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71624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医临床、法医病理两专业半年工作汇报支队长办公会:刑科所法医临床、法医病理两专业经过多年发展,通 过几代人共同努力,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建设。多年来一直以 热情、及时服务一线实战单位,获得良好评价。随着 2010 年法医人员工作的调整,目前仅有三名正式法医人员。在这 种情况下,法医人员仍顶着巨大压力,任劳任怨。截止六月 底,共出具伤情鉴定 100 余份,伤残等临床法医学鉴定 270 余份,尚有各类鉴定 50 余份未发,总计 420 余份。各种尸 体检验 52具,尸体检报告 。现场勘查15次,非工作时间 出现场 5 次,同时参加各类值班备勤,如长期参加反扒、治 安巡逻、交通高峰期参加治安维护,夜间治

2、安设卡等。法医 人员平均每周就要出具 鉴定书,检验尸体 具,这么大 的工作量,已经远远超出公安部规定的法医人员人均年办案 不得超过 100-120 起的好几倍!法医人员一方面克服人员严重不足,事情繁重的现实, 无怨无悔埋头苦干,但又深感忧虑。因为超额的工作量带来 的直接负面效应就是事情积压,不能及时发放鉴定书,易引 起当事人不满。鉴定质量控制粗糙。再则,根据公安部规范 化实验室建设和地级市实验室仪器配备要求,两专业亦有较 大差距,在发展上存在许多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损伤检验仪器急需补充如对于目前损伤鉴定存在较大争议的听力问题、视力 问题,本所法医对伤者提供的鉴定材料只能进行简单的审 核

3、,对其可靠性无法予以甄别。没有固定检验损伤情况的基本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 谈话录音设备等。对于尸体的骨折检验,无便携式X光机可用,只能依靠 检查者扪诊,不能作客观检查;对其内脏的损伤,也无便携 式B超机可用,只能凭经验笼统下胸腹部损伤的结论。二、未建立有效的专家顾问制度过去针对疑难复杂的鉴定,若需解决其中专门性的问 题,都是以通过熟人关系或他人介绍,才能向市人民医院、 市职工总医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进行咨询;但这也仅限于咨 询,因为咨询专家是不提供书面的专家咨询意见等证明材料 的。三、案件商请制度未建立过去针对疑难复杂的鉴定,邀请市检察院、区检察院及 外地专家会诊,只是电话联系,没有正规的函件

4、,专家来会 诊也仅限于案件讨论,不出具正式的专家会诊意见书。四、办公地点人员混乱,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鉴定材料得 不到妥善保管现法医鉴定门诊部各类鉴定材料一起堆放,无专人保管 鉴定材料;且社会闲杂人员及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级易造成 鉴定材料丢失和产生纠纷矛盾。六、再学习再培训落后长期以来,再学习、再培训落后,法医人员只是啃在学 校的老本,凭经验办事。对新知识、新技能只能听说了解, 有些甚至都不能听到,就更谈不上掌握了。法医专业人员陷 于一般的日常性工作,泛泛而为,无创造性思维,提不出独 到见解,攻坚克难的本领不足。 七、法医专业人员不能固守专业岗位,荒废专业法医人员工作量巨大,还要不停参加各种大量非专业 活动,其精力必然分散。专业人员不能固守专业岗位,必然 荒废专业,更不用说检验水平快速提高,整个法医队伍发展 壮大了。以上汇报不足的地方。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