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73706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浅析 1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气候因素。由于区内气候原因,降水年际变化大和季节性分配不均是制约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易形成旱灾,当地总结为十年九旱,主要在春夏两季发生,严重影响农业产量和品质。本工程将局部利用地表水、局部开采地下水灌溉,同时配套完善田间灌溉设施,实现川道农田水利化,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确保耕地高产稳产。土壤因素。工程区内土壤质地主要残积、坡积、洪积和冲积土壤,山地石渣土壤夹杂有石块以沙砾、淤沙土为主,其土壤构造松散,保水肥才能低,土层薄,有效土层厚度一般在1535cm,保水保肥差,抵抗自然灾害才能差。影响工程区土地有效利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土地利用集约度、现

2、有耕地利用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区位条件、资金筹措等。详细分析如下:土地利用集约度。工程区旱地主要以农为主,由于长期形成重用轻养掠夺式经营的消费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综合肥力差,有效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才能差,土地得不到有效的集约利用,土地的经营规模受到一定的制约。工程施行后,耕地质量大大进步,为高效利用土地奠定了根底。耕地利用程度。工程区现有旱耕地87.04公顷,占工程区面积69.26%,其中有97%的耕地耕种。由于缺乏田间配套和资金投入,现有耕地多为低产旱田,广种薄收。本工程施行后,土地增产潜力宏大,耕地利用程度、土地收益率都将进步。土地经营规模。工程区土地以前没有进展过上

3、规模、高起点、有意义的土地整理,目前土地经营方式还是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市场化程度低。本次土地开发整理后,将有望吸引投资,变小规模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增规模增效益。区位条件和资金筹措。工程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开展和消费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地政府也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效果很好,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规模小,标准低,满足不了当地社会开展的需要。有些地块面积大,配套设施费用高,当地群众心有余而力缺乏,急需通过工程带动解决。本工程施行后,土地质量大大进步,会激发农民加大对土地资金投入的积极性。2工程建立目的工程施行后,新增加耕地3.68公顷。坡改梯面积5.90

4、公顷,排水沟1.92km,大口井4眼,跨渡槽3座,田间消费路2.35km,消费桥1座,临河护田坎0.74km,修建护角0.32km。通过工程的施行,将现目前建立成为田平整,水利设施配套,路相通的高效农业区。3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设计原那么:合理分配土方,就近挖、填平衡,平整工程量最小,劳动消费率最高。土地平整以台田或格田作为平整单元,计算田面设计高程和各点的挖、填方量,确定土方分配方案和运输线路,有组织地进展施工,到达省劳力、速度快、效果好的目的。以工程区实测1:2000地形图作底图。根据群众要求,采用当地经历并结合标准标准,因地制宜,施行坡改梯。对坡度510坡地,改为田面净宽10m的梯田,整理面

5、积5.90公顷。通过施行坡改梯,进步了耕作条件,耕地保水保肥效果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工程量计算: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计算软件为南方cass7.0软件,采用三角网法,此方法是将目的地块分为假设干个小三角形,建立DTM模型。通过消费三角网来计算每个三棱锥的挖填方量,并绘制出挖填方界限,进展田块内平衡。本工程共平整土方量11068.51立方米。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工程区水资源采用地下水,通过水资源平衡分析,在保证灌溉率在75%的情况下,完全满足工程区的灌溉需要。工程区灌溉面积22.23hm2,设计大口井4眼,PE管道2.44km,排水沟1.92km。根据工程区的是的情况,及建立单位

6、意见,进过多种方案比拟分析,采用大口井配合暗管灌溉,实用性强,水利用系数高,防止了占用耕地,运行时间长,灌溉输水有保障。工程区单井控制面积按下式计算:F=QTteta;/m其中:F-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亩;Q-设计出水量50m3/h;T-轮灌天数,10d;t-日开机时间,采用20h;eta;-灌溉水利用系数,0.873;m-灌水定额,40m3/亩经计算,结合实地情况规划大口井4眼。考虑目前农村的管理程度,干管采用轮灌方式,每次灌溉开启2-4个出水口,这种方式运行管理方便,平安可靠。初选管径计算:参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版),管径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d-管道内径

7、(mm);Q-灌溉系统设计流量(m3/h);V-管内流速(m/s)固定管道采用phi;110mm,完全满足灌溉要求。5田间道路工程设计道路设计原那么主要是解决断头路,路面窄等现象。区内田间道路路面按双层设计,构造设计上层为20cm的泥结石,下层为30cm厚的素土夯实。整修的消费路路宽为4m,路面高出田面0.2m,素土碾压。跨排水沟布置消费桥消费路设计宽度为2m。素土路面压实度应大于1.6g/cm3。6完毕语土地整理工程已经成为目前保卫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主要力量,针对陕南山地丘陵类型区的现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的影响,通过进展坡改梯,增加耕作层,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健全田间道路工程,合理规划林网工程,同时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激发土地资源潜力。从而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当地农业开展。 程鹏 单位:陕西诚业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