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72414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 3.1 多边形SB)A. 14 或 15 或 16 B . 15 或 16C. 14 或 16 D . 15 或 16 或 17ABC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解析:根据凸多边形的概念,如果多边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形的边都在任意一条边所在的直线的同旁,1掌握多边形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理解正多边形及其相关概念.(重点)2 正确区分凹多边形和凸多边形.(重点)3 理解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概念,探索一个多边形能画几条对角线.(难点)一、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建筑方面等的图 片(包含一个或多个明显的多边形).问题:请学生观察图片, 在图中能找出 哪些多

2、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是四 边形,还有边数很多的图形,它们在日常生 活、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应用,引出本节课课 题:多边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多边形的概念【类型一】 多边形及其概念D下列图形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 )该多边形即是凸多边形,否则即是凹多边形.由此可得选项D的图形不是凸多边形.故 选D.方法总结:多边形可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辨别凸多边形可有两种方法:(1)画多边形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多边形 都在此直线的同一侧;(2)每个内角的度数 均小于180 通常所说的多边形指凸多边类型二】 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十五边形,则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可能为(

3、解析: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 少了一条,则多边形的边数是14,15或16.或减少了一条,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亲自动手 画一下.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对角线【类型一】 确定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113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条对 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条对角 线,请猜想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条对 角线,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条对角线, 从而推导出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类型三】 根据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确定多边形的边数点的线段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原多边形是()A.五边形 B .六边形C.七边形 D 八边形解析:设原多边形是 n边形

4、,则n 2=6,解得n= 8.故选D.方法总结: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解析:根据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 引出(n 3)条对角线,这(n 3)条对角线把F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出(n 3)条对角线.从 n个顶点出发引出 n(n 3)条对角线,而每条重复一次,可得 答案.解: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 1条 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 2条 对角线,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画 3条 对角线,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 4条对 角线,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 3)条 对角线,从而推导出 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方法总结:(1)多边形有n条边,则经 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有 (n 3)

5、条; (2)多边形有n条边,对角线的条数为.【类型二】 根据对角线条数确定多边形的边数H4发都只有5条对角线,则它的边数是()A. 6 B . 7C. 8 D . 9解析: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依题意,得n 3= 5,解得n= 8.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故选C.n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探究点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A. 等腰三角形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五边都相等的五边形解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都 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进行解答.正方形四个角相等,四条边都相 等,故选C.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搞 清楚正多边形的定义,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

6、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这两个条件缺一 不可.三、板书设计多边形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2. 相关概念:顶点、边、内角、对角 线.3. 多边形的对角线:n边形从一个顶点 出发的对角线条数为(n 3)条;n边形共有 对角线条(n3).4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相 等,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就称为正多边形.本节课采取的是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 用,都有表达和倾听的机会,每个人的价值 作用都能显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 到了锻炼,明白了和他人怎样合作,取长补短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探究步骤,充分估计探究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障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组织引导和巡视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