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747865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商住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高层商住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工程简况11.2工程地质概况12 施工总体部署32.1 施工准备32.2 施工顺序42.3 土方挖运42.4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能63 主要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83.l 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83.2 搅拌桩施工93.3超前注浆钢管微型桩施工103.4冠梁施工113.5插筋及挂网喷层施工134 主要资源需用量方案134.1主要工程量统计134.2主要施工设备需用量方案144.3主要施工劳动力需用量方案144.4主要材料需用量方案154.5水电需用量方案155 施工进度方案155.1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及材料、设备进场方案1

2、55.2 工期保证措施16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76.1 工程目标176.2 质量保证体系186.3 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206.4 组织管理措施206.5 质量管理制度206.6 技术资料管理措施21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27.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22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38应急处理措施248.1基坑严重渗漏抢险248.2 支护构造开裂变形抢险258.3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25附件:1、综合进度方案横道图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况*区榄核镇榄核商住地块工程分区BD总承包工程由*凯耀置业投资兴建,设计单位为*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位于*市南沙区榄核镇蔡新路以南、

3、广场路以东、榄核中学的北面地段,场区内地形较平整,原场地西部为绿化种植园。为高层商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 122615,B区地面以上由2栋26层、1栋29层住宅塔楼组成,D区地面以上由3栋32层。全地下室1层,层高为4.75m,主要作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基础构造型式为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基础。基坑周长约778m,开挖面积约34948。现状基坑地面标高 基本平整到5.50m绝对标高。基坑开挖深度约2.9m。本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按二级;基坑支护构造使用年限为自支护构造完工之日起计为12个月基坑回填完毕。1.2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场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场区内地形较平整,场地西部原为绿化种植园,大型

4、树木均已挖走,留下大小不一的树穴,杂草零星分布;场地东部为临时荒地、杂草丛生。地势比较低洼,局部有积水,综合岩土层的种类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地层时代等,地勘报告将勘探孔控制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河流冲积相沉积层Qal、第四系河流冲洪积相沉积层Q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泥质粉砂岩基岩J2s。现从上至下大体可分13层,自地面向下各层情况如下:3.2.1第四系人工填土(Qml) (层号) (1)素填土灰色,湿,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少量砂粒,粘性较好,表层见植物根系。局部钻孔顶面0.100.40m为该土层薄层,勘察报告仅对大

5、于0.50m层进展分层,其余薄层只在其主要岩土层中描述。3.2.2河流冲积相沉积层Qal层号层号淤泥灰色,深灰色,饱和,流塑,粘性好,含有量有机质及腐殖质,易污手,味腥臭,局部夹薄层粉细砂,粘性好。层号1淤泥质砂土灰色,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主要成份为淤泥,混含30%粉细砂,砂质约占量的1020%,层理紊乱。层号粉砂灰色,深灰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呈稍密状,成份主要为石英颗粒,颗粒均匀,分选性好,局部混夹少量淤泥。3.2.3河流冲洪积相沉积层Qal+pl层号层号中砂灰白色,灰黄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呈松散状,成份主要为石英颗粒,含少量粘粒,分选性一般,级配较好。层号粗砂灰白色,饱和,稍中

6、密,成份主要为石英颗粒,含少量粘粒,偶夹贝壳碎屑,级配良好。层号圆砾灰黄色,灰白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呈亚圆形为主,粒径多为0.23cm不等,个别达6.0cm,含少量粘粒,孔隙间充填中粗砂,偶夹少量卵石,级配良好。3.2.4第四系残积土(Qe1) 层号层号1粉质粘土褐红色,棕红色,湿,可塑,粘性一般,为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土,泡水易软化。层号2粉质粘土褐红色,棕红色,灰黄色,稍湿,硬塑,粘性较差,为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土,泡水易软化。3.2.5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泥质粉砂岩J2s层号勘探孔揭露场地基底岩石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泥质粉砂岩,属软质岩石,粉砂质构造,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勘

7、探孔揭露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四个风化岩层。1全风化岩层层号1褐红色,灰黄色,岩石风化剧烈,原岩构造构造可辩,岩芯呈坚硬土柱状,手可折断,泡水易软化,局部间夹强风化残块,手可捏碎。2强风化岩层层号2褐红色,棕红色,灰黄色,青灰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构造构造清晰,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岩石风化不均匀,局部夹中风化残块,岩质软,局部用手可折断。3中等风化岩层层号3褐红色,灰黄色,粉砂质构造,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主,少量呈碎块状或饼状,节长340cm不等,局部偏微风化岩块,锤击易碎,暴晒易干裂,RQD=1065%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

