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71416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生命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生命教案一、 谈话导入,思考生命。 1. 同学们,这节课想和你们探讨一个问题生命(板书)2. 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内涵吗?(老师听出了生命在你心中的分量、庄重、圣洁、厚重)3. 那么生命是什么?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吗?(没有)可是有一个人常常想,读 出示: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4.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 想这个问题的人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杏林子。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命问题的,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她的生命生命这篇文章,让它帮助我们搞清楚生命是什么。二、初读梳理课文过渡: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一下。1、

2、 检查字词:挣扎 跃动 不屈 茁壮生长生命的律动震惊 竟然 震撼令人意想不到的感动(自由读、指读)你发现这两组词有什么特点?试着读出你的感受。重点来读这个词震撼2、作者就是通过这样几个令人震撼的小故事来阐述生命的意义。你能用小标题的方式归纳一下这几个小故事吗?(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 感受“生命的力量”过渡:现在让我们细细品读这三个故事,找找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生命带给我们的震撼?并在书的旁边写写你的感受。(一)感悟生命的意义永不放弃A、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1、指读,自由读。读着读

3、着,你感受到了什么?(飞蛾痛苦的挣扎,想要挣脱束缚,想要自由)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重点词:挣扎、极力鼓动、跃动、强烈、鲜明)你能试着读出这种感受吗?指读2、我们从飞蛾的行动中感受到生的渴望,求生的欲望。那么,此时此刻在拼命挣扎逃生的飞蛾,她很可能对自己说些什么?(我怎么倒霉,人类不能伤害我,我不能死掉;我一定要从作者的手中放飞出去;我一定要活下去,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它把我捏死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存在了;我不能就这么死了,因为我还有未来;未来是美的,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自己现在不能死去,要用尽全力,争取多活一点时间;哪怕多活一秒钟。)在你说话时,让我感受到你的力量;对,就这样。这只可怜的飞

4、蛾是多么渴望能摆脱束缚,重获自由啊!读3、 飞蛾不仅对自己说,还可能对作者说些什么?(放了我吧;我就这样死了,非常遗憾,我也是生命,生命非常短暂,但要体现价值,要活得充满光彩,要体现生命力;把我放了吧,作者你死了,我会报答你的;你把我放了,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我能帮上忙)小结:是啊,这对生的渴望,这苦苦地哀求不仅我听到了,你听到了,作者也听到了读4、 是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绝不向困难低头,决不轻言放弃。(板书:意义)这段文字不仅从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更能通过三个叹号,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从未有过的震撼。让我们再读,让这种震撼不仅出现于书中,屏幕中,更来自我们的心中。5、 齐背。(屏幕上文

5、字消失)一段优美的文字,不光要读的好,更应该将它背下来。试试看。 为自己鼓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会背了。(二)感悟生命的价值留下了什么过渡:哪里还让你感受到这种生命的震撼?B、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1、 指读。想想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生命带来的震撼?(坚硬的外壳,没有阳光,没有泥土)2、 是啊,植物要生长需要阳光、水、土壤和合适的温度。可是对于这粒种子来说什么都没有,但它却奇迹般地活了几天!即使仅仅只能活几天,它也要向世界宣告它的不屈,茁壮生长,不向残酷的命运低头。这一场景再一

6、次深深地震撼着作者,震撼着你我。试着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自由练读、指读)还没有感受到震撼的力量,再读;哪位同学,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震撼;略微有点温柔。让我们把它不屈向上、成长的感受读出来;它已经写进了大家的心中,一齐来。3、 是啊,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存在了多久,而在于他曾经为之付出了多少。(板书:价值)为了绽放生命,这粒种子贡献了它的所有能量,因此,我们怎能不为这仅仅只是存活了几天的生命而震撼呢?4、 齐背。(三)领悟生命负责、珍惜、价值、光彩有力过渡:还从哪里感受到生命带给我们的震撼?C、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1、 生读。2、 听,嘭、嘭

7、、嘭,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你们想过了吗?杏林子也没有想到,她被极大的震撼着,读此时的杏林子开始思考,读D、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1、这一段文字不长,但内涵很深,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听我读,你仿佛听到作者对自己嘱咐些什么?(珍惜生命,好好利用生命,决不辜负生命,要让生命焕发光彩)从哪里感受到的?2、随机理解体会:&必须对自己负责:怎样才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先学习,以后国家做贡献;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爸

8、爸努力,为我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庭)&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它是指谁?(生命)好好地使用它?白白地糟蹋它?你能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吗?怎样使用叫好好地使用?(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奋发向上的事)怎样使用叫白白地糟蹋?(游手好闲、吸毒赌博、不思进取)&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同学们对这一段话理解的很透彻,能读好它吗?练读,指读(听得出来,你也下定了决心)3、 是啊,此时,我们的作者领悟到: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4、 其实,杏林子是一个更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为什么?)

9、看看她的资料就会明白了杏林子简介: 关于“杏林子” 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的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 杏林子说地震有五级之分,我的病痛也有五级之分:小痛,中痛,大痛,剧痛和狂痛。在她患病的五十年时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可是,她总是微笑着,一脸阳光般的笑容,也许,此时她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没有人能从她的脸上找到“痛苦”这两个字。 残而不废的她,不肯向命运低头,忍着病痛的折磨,

10、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作家。本文就是作者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她一生写下了剧本、散文、小说、传记等共计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曾获“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台湾最有影响力作家”等称号。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tu)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杏林子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3、我们了解她以后,再读这段文字,你就会重新认识“生命”对于杏林子的特殊意义。齐读第五段4、 这就是杏林子,一个残而不废,始终对生命抱着饱满的热情的杏林子。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生命对于杏林子还仅仅是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吗?(不,一部部

11、著作,阳光明媚的笑容,向命运挑战,不屈的与病魔作斗争,这些就是生命。)四、延伸“生命的张力”1、交流生活中的生命感悟过渡:这节课,我们一直被杏林子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震撼着,也被杏林子那奇迹般的生命震撼着。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很多生命的感动,生命的震撼吧?让我们互相交流。 (鱼儿,即使生命垂危,也要再活着;蚯蚓,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同学们积极的发言。老师,为我们讲课,传授生命;朗朗书声, 从你们的书声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命力;盛开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奔驰的骏马;球场的搏杀)2、 关于生命的认识过渡:关于“生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把你的感受用标点的形式加到题目上,你怎么加? A、在两个

12、生命后分别都加上感叹号。为什么?读出对生命的感受。读一读。短促有力。 B、第一个生命后加问号?第二个加感叹号。第一个是在问,第二个是找到了什么是生命,强调我们要珍惜生命。再读和她感受一样的同学再读。 对上面的同学补充。第一个自然段想“生命是什么”是在问,三个自然段是不同的感受,最后一段是一种震撼。 还可以加什么?C、第一个生命之后加逗号,第二个加句号。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着作者的理解,前面是对生命理解的一个阶段,后面又是对生命的理解。D、加省略号。生命是不能完全说清楚。3、 总结:有人说,生命永远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病痛中的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更多了一份冷静、一份顽强、一份哲理。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给人以生机和希望;人们礼赞生命,是因为它的宝贵和美好。是的,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鲜活的生命才精彩有力,这便是作者,也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的生命正在经历着,以前也许你不明白生命是什么,但我希望这节课能成为我们认识生命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不断的感悟生命,体验生命。4、 最后,让我们在生命的礼赞中结束本节课。(欣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