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龙袍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69709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骥才《龙袍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冯骥才《龙袍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冯骥才《龙袍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骥才《龙袍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骥才《龙袍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龙袍郑冯骥才天津卫的名人都有来头,来头都不小。绰号“龙袍郑”的来头顶了天皇上。郑老汉是海河边一个渔夫,一个人,一条船,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空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 a,乐乐呵呵。乾隆下江南时,乘船途经天津,看到河上桅杆林立,岸边货堆成山,开了眼。皇宫里头虽然金装银裹,却看不到这种冒着人间活气的景象。皇上高兴,要到岸上 b,怕招眼招事儿,不敢骑龙驾虎,便在龙袍的外边罩件大氅,只带着两个随从,靠岸下船,边走边看,愈看愈有兴致也就愈走愈远。看着看着,一个景色把皇上吸引住了。不远河上停着一只船,有舱有篷,一个渔翁坐在船头钓鱼。人在船上,影在水里,像幅画儿。看钓鱼

2、都是等着看人家钓上鱼,老翁一条一条总有鱼上钩,皇上就看得 c儿,扭头对随从说:“回到宫里,我也去御花园钓钓鱼。”随从说:“皇上钓得比他强,皇上钓的是金鱼。”可是没大一会儿,这渔翁收起竿子,把船几下划到岸边。这渔翁就是郑老汉。皇上走过去问他:“你正上鱼,怎么收竿不钓了?”郑老汉站在船头,手往西一指说:“没见那云彩,要下雨了。”皇上往西边一看,果然一块黑云。云形很怪,前头像刀裁一般齐。乌云前边是晴天,这云就像一块黑色的床单要遮过来。郑老汉说:“这是齐头云,来得可快,雨说下就下。您这是往哪儿去?还不快跑,迟了可就成落汤鸡了。”皇上说:“哎哟,我是从船上下来玩的,我的船还远。”郑老汉说:“您要不嫌弃就

3、上船来避避,这雨说到就到。”皇上抬头一看,果然半个天都黑了,风也大起来,而且冷飕飕,往领口袖口里钻。随从赶忙把皇上扶上了船。船不大,舱不小,连皇上带随从都钻进去了。皇上头次钻进这渔家的窝里,看哪儿都新鲜。郑老汉拿几个破碗,沏了茶。这茶比树叶多点儿味罢了,皇上竟说好喝。喝茶间,雨已经来了,雨落船篷,像大把大把撒豆子。这一来,皇上更有兴致,说:“你有吃的吗?我有点儿饿了。”郑老汉笑道:“我猜到您会饿,正给您热着锅熬面鱼呢!我熬的面鱼,谁吃谁爱。这边打鱼的常提着酒葫芦来吃我的面鱼。”他说话这当儿,鱼味儿已经钻进皇上的鼻子眼儿,勾馋虫子了。郑老汉的面鱼捧上来,皇上吃上两口就大声说好。面鱼又小又没样,从

4、来上不了御膳,所以皇上没吃过。可是,面鱼又鲜又嫩又没刺,皇上头一遭吃,竟然大呼这才是山珍海味。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酱,民间饭食原汁原味。皇上一边避雨,一边又吃又喝好快活,一高兴,把外边大氅解开,将里边的龙袍脱下来赐给了郑老汉。郑老汉万万没想到,天降洪福,居然在自己家的小船篷里见到万岁爷了,两腿一软,两膝一松,啪地跪下,连连叩头。直到风停雨住,皇上走了,他还趴在那儿把脑门儿撞着船板梆梆响。整整一夜,郑老汉也弄不清这事是真是假。当今皇上到自己船上吃鱼喝茶谁也不信是真的,可金光闪闪的龙袍就在自己手里。一时,他觉得赛做梦,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第二天一早,郑老汉没出船,在船头摆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桌上铺着龙袍

5、,自个儿坐在椅子上。不一会儿就招来许多好奇的人,而且人愈来愈多。当今皇上乾隆爷上过郑老汉的船,吃了他的面鱼夸好,还赐他身上的龙袍,这事眨眼传遍全城。几年前,皇上来天津,赶上妈祖生日看皇会,不过赐了两件黄马褂,民间就闹翻了天。龙袍比黄马褂厉害多了,见了龙袍就如同见到皇上,于是有人跑去给龙袍叩头,这一来津城的乡绅、富贾、文人和官员纷纷赶往这里,像是皇上还在这里。官员碰上这种事都争先恐后,听说知府大人很快也要赶到。郑老汉出了大名,从此人们就叫他“龙袍郑”。关于龙袍郑的各种传闻也就很快热闹起来。可是,人出了名就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一句好话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坏话恨人有笑人无吗。有不怀好意的说龙袍郑天天夜里

