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703596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阶段研究报 徐佐 关注学生的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学习的教学需要的教学策略是一个老话题。 但大家知道,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和身体有很大的差异,学习的需求也大不相同,若我们的思想不更新,照搬硬套就会出现许多困惑和茫然,老课题新研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和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我们从新时期来审视这个课题,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有效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必能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中普遍存在学困生,这些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学科原因 语文学科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强

2、并且应用广泛等特点,在教学中若不能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二)非智力因素 1、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意志较为薄弱 语文学习中的“学困生”往往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普遍对学习语文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 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是课堂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学困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忽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重要环节,也不善于比较、归纳、总结,不能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加上理解不深,从而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 3、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三)教学原因 1、课堂教学以师为本,忽视对学生的研究;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形成“学困生”。 2、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过高的要求加快了学生的两极分化,导致“学困生”的产生。 3、作业设计不合理,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