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72480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A简答题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A 简答题汇总30.你认为一个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05.4)3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于当前的教育工作有何启示?32.简析影响学习测量与评定的教师心理因素.33.因材施教的策略有哪些?30.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有何意义?(05.10)31.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32.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33.禀赋优异的儿童的教育策略有哪些?33.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06.4)3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35.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定律。36.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37.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33.简述布鲁姆关于认识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06。10)34.应

2、如何理解学习现象?36.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37.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33.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34.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3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36.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33.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34.简述布鲁姆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35.简述良好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要点。36.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37.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论述题汇总34.请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05.4)答: 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

3、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35.请根据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活动阶段的研究,举一实例分析说明智力技能是如何形成的?34.怎么样培养叙述的创造性思维?(05.10)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个性。、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注重创造性个

4、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35.怎么样培养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06.4)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39.在学校教育中要巩固学生的优良行为,有哪些心理原则?37.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6.10)答:一、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

5、激情景分类:有结构问题、无结构问题、问题解决:定义: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二、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式、启发式)、检验假设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表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

6、促进的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38.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7.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07.4)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38.如何培养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

7、情境,时是启发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3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07.10)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39.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个性。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习题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

8、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

9、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7、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A、1903B、1908C、1913D、19248、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9、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1、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A、奥苏倍尔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12、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A

10、、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柯尔伯格1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14、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15、布鲁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A、学科基本结构B、行为习惯C、榜样行为D、动机16、在学习理论领域,()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17、加里培林提出了()的理论。A、掌握学习B、观察学习C、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D、学习结果的分类18、提出发现教学的是()A、布卢姆B、布鲁纳C、斯金纳

11、D、加涅19、(多选题)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20、(多选题)早期的迁移理论有()A、相同元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格式塔关系理论参考答案:15:DBBCA610:DDABA1115:ADADA1618:DCB19:ACD20:ABCD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

12、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13、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