6、偷着把龙袍穿在身上,坐在舱里装皇上。这传闻跟着就引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说知府大人听了发火了,不但不来,还要抓龙袍郑,没收龙袍,治他“亵渎圣上”的重罪。后面还有更邪乎的传闻呢。这一下就把龙袍郑吓跑了。三天过去,便不见龙袍郑的人影船影龙袍影。看来是吓破胆略,划船跑了。码头的事再热闹,都是一阵风,说过去就过去。渐渐人们不再提龙袍郑,却时不时有人把船泊在原先龙袍郑停船的地方,握竿垂钓,也想碰到一次皇上。在估衣街上有个摆摊卖槟榔的小子,人挺精明,做梦都想发财,一直没撞上好机会。这小子也姓郑,兄弟排行老三,人称郑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也姓郑,人家龙袍郑也姓郑,人家是嘛运气,皇上找上门来。不过那老家伙有机

7、会不会使,福报不够,天大好事竟然叫他差点儿惹来杀身之祸。”郑三听了灵机忽动,眨眨眼说:“我会使。”没多少天,他就把自己祖传的北城根的两间瓦房,换到了海河边三间屋,开个面鱼店,自称自己和龙袍郑是同姓同宗同族,龙袍郑熬面鱼那两下子他都擅长,所以他开的面鱼店门口就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做买卖靠旗号。谁不想品品皇上的口味?郑三的熬面鱼便成了天津卫小吃的名品。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日子一久,郑三就叫龙袍郑了。那段故事便成了他店里天天讲的老事了。18. 下列填入段中abc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傻傻乎乎 运动运动 有滋有味B. 晕晕乎乎 溜达溜达 索然无味C. 傻傻乎乎 溜达溜达 有

8、滋有味D. 晕晕乎乎 运动运动 索然无味19.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龙袍郑”的来头不小,因为让皇帝避雨并侍奉喝茶吃面鱼求赐皇帝的龙袍而名扬天津卫。B. 郑老汉不相信自己一个小百姓能见到皇帝并得其赏赐,以致于感觉“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C. 郑三做起了龙袍郑熬面鱼,挂起了“龙袍郑”的牌子,日进斗金;说明他聪明伶俐,会利用机会。D. 作者以具有韵味的天津方言,诙谐幽默的文笔,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天津卫底层百姓的生活20. 结合小说情节,概括郑老汉的性格特点。21. 本文题目“龙袍郑”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2. 小说结尾说

9、“真龙袍郑亡命天涯,假龙袍郑日进斗金”,可见适时抓住机会有多么重要。红楼梦红岩平凡的世界等名著中就有抓住机会或错失良机的例子,请结合某一名著的示例,阐述抓住机会的重要性。【答案】18. C 19. A20. “有兴致时拉网打鱼,有空闲时握竿钓鱼,吃鱼卖鱼,靠鱼活着,傻傻乎乎,乐乐呵呵。”说明他愚钝憨厚,辛勤劳作。看到天要下雨,让素不相识的人进船避雨,说明他乐于助人。看到自己相助之人竟然是皇帝,于是不停地扣头,说明他胆小怕事。得到皇帝赏赐的龙袍,没能好好地利用,听说知府要抓他,便逃之夭夭,不能趁机发财,说明他头脑不灵活,不能抓住机会。21. 寓意: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还泛指古代

10、帝王穿的龙章礼服。龙袍郑,即姓郑的人得到了一件龙袍,是宠幸、幸运的代名词。龙袍能引发出关于龙袍得来的追问,也是当时百姓希望得到幸运的一种宿求。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真假“龙袍郑”对待此事的态度和行事方式,说明抓住机会,有效利用机会的重要性。22. 答案示例1:机会来时当果断,优柔寡断终生悔。红楼梦中,宝玉房中的小红,本是管家林之孝之女,家生奴才地位低下,只能做些浇花扫地之类的体力活,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宝玉接触,自然也就很少有被主人赏识的机会,但小红却一直保持上进心,努力等待机会来临。她曾把握了宝玉面前无人服侍的机会,给主子端茶倒水;主动遗帕,博得了贾云的青睐;在给王熙

11、凤传话送东西时,被凤姐看上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小红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和追求,在机会来临时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可见抓住机会是多么重要。答案示例2:善于把握机会的人都会利用机会改变自己。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6岁随父亲做农活,支撑家业,因干活努力,也有领导能力,18岁成为双水村最年轻的一位生产队长。他所带领的生产队不仅打的粮食多,而且社员家都有余粮。这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孙少安在帮亲戚运砖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时,他发现了砖头的商机,随后他在自家房后挖窑烧砖,买压砖机,请师傅,办砖场,成为村里第一个企业家。古人云,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孙少安的成功足以说明这一切。一步一步抓住机会拼搏而来的,顺势而为改变自己成就自己。答案示例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总在强调把握机会的重要性,可是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却在一次次地拒绝着别人抛来的机会。侯玉英的父亲曾提出可以帮孙少平在供销社找一份工作,他拒绝了;在少安的砖窑逐渐稳定后,他拒绝了哥哥的挽留;黄原揽工汉的经历,他又拒绝了入赘的机会;雷区长曾提出调他到矿上宣传部,他还是拒绝。在一次次的拒绝中,他的脚步越走越远,从双水村,走到了省城,完成了农民向工人身份的转变。在每次拒绝机会的同时都是一次新的开始,他始终以进取拼搏的姿态,完成自己精神世界的成长。拒绝机会也是在制造新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