8、,岩体 基本质量等级属类。4微风化岩层层号4褐红色,粉砂质构造,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节长545cm不等,最长者达80cm,岩质较软,锤击易开裂,RQD=4585%勘察施工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为0.101.00m,平均为0.24m;地下水位标高4.405.76m,平均为5.21m。在强透水层环境下,地下水对混凝土构造及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土中易溶盐对砼构造、钢构造及钢筋砼构造中的钢筋均微腐蚀性。2 施工总体部署2.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生产二个方面,要求做到施工现场五通(水通、电通、路通、 通、排水通)一平(场地平整)五落实(技术、劳动组

9、织、材料、机具、现场设施落实),为此部署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1.1现场准备1、按*市有关文明工地规定施工,对现场进展硬地化后,建造各项施工临时设施:办公室、会议室、宿舍、厕所、仓库、发电房、保卫室、洗车槽,并布置各种材料堆场,在出入口大门处设一3.5m6m洗车糟。2、施工现场控制测量:根据甲方提供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级控制桩点等测量资料进展复核验算,拟定施工测量意见报告后呈送甲方审批后,再进展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建设场区内施工用的永久标高控制点和轴线控制网。3、做好现场用电、用水、排水的布置,在工地四周设置排水沟,把场区内的施工、生活污水、雨水经沉淀后排到市政下水管。2.1.2技

10、术准备1、熟悉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组织工程部、施工部、质安部熟悉和审阅经会审确定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对重点、难点部位编制单项施工工艺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2、及时编制施工预算、落实资金使用方案,工程部根据进度要求,编制备种材料供应方案。3、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4、本工程施工执行以下技术标准:(1)?建筑地基础施工质量及验收标准?(GB50202200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GB50108-2008;(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CJ79-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09;(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46-2005;(8)?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标准?GB50666-2011;(9)?钢筋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10)?土层锚杆设计和施工标准?(CECS22:90);(11)?*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12)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DBJ15;(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标准?国家标准GB 50086-2001;(14) 其它有关的现行国家和广东省、*市标准。2.1.3物资准备1、组织建筑材料进场。根据材料供应

12、方案分批组织进场,按规定地点储放,并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展抽检试验,对不合格品坚决退货。(1) 水泥:选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2) 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3) 石子: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4) 钢筋:I、级,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2、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按照施工设备表的设备进场时间,做好租赁和购置方案,在现场按规定地点存放和进展安装,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工作,为投入使用作准备。2.1.4劳动力准备及组织1、建设工程经理部组织机构。2、组织劳动力进场,按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要量方案,分阶段组织各工种工人进场,

13、并安排好职工生活。3、做好职工进场教育工作,进展岗前培训、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为落实施工方案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等级进展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方案和月、旬作业方案;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必要时进展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2.2 施工顺序本工程中,各工种之间、各项工序之间环环相扣、穿插作业,需特别注意施工顺序的安排,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进度方案的实现。施工顺序具体安排如下:基坑测量放线定位复核场地平整搅拌桩旋喷桩施工超前钢管桩施工搅拌桩压顶梁施工土方分层段开挖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工下

14、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基坑底砂包反压面施工坑底淤泥换填处理等基础桩施工完成施工地下室构造回填基坑。2.3 土方挖运2.3.1土方开挖施工作业条件概况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2.9m,基坑周长约778m,开挖面积约34948,土方开挖总方量约94359m3,土层为淤泥、砂土,可直接用型履带式挖土机开挖。本场地地势较平缓开阔,基坑北侧的蔡新路和基坑西侧的广场路分别设置大门,以塔楼为中心设置工地主要临时施工通道,作为本基坑处理、打桩和土方挖运材料机械的进出口。施工道路道宽约4m,使用0.8米厚大片石铺就。2.3.2 土方开挖要求该基坑土方开挖量约94359m3,开挖范围大、土方量比较大,工期紧,同时场地开

15、阔、周边建筑设施少、交通方便。土方开挖及转运是控制本基坑工程总工期的主要因素。在组织施工时,必须合理选择机械,精心安排工作面,采用多机组,多层次,立体穿插作业,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基坑开挖顺利完成。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要求,选用5台HD700型履带式挖土机,由西向东、及南北向退挖;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开挖和运输。根据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必须与基坑围护施工协调配合,按设计剖面分层分段、对称、平衡开挖土方到基坑底,边开挖边施工护面喷层,根据本工程地层特点以及施工经历,分段长度2025m,每层开挖厚度不大于1m,坑内高差不得大于1m,严禁超挖。由于基坑底位于淤泥层中,施工时还需做0.3m的换填层,且需随挖随填,承台位置采用局部开挖,且需采取跳挖的方式。一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情况,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