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74511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与机遇控制程序(依据 GB/T19001-2016 和 GJB9001C-2017 标准编制)编号: 版本号:C2018-*-* 发布2018-*-*实施编写:审核:批准:受控号:* 公司J1. 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 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 增强抗风险能力, 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 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 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

2、机遇管理;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f.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提供操作指南。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 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 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

3、险和 机遇管理的评审。3.2 综合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 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 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 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 风险并落实执行。3.4 综合部 : :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 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4. 定义4.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

4、确定性事件。4.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 , 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4.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 ,该事件给各个方面 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 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4.4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 或风险发生的条件, 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 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 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 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 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 补救两个方面。4.

5、5 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 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 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 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4.6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 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4.7 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 ,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 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4.8 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 务风险等。4.9 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4.10 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

6、概率。4.11 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 x 风险发生频度。5. 作业内容5.1 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 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 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 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 风险 和机遇评估分析表。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软件开 发、系统集成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 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 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 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c. 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

7、造成的风险;d. 产品售后的风险;e. 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 ;f. 过程失效的风险 。5.2 建立风险 / 机遇管理团队5.2.1 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 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 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 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 “风险和 机遇评估小组”,管理者代表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 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 编制风险管理计划;d. 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管理者代表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

8、组长, 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5.2.2 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 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能够胜任 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和机遇评 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 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 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5. 3 风险管理计划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并编制风险管理计划表,指导操 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 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 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

9、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b.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 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 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e. 验证活动;f. 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5.4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 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 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 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 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5.4.1 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 量化 , 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

10、 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 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 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c. 财产损失的多少 ;d. 是否会导致停工 / 停产;e. 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 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 以便 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 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 目的。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 度分为以下五类:a. 非常严重b. 严重c. 较严重d. 一般e. 轻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严重程度描述严重

11、 等 级法律法规、产 品及其他要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停产企业形象非常严重违反法律法 规、国际/国 家标准、客户 标准死亡、截肢、骨折、听力丧 失、慢性病等财产损失三10不可恢复重大国际、国内影响5严重省内标准、行业标准受伤需要停 工疗养,且停 工时间三3个 月10 V财产损失三5需较长时间调整后才可恢复省内、行业影响4较严重地区标准受伤需要停 工疗养,且停 工时间 3个 月5V财产损失三05间歇性恢复地区性影响3一般企业标准轻微受伤,包扎即可财产损失V0.5可短时恢复企业及周边范围2轻微不违反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不影响1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

12、严原则进行判定, 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 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 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54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 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a. 极少发生;b. 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d. 有时发生;e. 经常发生;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发生频度定义等级极少发生发生概率W 0001%1很少发生0.0 01% V发生概率W

13、 0.1%2偶尔发生0.1% V发生概率W 1%3有时发生1%发生概率W 10%4经常发生发生概率三10%5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 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 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5.4.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等级*风险频

14、度等级风险系数的大小决定是否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如下表要求:发生非常少 很少发偶尔发有时发频度、1发生生生生经常发生严重度非常严重510152025严重48121620较严重3691215一般246810轻微12345使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风险系数风险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风险等级风险措施15-25高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5-15一般风险需米取措施降低风险1-5低风险风险较低,当采取措施消除风险引起的成本比风险本身引起的损失较大时,接受风险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 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 消除或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