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71582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1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练习岳麓版第40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一、选择题1.(2018天津河北一模)1914年8月战争爆发后,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争端的祸根。”该“联盟体系”()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掩盖了战争性质加速了战争到来,扩大了战争规模形成国联的雏形A.B.C.D.答案A“联盟体系”是指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加速一战爆发,故正确;两大军事集团反映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没有掩盖战争性质,故错误;两大军事集团加速了战争到来,扩大

2、了战争规模,故正确;国联是一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与两大军事集团无关,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2.(2018天津滨海七所重点学校联考题)对下图所示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B.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C.西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D.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答案C据邮票纪念的时间1916年,可知该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结合所学可知,1916年法国与德国在西线发动了凡尔登战役,消耗了德军实力,是一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进攻的能力下降,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与邮票内容相符,故选C项。一战中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是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A项错误;英军第一次使用

3、坦克是在英法联合对抗德军的索姆河战役,与邮票发行国家法国不符,B项错误;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是在1918年,D项错误。3.(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国际联盟盟约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民族自决B.集体安全C.委任统治D.大国一致答案B据题干材料中“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可知,每个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安全是所有

4、国家安全的体制,故选B项。民族自决强调被压迫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A项错误;委任统治是对战败国殖民地进行分割和统治的制度,C项错误;大国一致是安理会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议需得到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D项错误。4.(2018浙江嘉兴期末)一份文件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和平主义浪潮顶峰时期的到来”,但随即被视为“一纸空文”,不到20年又成为“构筑国际法的基石”。该文件最可能是()A.凡尔赛和约B.洛迦诺公约C.非战公约D.波茨坦公告答案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故选C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

5、(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而非维护世界和平,A项错误;洛迦诺公约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为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调整西欧各国关系并在政治上扶植德国的国际会议,而非维护世界和平,B项错误;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5.(2017课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

6、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7、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6.(2018浙江杭州期末)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也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之战,殆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也,与一域中国与国相互之战既异,与一国中人与人相互之战更异”。引自梁启超欧洲战役史论(1914年) 材料二“中国如仍守中立,即是孤立,

8、无论战时战后,匪惟不能与各国立于同等地位,且一切不能与闻,受人处分而已为中国计,当自动参加,以取得在世界上之同情及国际上之地位”。引自许田对德奥宣战(近代史资料)(总2号)(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欧洲战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为什么会出现“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自动参加”(即对德奥宣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用史实分析一战结束后这一目的的达成情况。(6分)答案(1)特点:世界性战争。原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

9、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性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条件。(2)目的:取得与各国的平等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达成情况:一方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期间签署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山东问题终获解决,这是当时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并未取得与列强的平等地位。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7.(2016课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

10、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

11、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答案(1)变化: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原因: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8.(2018天津河北二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质的差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

12、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材料二苏联时期把十月革命看成现代史的开端,称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俄罗斯现在的教材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现代史的开端,把十月革命纳入“大震荡时期的俄国”来考察,这一时期从1914年开始到国内战争结束。1917年发生了俄国大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同属于俄国大革命

13、。俄罗斯学刊2018年第1期材料三回到具体世界历史的空间中,如果要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近代和现代之间划出一条时间标志的话,那么理应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事实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了20世纪的大门,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李宏图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开端(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区别?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现行教材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合称什么。把它们纳入俄国哪一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称十月革命“

14、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主要表现。(6分)答案(1)区别:近代史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4分)差别: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史是社会主义社会。(4分)(2)俄国大革命。“大震荡”时期。(2分)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9.(2018河南安阳二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9年

15、,大多数德国人失去了1914年一战前的激昂情绪。那些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们对于这一轮战争的态度却成两极:一部分人在经历了战争有可能带予人类的创伤后成了和平主义者,发起了和平主义运动,呼吁停止战争;而另一部分人则大声呼喊道:“新一轮的战争,我们要打得更猛,更迅速,更不留情!”这一部分人中,也包括希特勒。一战中,德英海军在北海上的海战导致德国海上物资运输的瘫痪。德国短缺的物资中的三分之二被统一分配至前线,只有三分之一分配给国内的平民。伴随着德国严冬一起降临的,是饥荒和传染,这场战争是我的大学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最伟大的时期,希特勒后来提到一战时这样说。摘编自凡尔赛和约下的德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参加过一战的德国老兵对于新一轮战争的态度及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上述态度。(7分)答案(1)态度及其成因:主张和平,一战给人类尤其给德国带来重创;参战老兵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鼓吹新的战争,转移人民斗争视线,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8分,言之成理即可)(2)简评:以避免战争来处理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和平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