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73387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病的防治和健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高原病防治与安康教案授课课题:高原病防治与安康授课时间:月 日 第周 星期授课对象: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讨论学习使大家对高原病的防治与安康有个直观的认识,对大家在接下来三个月的高原生活有所帮助。教学要求:1、 希望大家能和互相交流促进学习气氛;2、 希望大家认真听,抓住重点;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教时安排: 2个课时参考资料:?高原与安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李天麟教学提纲:一、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二、高原常见的病及特点;三、高原卫生防治;四、高原反响的预防;1、引言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今天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讨

2、论开场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驻地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等相关知识。我们这里属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2260米,来到了这里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全线植被稀少,高山积雪终年不化,冰川广布,气候寒冷、降雨少,风沙大,气候多变。气候特点总结“三低一高即:低气压1、沸点低,不利于食物烹煮;2、氧分压低,海拔上升100米,气压下降0.99KPa,红脸蛋多、低气温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5-6度,全年最高气温24度左右、低湿度多风沙、高风速,湿度低高紫外皮肤黑。恶劣的环境气候特点对人的心理和身体有很多影响。因此,今天大家抽出这珍贵的时间,一起讨论高原病防治与安康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学习讨论能够帮助大家尽快的适应高原

3、环境。本人授课经历少,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2、阐述、分析、推导一、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讲一、物理因素:肠腔易产生膨胀,大气压低,水沸点低影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寒冷:易冻伤; 风大:代谢率提高,加速缺氧; 气候枯燥:水分蒸发得快,皮肤粘膜枯燥,嗓子干,流鼻血 紫外线强;光敏性皮肤病,雪盲,高原紫外线强,高原紫外线角膜炎,防护用墨镜,自由基增多,容易衰老。 二、高原环境对人心理因素的影响:1、恐惧心理,先入为主的错误引导,紧张、焦虑,神经调节系统失常; 2、隔绝影响,远离家乡,不适应环境,沉闷无变化的地貌,生活单调,焦虑、失望等; 三、缺氧对

4、人体身理功能的影响:1、对各系统的影响1、大脑对缺氧最敏感,烦躁不安,失眠,步态不稳,幻觉,头疼,头晕,随集体调节而减轻,消失;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特别是夜间,周期性呼吸是司空见惯的。周期性呼吸:快速连续的进展三到四次的深呼吸后产生十至十八秒的呼吸暂停,越频繁越说明高原反映加重; 3、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较平原地区快2030次,适应后逐渐减慢,初上高原出现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是因为血库持续放血,其后是因为红细胞生成素分泌; (4)、消化系统:对低氧敏感,张力弱,便密,腹泻,持续时间较短; (5)、对肾脏的影响: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就比较严重了,要进展相应治疗

5、; (6)、对胃循环的影响:处进高原地区的人微细管减少,血红蛋白增加; (7)、其他: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等,类似病症安康人在进入高原一段时间身体习服后机体可自行调节,病症自行缓解或消失。 2、正确认识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适应高原的方法就是遵循客观规律,能动的创造、控制、改善客观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和影响,促进习服与适应; 高原环境对人体有利的一面:空气优良,适宜疗养,不缺乏维生素D,甲状腺,肾上腺分泌旺盛,结核、百日咳、变态反映疾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发病率低,传染病少,食物易保存等。 3、进入高原地区心理准备 适度紧张可以提高集体的适应能力,过度紧张有危害 ,一般性的心理训练 ;树立科学的世

6、界观和高尚的奉献精神;培养良好的意志等; 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建设在一般性心理训练根基之上,掌握高原常识和高原知识; 高原社会环境对处上高原者的心理影响,我们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物质、心理培训、医疗条件等;4进入高原地区生理准备1、体格检查 目的:掌握人体安康状况,发现不适合进入高原者,便于对身体欠佳者在进入高原前、中、后的动态监控。2、不宜进入高原者凡有以下疾患之一者,不宜进入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 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律失常或静息心率100次/分,高血压期以上160-179、100-109,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气管

7、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 3糖尿病未获控制;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 4现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8以上或体温在38以下,但全身及呼吸道病症明显者,在病愈以前,应暂缓进入高原。 5曾确诊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血压增高明显的高原高血压症、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 2、体能锻炼 呼吸锻炼:深呼吸、呼吸操,加速高原习服,降低体内CO2浓度;体育锻炼,适当锻炼、适当运动;制止剧烈运动,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尤其应当注意; 3、为何要限制吸烟、饮酒 吸烟及饮酒均易使人产生冷伤。烟中尼古丁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易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大心脏负荷。有研究说明,

