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69759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一、教学要求1、了解马克吐温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作者前后文联系的方法;3、体会学习作者对详略的处理;体味学习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4、积累下列词汇:滑稽 戏谑 分寸 恶作剧 出奇制胜 六神无主 煞费苦心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言简意赅 刮目相待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大动肝火 诽谤二、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词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2、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体会、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三、课时安排2

2、课时 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语汇。2、整体把握课文,掌握文章大意。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作者简况。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生性幽默,有一次应邀去一个地方演讲。到了那个地方的时候,他先去理了一下发,热心的理发师问他:“先生,您是外地人吧?” “是的。” 他回答说,“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理发师又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马克吐温。”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幸运,可以和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同名。你很幸运,今天马克吐温今天要我们这儿来演讲,我想你会去的,是吗?”“噢,我也是这样想。”“你搞到票了吗?”“还没有。

3、”“票全卖光了,你只有站着了。”“真讨厌。”马克吐温说,“这家伙好像不大礼貌。”理发师感到有些奇怪:“他怎么不礼貌了?”马克吐温叹着气说:“每次他讲话的时候,我都不得不站着!”马克吐温就是这样幽默的一个人,他写的文章也幽默动人,很受人们喜欢。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百万英镑、神秘来客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及傻瓜威尔逊、赤道环行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2、一读课文,积累课文语汇,并且尝试用最简短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1)读准字音: 伶俐(lngl) 差(chi)事 编

4、辑(j)撰(zhun)文 煞(sh)费苦心猝(c)不及防 言简意赅(gi)乳臭(xi)未干 诽谤(fi)趾(zh)高气扬 滑稽(j) 戏谑(xu)涉(sh)水 气馁(ni)(2)理解词语的意思。煞费苦心:费尽心机。煞:极,很。 滑稽:(言语、行动)引人发笑。 制胜:取胜,战胜。 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为。 猝不及防:事情来的突然,来不及防备。猝:突然,出乎意料。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撰文:写文章。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耐,受得住,禁得起。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赅,完备。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盛气

5、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刮目相看:用新的睡眼光来看待。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有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臭,气味。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足:值得。 道:说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趾:脚。诽谤:无中生有的说别人坏话,毁坏别人的名声。 大动肝火:大发脾气。(3)尝试用最简短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3、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干什么?明确:编了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并在上面发表了一些习作。(2)在编报的时候,他做了哪几件事?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明确:

6、A、 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详写)B、 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略写)C、 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略写)D、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注脚。(详写)(3)这期报纸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确: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使这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大大畅销,使我受到人们刮目相看,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4)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课文的结构:明确: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内容。第二部分:(67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4、课时小节并布置作业。作业(1)三读课文,填好下表: 事件写 作原 因想法过程内容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事件四 (2)预习课后练习第二、三题。【板书设计】我的

7、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第一部分(15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三件事: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撰写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第二部分(67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2、体会、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 精析,体会课文语言二、教学过程1、检查上节课布置作业并进行校正:2、四读课文,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哪儿得到了体现?明确:“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听到希金斯

8、事件,就想到“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外乡人的诗发表时,“心血来潮”,登入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等。)“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很认真的去办那一期报纸,“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等。)(2)你认为,除了这些之外,作者还有哪些品质?(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参考:正直,有正义感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嘲笑的都是些“我”认为应该受到嘲笑的人。 能干“这一期的报纸大大畅销”,“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及卖不出去的萝卜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胆大年少却敢敢于嘲笑对立报纸的编辑,于嘲笑那些知名人

9、士,敢于挖苦那个外乡人;敢于面对那些被激怒的人。有文学天赋第一次文学尝试就编出了那样的报纸,而且语言“言简意赅,措辞辛辣”,能极富灵感地用漫画来讽刺嘲笑希金斯。(3)作者的语言是幽默诙谐而带有讽刺性,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例子: 例子一:作者在详写希金斯投河半途而废这一富有闹剧色彩的报道后,为之配上一组讽刺性极强的插图,作者用简洁明快的漫画笔法对其讽刺对象的神态、肖像勾勒,仅寥寥数笔,但入木三分,十分传神。例子二:讽刺希金斯的文章标题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还有标题后轻松幽默地抛下一句带自嘲的话“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例子三:那些被激怒的

10、人来报复我的时候,作者写得轻松可笑,如:希金斯“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位裁缝“也看不起我,当晚就动身到南方去了”。作者讽刺他们“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例子四:形容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褒义贬义混用,起到了很明显的嘲笑的意味。作者被攻击而需要治疗,却说是“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并故意解释道:“这是他开的小小玩笑。”正话反说,幽默中充满讽刺的味道。(4)编这一期周报时,作者还是一个小孩,你能从课文中

11、看到作者当时的气味吗? (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接到编到的任务时,有一句:“天哪!我真的不想干这类事”,这当然有第一次干这事而胆层的味道,但同时也是作者儿童的故意夸张的味道;讽刺希金斯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这是因为作者年小而不能考虑周全。写叔叔生气时,心里发牢骚:“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我这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由于他离家出走,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的攻击。”(5)叔叔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后来变得温和了? 明确:怕损及他的声誉,使报纸的销量受到影响。 看到了新登记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3、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展示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勇于尝试的特点。叙事有详有略,语言幽默诙谐,很具有讽刺意味。4、布置作业(1)日记练笔:读完课文,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欢他哪一点?据此写篇200字左右的短文。(2)完成练习册本课练习。(2)预习第三课。【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生动的故事情节热爱生活 鲜明的人物性格 文学才华热爱文学 辛辣幽默的讽刺 精彩的文学语言【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