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69613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译汉中对隐含意义处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译对隐含意义的处理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译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语义构造和句子的句法构造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英语句子局部语义不明朗现象,即隐含意义现象。文章继以英汉比照分析为根底,从英语词的语义构造和句子的句法构造两个方面将其进展了归因和分类,以期提出处理对策。文章提出,对词的语义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以解包袱法为核心对策;对句子句法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以找主题句为主要处理对策。关键词:英译汉 隐含意义 处理对策 解包袱法 找主题句1.概述 英译,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语义构造和句子的句法构造等方面的差异,英语句子常常出现隐含意义现象。所谓隐含意义,这里包括:一些英语句子中,*些词或词组的语义极

2、具弹性,其局部或全部语义不明朗;一些英语句子的表层语言构造使其语义关系表达与汉语表达逻辑冲突,导致其语义关系模糊或混乱从汉语表达逻辑看。译者假设对其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译文误译、漏译、可读性差等问题。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的比照研究为根底,将英译出现的隐含意义现象进展了归因和分类,分别提出了以解包袱法和找主题句为核心的两种处理对策。2.对英译英语句子中的隐含意义现象的分析2.1.英语词的语义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其?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将语义分为“语法意义linguistic meaning、所指意义referenti

3、al meaning和情感意义emotive meaning。由于英语是非曲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 其词语用法和形态都极具变化,而汉语是曲折语fusional language, 其词语无论在用法上还是在形态变化上都不及英语灵活。这造就了英语词的语义在其语法、所指方面都极具弹性,引起隐含意义现象。这类隐含意义包括:由介词引起的隐含意义;由副词引起的隐含意义;由形容词引起的隐含意义。2.2.句法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英语是典型的受形式规约化机制约束严重的语言,而汉语更讲究“达意,容大于形式。英语句子构造突出主语,以主谓为句子主干,其它修饰成分以其语义选择、句法角色和形态规则

4、依附于主干,而汉语句子突出主题,句子的修饰成分按与主题的相关性排列。这些差异导致英语句子与汉语句子相比,具有下面两个特点:英语句子的主语经常不是其主题;英语句子的表层语言构造和其语义关系经常不符合汉语表达逻辑。这两个特点又致了*些时候英语句子的*些语义成分并未出现在其语义位置上,形成语义位置的错位和局部语义成分的省略现象,造成句子语义关系模糊和局部语义不明朗。3.对英译隐含意义的处理策略作者对两类隐含意义分别提出了两种处理对策,即解包袱法和找主题句。这两种处理对策的灵活性在于它们并非译者处理问题的最终翻译技巧。它们更像是作者从宏观上提出的根本处理思想。具体操作起来,尚需译者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其它

5、具体的翻译技巧。下表是笔者根据不同类型的隐含意义提出的具体的处理手段:隐含意义类型处理手段词的语义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介词引起的隐含意义解包袱法+词性转移+增词副词引起的隐含意义解包袱法+分句理解形容词引起的隐含意义解包袱法+语义关系分析句法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找主题句+重新组句3.1.处理由词的语义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对于由词的语义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本文提出了以解包袱法为核心的处理对策。所谓解包袱法是指,在忠实于原文的根底之上,摆脱英语形式规约化机制的约束,解放译者思想,从汉语表达习惯出发,译出地道译文。宓庆在其?中国翻译理论的宏观架构?中提到:英语属印欧语系,而所有的印欧语都具有以动词为轴心的形

6、态变化体系兼及名词和形容词等数number、性gender、格case等,而汉语句子的核心可以不受谓语动词时态、语态、语气、性、数、格、体的形式规约化机制的约束。因此,英译汉时,译者完全有理由解去英语形式包袱,根据汉语习惯,大胆转译。.处理由介词引起的隐含意义此类隐含意义多是因介词本身丰富的语义涵和其超强的搭配能力所致,因此,对其处理往往要求译者首先摆脱其词性约束,然后结合增词法和词性转移,译出地道译文。例如:They talked for almost eight hours, through dinner and well into the night.(叶子南.3)这个句子使用了三个介词

