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介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743742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联网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联网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联网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联网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介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介绍物联网(The In ter net of things)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 网相连 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 络技术叫做物 联网技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 浪潮。“物联网”概念的问世 , 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 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 , 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 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

2、统一的基础设施, 在此意义上, 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 经济管理、生产运 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物联网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教学、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及 农业 等领域,在未来 3 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 疗、车用传 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五个领域将实现三万亿的总产值。中国是物联网国际标 准的主导国,标志 着我国在未来物联网发展领域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促进技术也 理念革新,突破物联网发 展瓶颈,把撑物联网发展态势,加强行业经验交流,谋求行业资 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等将成为中国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

3、问题。二、 RFID 技术介绍1、何谓 RFID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感应式电子芯片或是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 . 等等,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最简单的RFID系统是由卷标(Tag)、读取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 当卷标进入磁场区域后,接收的读取器发出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 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Passive Tag ,无电源卷标或称被动卷标) ,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 的 信号(Active Tag,有电源卷标或称主动卷标);读取器读取信息并译码后,送

4、至中央信息系 统进行有关的处理,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它的软硬件支持。根2、RFID 之特性( 一 ) 数据的读写( Read Write )机能:只要通过 RFID Reader 即可不需接触,直接读取讯息至数据库内,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标签, 并 可以将物流处理的状态写入标签,供下一阶段物流处理的读取判断之用。( 二 ) 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RFID 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之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 和印 刷品质。此外, RFID TAG 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型态发展,以应用在不同产品。( 三 ) 耐环境性:纸张一受到脏污就会看不到,但 RFID 对水、油和药品等物

5、质却有强力的抗污性。 RFID 在 黑暗 或脏污的环境之中,也可以读取数据。( 四 ) 可重复使用:由于 RFID 为电子数据,可以反复被覆写,因此可以回收标签重复使用。如被动式 RFID, 不需要电池就可以使用,没有维护保养的需要。五 ) 穿透性:RFID 若被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包覆的话,也可以进行穿透性通讯。 不过 如果是铁质金属的话,就无法进行通讯。( 六 ) 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数据容量会随着记忆规格的发展而扩大,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 量愈来愈大,对卷标所 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增加,对此 RFID 不会受到限制。3、RFID 之使用频率现况为避免各国无线电频率使用标

6、准不一, 造成使用上的混乱与困扰, 国际上大多遵守国际 电信联合会(ITU)的规范。目前RFID使用的频率有6种,分别为135KHZ以下、13.56MHz、 433.92MHz、860M930MH (z 即 UHF)、2.45GHz 以及 5.8GHz,其各有特色和缺陷。135KHz 以 下传输距离短约 10 公分左右,通讯速度慢。此频段在绝大多数的国家属于开放,不 涉及法 规开放和执照申请的问题, 因此使用最广,主要使用在宠物、门禁管制和防盗追踪。 13.56MHz 薄化的效果最佳传输距离为 1 公尺以下,代表性应用为会员卡、识别证、飞机机票和 建筑 物出入管理,通讯距离 10 公分左右的近

7、距离非接触式 IC 卡发展快速。 UHF 频段的 RFID 标 签最远可达近 5 公尺的传输距离,可大幅提升现阶段的应用层次,通讯品质佳,适合供应 链 品项管理,但有各国频率法规不一的问题,现有的使用者频率腾挪问题必不可免,否则 跨区应用 必然会出现管理的盲点。4、RFID 与条形码之差异性比较目前全球以千亿计的大小商品,都靠着产品上一条条粗细不一的线条(条形码)来辨别 身 分。但是条形码只能记载着产品简单的背景,例如生产商和品项名称,而且还得透过红 外线接触 扫瞄才能读取数据。更重要的是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超过五亿种商品,而全球通 用的商品条形 码,由十二位排列出来的条形码号码已经快要用光了。

8、条形码是只读的、需 要对准标的、一次只 能读一个、且容易破损;而 RFID 是可擦写的、使用时不需对准标的、 同时可读取多个、坚固全天候使用,可不需人力介入操作。所以条形码是有可能被 RFID 标 签替代的。5、RFID 应用范围RFID 之应用相当广泛,最常见的应用为:* 门禁管制:人员出入门禁监控、管制及上下班人事管理* 回收资产:栈板、货柜、台车、笼车等可回收容器管理* 货物管理:航空运输的行李识别,存货、物流运输管理* 物料处理:工厂的物料清点、物料控制系统* 废物处理:垃圾回收处理、废弃物管控系统* 医疗应用:医院的病历系统、危险或管制之生化物品管理* 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

9、 防盗应用:超市的防盗、图书馆或书店的防盗管理* 动物监控:畜牧动物管理、宠物识别、野生动物生态的追踪* 自动控制:汽车、家电、电子业之组装生产联合票证:联合多种用途的智能型储值卡、红利积点卡6、RFID 面临的问题RFID 在推广应用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 成本、标准、精确度与应用模式等 方 面。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缺乏成熟的应用模式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产品标准不 统一。1标准化问题RFID 技术又不像条码,虽有常用的共同频率范围,但制造厂商可以自行改变,此外, 标签 上的芯片性能,存储器存储协议与天线设计约定等,也都没有统一标准。尽管 RFID 的 有关标准正在逐步开发制定、不断

10、完善,但是不同国家又有自己的规则。2价格问题是制约 RFID 标签推广应用市场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RFID 系统不论是标签、读取器和天线,其价格都比较昂贵。在新的制造工艺没有普及 推广 之前,高成本的 RFID 标签只能用于一些本身价值较高的产品。目前一个RFID 标签的价格约为1一5元,对一些价位较低商品,采用高档RFID标签显然不划算。3技术的突破RFID 技术上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应用于某些特殊的产品,如液体或金属罐等时,大 量RFID 标签无法正常起作用。标签的可靠性也是个大问题。就目前看来,现在普遍使用的 134KHz 和 13.56KHz 因传输距离太短,限制了阅读器和 RFID 标签间的传输距离,使若干标 签不能有效地被读取,标签失效率很高。此外, RFID 标签与读取机有方向性,射频识别讯 号 易被物体阻断,也是 RFID 技术发展一大挑战。即使贴上双重标签,仍有 3的标签无法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