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7405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知识试题及答案3汇总(DOC 30页)(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些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在市场上的数量是(供不应求) AA.供不应求 B.供过于求 C.供求平衡 D.时多时少 2、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财政存在的前提是(市场失灵)DA.社会再生产 B.商品交换 C.货币流通 D.市场失灵 3. 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B)。 A.完善公共部门的效率评估制度 B.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C.完善政府的收支制度 D.改变公共部门的垄断性质 4.预算收支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是( C) A.经济高涨时采取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 B.经济滑坡时采

2、取抑制政策 C.经济衰退时采取刺激政策 D.经济平稳发展时,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运行 5.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于(积累性支出) A.补偿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6.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消费需求D)A.政府消费需求 B.企业消费需求 C.社会团体消费需求 D.个人消费需求 7.当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增加时,其影响是(形成经济繁荣D)。 A.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B.间接较少社会总需求 C.形成经济萎缩 D.形成经济繁荣 8.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根本原因是(财政集中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D)(04年) A.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B.财政具有经济稳定职能 C.财政

3、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D.财政集中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9.考核文化支出的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最低z费用选择法B)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投入产出分析法 10.税收首要和基本的职能是(财政职能C) A.政治职能 B.分配职能 C.财政职能 D.社会职能 11.在不考虑税负转嫁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关于税率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 A.在比例税率下纳税人的名义税率等于实际利率 B.在累进税率下,纳税人的名义税率等于实际税率 C.在累进税率下纳税人的边际税率等于实际利率 D.在累进税率下纳税人的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12.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税收

4、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交易中 ) A.前转是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 B.后转是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C.前转的发生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不允许纳税人提高商品价格所致 D.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交易中 13.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两国均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抵免法下甲国应对该笔所得征收所得税(B) A.0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14、下列关于税收

5、抵免限额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在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A.在分国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B.在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C.在分项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D.在分国不分项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15.下列关于税收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A.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节约税收的行政费用 B.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有效运行 C.税收的财政原则是税收的共同原则,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为不同阶级服务 D.税收的横向公平是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 16、下列行为中属于视同货物销售的是(将购

6、买的货物作为投资D) A.将购买的货物用于计提福利 B.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C.将购买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D.将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 17、下列货物中使用增值税17税率的是(服装D) A.杂志 B.农机 C.暖气 D.服装 18、某企业销售一台旧机床,取得销售收入10000元。已知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0000元,已提折旧40000元,则该项销售行为应纳增值税为(A) A.0 B.192.31元 C.200元 D.400元 19、下列项目中征收营业税的是(公园取得的门票收入A) A.公园取得的门票收入 B.个人转让著作权的收入 C.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收入 D.科研单位转让专利使用权取得的收

7、入 20、下列固定资产中可以计提折旧的是(未使用的房屋C)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B.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C.未使用的房屋 D.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21、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民政部门用于中国境内公益事业捐赠的扣除方法是( D ) A.可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计算扣除限额 B.可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0计算扣除限额 C.可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0计算扣除限额 D.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22、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减注册资本,经营期不少于(B.5年 )的,可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23、下列所得中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D A

8、.军人的复员费 B.独生子女补贴 C.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发明奖金 D.个人转让自用达2年以上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 24、关于发票印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措施的采用由少数国税局确定 B.印刷企业只要有发票准印证明可正式开始印制发票 C.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管理 D.税务机关不管理普通发票的印制活动 25、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延期申报的时间,延期申报的具体期限一般是一个申报期限内,最长不得超过(B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26、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

9、退还给纳税人;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 )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30、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C)批准,税务检查人员可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 A.主管税务人员 B.税务所长 C.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D.省财政局局长 31、下列凭证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进帐单D) A.差旅费报销单 B.成本计算单 C.支出证明单 D.进帐单 32、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5月向消费者销售一批服装,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款项已收到。企业帐务处理

10、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资本公积 10000 企业上述帐务处理会造成(B)。 A.少计提销项税额1700元 B.少计提销项税额1452.99元 C.少计提销项税额400元 D.少计提销项税额384.62元 33、企业转让某项商标的所有权,取得转让收入10000元,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应计算缴纳营业税500元) A.应计算缴纳营业税300元 B.应计算缴纳营业税500元 C.应计算缴纳增值税600元 D.应计算缴纳增值税1700元 34、某企业转让旧厂房一座,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应按转让收入计算缴纳营业税A) A.应按转让收入计算缴纳营业税 B.应按转让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缴

11、纳营业税 C.应按转让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 D.应按转让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35、下列关于加权平均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发出材料的单价与结存材料的单价相等)A.发出材料的单价与购进材料的单价相等 B.发出材料的单价与结存材料的单价相等 C.结存材料的单价与购进材料的单价相等 D.结存材料的单价与最后一批购入材料的单价相等 36、下列关于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在“原材料成本法”下,在产品成本只包括原材料费用 B.在“原材料成本法”下,完工产品陈兵中包括原材料费用 C.在“定额成本法”下,在产品成本只包括原材料费用 D.在“定额成本法”下,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

12、之间的差异全部由在产品负担 37、某企业5月份生产领域材料计划成本100万元,月底计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为2,则本月生产产品负担的材料费用为(102万元) A.102万元 B.100万元 C.98万元 D.2万元 38、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政府活动的全貌,但却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和管理的政府预算是( C ) A.零基预算 B.绩效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39、在国库支出的支出方式中,工资性支出应实行(A ) A.财政授权支付 B.财政直接支付 C.直接缴库 D.集中汇缴 40、政府采购实行招标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止,不得少于(C ) A.30日 B.20日 C.15日 D.3个月 41、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预算所使用的编制方法,实质是(零基预算) A.零基预算 B.绩效预算 C.基数预算 D.平衡预算 42、主张“以丰补歉、以盈补亏”,从而达到维持和稳定经济目的的是(D) A.预算平衡政策 B.功能财政预算政策 C.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策 D.周期平衡预算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