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74240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人的花园》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巨人的花园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九课巨人的花园(板书:9、巨人的花园)一、紧扣特点说教材。1、教材分析。走进第七册第三组语文,就是走进“中外童话”专题。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特点。巨人的花园是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文章描述了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得开心,花园一年四季美丽如画;然而当巨人回来时,勃然大怒,赶走了孩子,砌起了围墙,花园被笼罩在冰天雪地中,从此花不开,

2、鸟不语;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游戏时,花园又是一片春意;巨人一再驱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最后在一位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花园于是又春意盎然,巨人再次回到了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本文有三处对比描写,即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进行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是课文显著的写作特点。2、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允许”“洋溢”“鲜花盛开”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揭示的道理。(3)体会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3、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

3、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二、促进发展说教法。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选用的教法有:1、以读代讲、以问促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要预设好能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悟情明理。2、读写结合法。语文教学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本课的教学,力求学生人人参与,紧扣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培养学

4、生的表达能力。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培养能力说学法。学无止境。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把课堂这一大舞台还给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法的渗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的学法有:1、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先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读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感悟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完成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构建的过程。2、读书、思考、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四、循序渐进说程序。这

5、篇精读课文,我安排2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精读第1-6自然段,对比花园变化前后的内容,初步感受对比的表达特点。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精读课文第7-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进一步体会对比的表达特点。下面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第一环节谈话导入,走进文本。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平时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口头交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经读过的童话。)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游览一座花园。(板书:花园2、揭示课题并齐读课题。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文

6、本。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括号里的拼音;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及时正音。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检查预习情况,打出多媒体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扫除阅读障碍。紧接着,充分利用课件,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比如“添”字的右下角有两点,应该并列。4、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篇童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第三环节细读花园变化前后的内容,领悟文本。1、以问促读:巨人的花园美吗?从哪里看出?认真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出描写巨人花园美丽的句子,同时一

7、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花园是如此之美,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范读,个别读,齐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3)读写结合:第一自然段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一句写出了花园一年四季的美丽,请同学们也模仿这样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生活的小区、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公园,等等。(设计意图:从读到写,目的是迁移课文知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2、精读第3-6自然段,对比花园变化的前与后。(1)过渡:当花园的主人巨人外出旅行归来时,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2)导读第3-6自然段。给足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过渡语的设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8、课文。34分钟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或全班交流。我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板书:美丽孤独幸福寒冷(设计理念: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提示说话,接触对比。提示语: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却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花园又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幡然醒悟,于是拆除了围墙,花园又在提示语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既激发兴趣,又接触文本,还初步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4)对比朗读,感受对比。第四环节回归整体升华文本。设疑:同样是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通过解疑,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花园的主人巨人的行为,使花园由美丽变得荒凉,巨人也由幸福跌到孤独。(在质疑问难中,学生对“对比”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拓展文本。1、继续读课文第7-11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以上作业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铺垫。最后说说板书设计:一篇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文路“三路”合一。本课时的板书力求达到以上的要求,既体现内容美,更体现形式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板书: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