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意识的形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7325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生存意识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类生存意识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生存意识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生存意识的形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生存意识的形成女人要生存、享受和发展,就要有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以及由社会提供的各项服务, 这些不同使用价值的组合,我们称作是社会需要构成。不同的社会需要构成,反映了不同的 社会需要水平。而一定的社会需要构成,又受一定的社会劳动量所制约,即一定社会劳动生 产率的劳动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需要构成,也就决定了不同的生存意识。在古代氏族社会由于社会劳动生产力极为低下,只能由野果、兽皮、穴洞和粗制的饰物等组 成当时的社会需要构成。所以,依存在人们头脑中的生存意识也是低下的。美国人类学家摩 尔根在其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发展时 期,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

2、家的起源一文中肯定了摩尔根“提出的分期法,在没有 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以前,无疑依旧是有效的”,并把蒙昧时代高度概括为“是以 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恩格斯进一步把这一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低级、中级和高级阶段。低级阶段是人类的童年, 以植物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并相应产生了分节语言。中级阶段的人类以鱼类为食,学会 了使用火,学会了打制粗糙的石器,并用棍棒和标枪猎物。有了新的食物后,人类沿着河流 和海洋沿岸分布在大部分地面上了,语言表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级阶段,是以弓箭的发明为标志开始的。学会建造房屋,制作独木舟,编织木质纤维制品, 并

3、开始出现磨制石器。高级阶段的人类对生活资料的生产有了某种程度的掌握。整个蒙昧时 代,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氏族内部的每个成员是平等的,彼此之间互相承担义务,以血 缘关系维系着氏族的团结。由于生产力还很低下,这种物质基础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意识 还没有产生贫富分化。蒙昧时代的人类从学会打制第一件石器开始,到学会制造弓箭,这 一技术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思维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劳动和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的不 断地运用,又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此外,恩格斯又把野蛮时代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低级阶段是从学会制陶术开始的。动物时期 的主要标志。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级阶段,在亚

4、洲地区是以驯养家畜开始的,在欧洲地区是以借助灌溉来栽培植物和采用砖石建筑开始的。 高级阶段是从铁的冶炼开始的。这一时期文字开始萌芽、产生,是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社会实现了第二次大分工。“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人 们只是直接为了自身的消费而生产;间或发生的交换行为也是个别的,只限于偶然留下的剩 余物。在野蛮时代中级阶段,我们看到游牧民族已有牲畜作为财产,这种财产,到了成为相当数量 的畜群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提供超出自身消费的若干剩余;同时,我们也看到游牧民族和没 有畜群的落后部落之间的分工,从而看到了两个并列的不同的生产阶段,也就是看到了进行 经常交换的条件。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工,从而发生 了直接为了交换的、日益增加的一部分劳动产品的生产,这就使单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变成 了社会的迫切需要。”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中,氏族制度达到全盛时代。社会以母系计算的对偶家庭为基本单位,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野蛮时代中级 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开始从对偶家庭中产生。父权制开始取得决 定性的胜利。在高级阶段中,财产贫富分工日益严重,阶级萌芽开始产生。整个野蛮时代, 人们的思维、观念形态、生存意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本文档由 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