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72032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柔性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泽当大桥至增日公路改建工程第A1标段主动防护网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方案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泽当大桥至增期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目录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方案- 2 -3.1施工工艺流程- 2 -3.2脚手架搭设- 2 -3.2.1搭设方案- 2 -3.2.2脚手架材料选择- 3 -3.2.3脚手架搭设流程及要求- 3 -3.3清除危岩。- 8 -3.4锚杆定位- 8 -3.5钻凿锚杆孔- 8 -3.6安设锚杆- 8 -3.6安装支撑绳- 9 -3.7铺挂格栅网及钢绳网缝合张拉- 9 -4.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9 -4.1质量组织机构

2、- 9 -4.2质量保证体系- 9 -4.2质量保证措施- 10 -5.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0 -5.1安全管理机构和保证体系- 10 -5.2安全风险源分析- 10 -5.3安全保证措施- 13 -5.3.1高空作业安全- 13 -5.3.2混凝土作业安全- 13 -5.3.3防护网安装安全- 13 -5.4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4 -5.4.1吊装工程- 14 -5.4.2脚手架- 14 -5.4.2.1技术保障措施- 14 -5.4.2.2质量保障措施- 15 -5.4.2.3安全保障措施- 15 -5.4.2.4钢管落地脚手架- 16 -5.4.2.5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6

3、 -5.4.3施工机械的防雨防雷及施工现场的用电- 17 -6.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8 -6.1环境保护- 18 -6.2文明施工- 18 -6.3生活卫生措施- 19 -7.附件- 20 -附件一: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1 -附件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22附加三:安全保证体系框图231.编制依据西藏泽当大桥至增期公路改建工程A1标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路桥工程师计算手册;公路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

4、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本标段主动柔性防护网锚杆设计长度3m,采用216钢绳锚杆,支撑绳采用16钢绳,主网采用DO/08/300钢绳网,内衬网格栅为SO/2.2/50格栅网。主动防护网设计锚杆孔为70,采用M30砂浆为灌浆料。2.2施工概况本标段主动防护网施工采用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进行施工,钻孔机采用气动潜孔钻机,压浆设备采用普通活塞式压浆机。施工地段紧邻主线路基,对过往行车和行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保证措施,并设置专人进行指挥,设置必要的安全标识

5、。2.3地形环境概况主动防护网施工段落边坡陡峭,呈90度,部分段落呈现负角,边坡高度为40m-50m之间。边坡表面岩石破碎、剥落,有大块石凸起或者凹陷。2.4气候环境概况项目所在区属高原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总体表现为:气温低,日、月温差大,四季不分明,降雨少,多夜雨,干湿季分明,夏季多雨,冬春季干燥多大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区域和垂直气候分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年平均气温 58,最热月(七月)均温 14,最冷月(一月)均温-2;年平均降水量 507.5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 1968.7 毫米,降水多集中在 6 月至 9 月,并以夜雨为主;平均风速 3.5 米/秒,最大风速一般 13 米

6、/秒,最大可达20 米/秒,主导风向北东向。该施工段落位于山间峡谷,主要受到的气候影响为:大风时强度较高;降雪时存在失滑等危害;降雨时边坡上可能存在滑塌或者崩塌危害;昼夜温差大可能存在岩石崩塌的危害。3.施工方案3.1施工工艺流程3.2脚手架搭设3.2.1搭设方案本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在选择方案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7、。、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要求,要符合标准化施工的有关标准。、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双排脚手架。3.2.2脚手架材料选择、钢管落地脚手架,选用外径48.3mm,壁厚3.6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85

8、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干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70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时,扣件必须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力求环境美观。脚手架立杆、防护栏杆、踢脚杆统一漆黄色,剪力撑统一漆桔红色。底排立杆、扫地杆均漆红白相间色。、脚手板、脚手片采用符合有关要求。、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应满足2000目100cm2,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1.

9、61.8m的单张网重量在3kg以上,颜色应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3.2.3脚手架搭设流程及要求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检测、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架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

10、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一下构造要求搭设。3.2.3.1主杆基础本工程脚手架地基础部位应在回填土完后夯实整平,排水顺畅,不得有积水等现象,每根脚手架下垫方木,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3.2.3.2立杆(1)立杆的布置间距为横距1.3m,纵距1.5m。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要求如3.2.3.1。(2)脚手架立杆接长采用对接。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同步内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c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接头距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

11、步距的1/3,即50cm,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3)设置纵横向的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钢管底部不大于20c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4)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100。(5)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得大于1m。3.2.3.3水平纵杆、水平横杆设置(1)水平横、纵杆上下步距按照1.5m进行设置。水平纵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间距与步距相同,以便立网挂设,水平纵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cm。(2)外架子按立杆与水平纵杆交点处设置水平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

12、,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3)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小于3跨,即4.5m。(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4)当搭建平台脚手板时应将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且要把纵向水平杆固定在立杆上。(5)设置脚手板的作业平台上水平横杆应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6)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且严禁拆除。3.2.3.4连墙件(1)根据计算得连墙件采用钢管进行,距离为2步2距。(2)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连墙件

13、布置采用菱形。(3)连墙件设置应呈水平设置。(4)高度超过24m时,连墙件设置为刚性。(5)超过40m时且存在风涡流作用时,设置脚手架的地锚设置。(6)搭设时连墙件应与脚手架同步进行,不得滞后3.2.3.5剪刀撑(1)脚手架外测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cm。(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设置剪刀撑,两端设置横向斜撑。3.2.3.

14、6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1)满铺层脚手片必须横向铺设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2)脚手架的操作平台均应铺设脚手板,脚手板铺设时必须有3根水平横杆,当长度不足时应采用对接或者搭接,要求如下图所示。(3)作业层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撑杆件上。3.2.3.7防护栏杆(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3)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并设置防护网。3.2.3.8安全爬梯所有超过2m的脚手架必须设置安全爬梯,

15、供人员上下作业平台。安全爬梯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拼装式安全爬梯,具体规格如下:安全爬梯与脚手架或结构物连接成整体,每2m连接一道,保证脚手架的稳固,脚手架外侧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护网用18铅丝绑扎牢固。3.2.3.9脚手架的劳动力安排、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外脚手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人员需要1520人,均有上岗作业证书。、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外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3.2.3.10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出厂文件应有使用材料质量说明、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脚手架必须由持有效上岗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搭设;、进行分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