8、在高原每日吸烟20支造成的体内缺氧,相当于海拔高度上升1000米,并直接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饮酒不仅使脑血流量增加,而且还由于身体外表血管扩张,散热过多,耗氧增加,使已习服的机体变得易感或加重高原反响。所以在高原生产、生活要提倡限烟限酒,最好禁烟禁酒。 二、高原常见的病及特点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而因高原其他非缺氧性致病因素,如寒冷、太阳辐射等引起的冻伤、日光性皮炎等急病那么不属于此病范畴。一、高原病的特点:1、在高原环境发病; 2、致病因子主要是高原低压性缺氧;3、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

9、其发病机理的根基和临床表现的根据;4、脱离低氧环境那么病情一般呈好转甚至痊愈。二、常见的高原病有以下几种:1、急性高原反响;2、高原昏迷;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高原高血压;5、高原心脏病;6、高原肺水肿;7、混合型高原病等。高原病分;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某个阶段内以一种比较突出。1、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响、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 初次进入海拔3048米高度后,约75%的人在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病症。严重者伴随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腹胀、食

10、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响病症。2、慢性高原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高原心脏病。举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的原因是组织缺氧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慢性低压性缺氧是罹患本症的 基本原因。在高原长期大量吸烟将会阻碍氧的传递,减少组织摄氧量,加重低氧血症,从而导致高红症的发生。高原地区肥胖、夜间睡眠呼吸紊乱等也易诱发红细胞增生过度。三、高原卫生防治一、常见高原病例:一氧化碳中毒、高原雪盲、流鼻血、冻伤、鼠疫等。二、鼻流血的防治 平时有鼻腔枯燥等病症的人员可用涂抹抗生素软膏、口服维生素C或云南白药等方式预防粘膜糜烂;阶梯式登高方法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可预防初入期鼻出血;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

11、改善居住环境,调整室内湿度和温度;加强营养,注意食物的调配,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 出血量较大时对鼻出血可采用压迫法止血,必要时可采用纱布止血。另外,在高原期间不要随意用手去抠鼻子,防止鼻流血的发生。 三、冻伤处理方法:人员接触、互相照顾,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外伤,防感染,保持清洁,树立信心,冻伤晚期要手术干预,治疗并发症,防止以后再次受冻伤。没有治疗条件时,不要融化冻结组织。发生小病须早治有两个在平原所谓的小病感冒与腹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开展为严重的高原病。感冒在高原可诱发高原肺水肿,腹泻往往会引起全身反响,特别频繁腹泻引起脱水,有可能并发血管内血栓形成,而引

12、起心脑血管疾患。因此到高原前如果发生感冒或腹泻,最好治愈后再启程;到高原后发生感冒或腹泻,那么要时就医,进展认真全面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或向急性高原病转化在旅客中,有些人患有某种疾病或处于亚安康状态,但自己并不知道。当他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病变可以急性发作或迅速恶化,有时非常不安全,如频繁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大出血、糖尿病酸中毒等。因此,在准备进入高原之前,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如血压、心电图、肺功能、血液生化等为必检工程四、初上高原“三不宜1、不宜剧烈运动。进入高原地区后高原反响的病症一般会出现在到达后的12到14小时左右。所以,刚到高原时一定不能剧烈运动,因

13、为运动需要增加对肌体的供氧量,会诱发高原反响提早到来。因此初上高原要缓步行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立刻卧床休息。否那么,一旦感觉到反响就意味着身体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2、不宜频频洗澡。高原地区要注意防寒保暖,千万不可感冒,因为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3、不宜大量吸氧。高原反响如果不是很严重,最好不要大量或频繁地吸氧。吸氧虽然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病症,但停顿吸氧后病症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身以调节适应的时间,慢慢地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 四、高原反响的预防一、节氧 二、防止、抑制

14、不利的心理因素; 防止体力负荷过重。注意适宜的生活、娱乐、体育锻炼方式,抑制急躁情绪,不要逞强争能,娱乐活动防止、三、长时间高声唱歌等耗氧强度大的活动; 四、服用相应药物。 五、保持机体最正确机能状态 六、心理机能的保护 七、科学的认识高原的可适应性; 八、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九、正确的认识环境对人的影响,帮助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十、生理机能的保护 十一、防止疲劳作业、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十二、生活本卷须知:切忌吃得过饱,最好保持“七分饱状态; 十三、睡觉时最好采用高枕、侧卧方式,严防周期性深呼吸,以减少心脏静脉血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3、总结通过本次学习讨论,想必大家对高原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希望我们的学习能对大家的高原生活有实际的帮助,最后也希望大家在高原的生活期间在安康的根基上,能呼吸到最纯洁的高原空气,看到最迤逦的高原风光,品尝最美味的高原食品,也在位最美好、最具特色的高原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