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73787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检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过程性目标经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例如下面的问题:问题 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解 (32864)44 = 26444 = 6 (辆)答: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6辆.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里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二、探究归纳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解 设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x辆,

2、则共可乘坐44x人.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4x + 64 = 328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自己试试看.评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是: 观察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解所列的方程;写出答案.问题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方法一:我们可以按年龄的增长依次去试. 1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6岁,同学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7岁,同学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8岁,同学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方法二:也可以用列方

3、程的办法来解.解 设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13+x)岁,老师年龄是(45+x)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这个方程不太好解,大家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它的解,即只要将x1,2,3,4,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方程的解为 x3 .评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要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能否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三、实践应用例1 甲、乙两车间共生产电视机120台,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乙车间的3倍少16,求甲、乙两车间各生产电视

4、机多少台(列出方程,不解方程)?分析 等量关系是: 甲车间生产的台数 + 乙车间生产的台数电视机总台数解 设乙车间生产的台数为x台,则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3x16)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 +(3x16)=120例2 检验下面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这个方程的解: 2(x+2)-5(1-2x)=-13,x=-1,1解 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1+2)-51-2(-1)=-13 右边=-13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是方程的解.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1+2)-5(1-21)=11 右边=-13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不是方程的解.四、交流反思这节课主要讲了下面两个

5、问题:1.复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应用题;2.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的方法.五、检测反馈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2)2(y-2)-9(1-y)=3(4y-1) , -10,102.根据班级内男、女同学的人数编一道应用题,和同学交流一下.3.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你能列出方程吗?方程的简单变形(一)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2.使学生了解移项法则,即移项后变号,并且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3.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

6、的方程过程性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并获得方程的两个变形过程;2.通过对方程的两个变形和等式的性质的比较,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3.体会移项法则:移项后要变号课前准备托盘天平,三个大砝码,几个小砝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小时候的曹冲是多么地聪明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水平的发达,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量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测一个物体的质量(设它的质量为x)首先把这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然后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并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两边的质量相等,那么砝码的质量就是所要称的物体的质

7、量 二、探究归纳请同学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何移动天平左右两盘内的砝码,测物体的质量 实验1:如图(1)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小砝码,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3个小砝码的质量实验2:如图(2)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所测物体,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2个小砝码的质量实验3:如图(3)将天平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缩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3个小砝码的质量上面的实验操作过程,反映了方程的变形过程,从这个变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 方程是这样变形的: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

8、数,方程的解不变请同学们回忆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变形规律有何相同之处?并请思考为什么它们有相同之处?通过实验操作,可求得物体的质量,同样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三、实践应用例1 解下列方程(1)x5 = 7; (2)4x = 3x4分析:(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x5 = 7的两边同时加上5,即x 5 + 5 = 7 + 5,可求得方程的解(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4x = 3x4的两边同时减去3x,即4x3x = 3x3x4,可求得方程的解即 x = 12即 x =4 像上面,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transpositi

9、on)注(1)上面两小题方程变形中,均把含未知数x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2)移项需变号,即:跃过等号,改变符号例2 解下列方程: (1)5x = 2; (2) ;分析:(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5x = 2的两边同除以5,即5x(5)= 2(5)(或),也就是x =,可求得方程的解(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或同乘以,即(或),可求得方程的解解(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 x = (2)方程两边都除以,得 x = , 即x = 或解 方程两边同乘以,得 x = 注:1.上面两题的变形通常称作“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 2.上面两个解方程的过程,

10、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 = a的形式例3下面是方程x + 3 = 8的三种解法,请指出对与错,并说明为什么?(1)x + 3 = 8 = x = 83 = 5;(2)x + 3 = 8,移项得x = 8 + 3,所以x = 11;(3)x + 3 = 8移项得x = 83 , 所以x = 5解 (1)这种解法是错的变形后新方程两边的值和原方程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解方程时不能连等;(2)这种解法也是错误的,移项要变号;(3)这种解法是正确的四、交流反思本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方程的变形规律:(1)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

11、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通过上面几例解方程我们得出解简单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2)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得到x = a 的形式必须牢记:移项要变号!五、检测反馈1.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9x = 4,得x = ;(2),得x = 1;(3),得x = 2;(4),得y =;(5)3 + x = 5,得x = 5 + 3;(6)3 = x2,得x = 23 2.(口答)求下列方程的解(1)x6 = 6; (2)7x = 6x4;(3)5x = 60

12、; (4)3.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从7 + x = 13,得到x = 13 + 7;(2)从5x = 4x + 8,得到5x - 4x = 84.用方程的变形解方程:44x + 64 = 328方程的简单变形(二)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方程的变形规律熟练解方程;2.理解解方程的步骤,掌握移项变号规则过程性目标通过解方程过程的探讨,使学生获得解方程的步骤,体会数学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方程的变形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利用方程的变形,求方程2x + 3 = 1的解并讨论:(1)解方程的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解方程应解到什么形式为止?(3)通

13、过解方程,你能归纳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吗?二、探究归纳解 2x = 13,移项; 2x = 2,合并同类项; x = 1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1)第一步的依据是方程的变形: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第二步的依据是合并同类项;第三步的依据是方程的变形: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2)解方程应得到x = a 的形式(3)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三、实践应用例1 解下列方程,并能说出每一步的变形过程(1)8x = 2x7;(2)6 = 8 + 2x;(3)2y=; (4)3y2 = y + 1 + 6y解 (1)8x = 2x7,移项,得8x2x =7,合并同类项,得6x = 7,系数化为1,得x = (2)分析 本题含有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右边,在解题时可考虑先把8 + 2x放到方程的左边,把6放到方程的右边,然后再解方程解 8 + 2x = 6,移项2x = 68,合并同类项2x = 2,系数化为1x = 1注意:(1)移项和改变多项式各项的顺序是不同的,把8 + 2x放在方程左边,6放到方程的右边时,符号不变(2)也可考虑直接把含未知数的项2x移到方程的左边,然后再解方程 或解 6 = 8 + 2x,移项2x = 86,合并同类项2x =2,系数化为1 x = 1或解 6 = 8 + 2x,移项68 = 2x,合并同类项2 = 2x,即 2x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