹅船56条,一共有几条船?谁会列式?(569=65)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算的? (4)好,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在书上的62页,大家打开书看一看例2。好,请拿出笔,认真地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做好的同学请坐正!做好了吗?(做好了)我们对一下答案。(对)全班同学鼓掌,祝贺自己。真好!()好,小朋友们赶快合上书,游乐场里还有更好玩的地方等着大家,你们想去吗?(想) 看,这是水陆岛,你们想到岛上玩吗?(想)水陆岛上可好玩啦!你们必须选好路线,算对口算,才能安全地到达岛上。否则,就会掉进河里,撞到大鲨鱼,准备好吗?我们从1号开始,全班一齐读(28=50)正确!接下去你会

11、选择几号?(号)我们一齐读(4650)二号卡片为什么没有变成绿色?(因为后面没路了)可见我们上当了。好,赶快回来走号呀。接下去走几号呀?(4号、5号)接下去走几号呢?(走6号、7号、8号)真好!10号草地填或-,你们猜应该填什么?(加号)56=0,60大于7,祝贺大家!我们勇敢地闯到了水陆岛。我们上岛玩去了。通过以上的练习,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三)课堂小结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什么叫进位?找一个学生说。 请大家仔细观察243、24一个等于二十九,一个为什么等于三十几呢?(因为4

12、加9等于13,超过10,以要进位。)对,加9等于13,超过十,应该向哪里进位?(向十位进位)23=27,7,4加3不满十,所以不向十位进一。4加已经满十了,所以要向十位进一。 四、自主尝试,发散思维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孩子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孩子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法,在生活中有没有用处呢?老师有0个苹果,要分给大家吃。其中男生有15人,女生有6人,够不够分?(不够)为什么? 现在是春天,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同学们看,老师准备带大家去春游,其中大车要坐28人,中巴车要坐

13、1人,小车要坐3人。那大车和小车一共要做多少人呢?(2831,是31人)那中巴车和小车一共要做多少人呢?(1932,是22人) (这样的教学巩固了今天所学知识,提高孩子计算兴趣,形成课堂高潮)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计算方法简单教给孩子,而是在生动的情景中让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亲身探索了算法的过程,理解了进位原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用常识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 一年级的孩子尽管刚开始学数学,但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出发,就是要善于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转化成一

14、种可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思维很快被激活,从而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如,在片段一中,这些食品都是学生每天能吃到或看到的,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这样的题材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我们的数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自身边的熟悉情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也保证了学生对探究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是符合学生年龄持点和认识规律的,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数学又是十分现实的。抽象的内容需要以生动有趣的事

15、例,展示所学的内容。如片段二让同学们根据佳倩家中的餐厅的大小,为她筹措餐桌,椅的选购与配套方案。其间,涉及餐厅桌椅合理布置,实用与美观,敬老与来客诸因素、多角度、多方案,既有教学直觉估算的知识,更激活学生道德、审美、统筹等的综合经验,给学生提供更大思维开放的空间和创造性进行问题解决的机会。学生围绕着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展开讨论,让每个同学均以自己的方式投入;有人说、有人听、有人反对、有人补充、有人质疑、有人解释此时教师也完全以一个合作者,引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往,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学生没有了解到佳倩家几口人的信息,少购了椅子,造成“有人站着吃饭”害得全班人哄堂大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用生活问题来体验数学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任何数学知识都有自身价值,但不同的数学对学生来说其价值不同。比如:片段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所接触,但一般都是无意的,通过学习“分类”以后,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