7、,每个介词都与动词“talk搭配其中介词承前省略,都表示*种时间概念,但具体语义却各不一样。词典指?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以下同中对这三个介词表时间概念时的意义解释分别为:for:used to show a period of time; through: until and including; into: to a point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根据解释不难看出介词在这里表“谈话持续时间,介词表“谈话完毕时间深夜的*个时间点,翻译时译者不必考虑其词性,只需根据汉语习惯将这些意义表达出来即可。而介词在这里假设按该释义翻译也表示“谈话完毕时间包括截止时间

8、吃饭在,这显然不符合原句语义。这时,译者可取其词典中根本释义“from one end or side of something or somebody to the other,则,介词在该句中表示的意义就是“谈话贯穿吃饭过程的始终。然后译者还需根据原句语义,按汉语表达习惯将其进一步处理。笔者试译整句如下:他们谈了近八个小时,吃饭时也在谈,一直谈到深夜。书中所给译文:他们谈了差不多八个小时,中间吃了一顿晚饭,接着谈到深夜。(叶子南.3)比照两种译文,不难发现,二者对三个介词的处理都已摆脱了英语词性和表达习惯的约束。但由于二者对介词在句中语义涵的理解与处理的不同,两种译文有不小出入。由此可见,

9、英译译者正确处理隐含意义的重大意义。. 处理由副词引起的隐含意义这类隐含意义多是由英语句子中灵活使用由形容词、动词派生而来的副词所致。虽然汉语中形容词等词性也可派生为副词,但其用法的灵活性和语义弹性都与英语相差远矣。因此,英译,对此类副词经常难以在汉语中找到一样或相似表达,译者在处理时往往需要摆脱其词性和搭配的约束,将其语义重新组合。The Chinese seem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德民.7) 这句话很容易被直接翻译为“中国人似乎有理由为其经济成就骄傲,到底有没有理由呢.假设仔细分析原句,可知该译文与原文语义是

10、有出入的,属于误译。原文副词“justifiably修饰形容词“proud并与其共同做系动词“seem的表语,由于汉语中并没有相似表达,译者可将其拆句理解:The Chinese seem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The proudness is justifiable.则原句可译为:中国人似乎以其经济成就为傲,但这是合情合理的。对于这种情况下的隐含意义,译者常常需要结合分句法和词性转移进展处理。This is a thought-provokingly different e*planation.这个解释是不同的,却能给人以启发。(叶子南.3

11、)与例一样,该句可以拆分为下面两个句子: This is a different e*planation. The difference is that it is thought-provoking.汉语意思即是:这是个不同的解释,其不同之处在于它能给人以启发。比照原译,可发现原译明显改变了原句的语义关系。原句旨在强调解释的不同之处,并无转折的意味。而且两种译文都采用了分句,但读起来稍显啰嗦。笔者试译如下:该解释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启发性。 笔者认为,对于副词引起的隐含意义,译者在理解时可将原句拆开剖析,使其隐含意义明朗化,然后再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展重新组句。同时,译者还应照顾到原句表达的简洁性

12、,译文当分句则分句,不当则合。.处理由形容词引起的隐含意义形容词引起的隐含意义主要出现在“adj + n这种构造中。由于英语受形式规约化机制约束强调词性与其句法角色的一一对应关系,*些时候,这种构造中的形容词不仅修饰于该名词,还与句中其它语义成分存在关系。比方:(1) She is on her listening tour of New York.她正在纽约作巡回,听取群众意见。(叶子南.3)这个句子中,由动词“listening派生出的形容词修饰名词做前置定语的同时,还与主语存在另一层语义关系。由于汉英表达习惯的不同,译者翻译时,译文需根据句子语义和语境挑明这种关系。(2) This re

13、port has all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a potential investor needs to know about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s of the venture.有关这个风险投资工程的历史和前景,一个潜在的投资者所想要了解的所有信息,这份报告里应有尽有。常玉田.4与例1一样,这个句子中的形容词在修饰名词的同时,和也存在语义关系。不同的是,该句中原译将“a potential investor直接翻译为“一个潜在的投资者似乎也无不可。这是因为该句中,该构造所要表达的隐含语义关系刚好与汉语习惯表达有相通之处。但仅是相通

14、而已,并非一样。笔者认为,处理这种类型的隐含意义,译者有必要挣脱原文表达构造,挑明其隐藏语义关系,译出清晰、地道译文。2中原译将“a potential investor直接处理处理成“一个潜在的投资者,带有明显的英语表达思维痕迹。笔者试译该句如下:有意该风险投资工程的投资者需要了解的其历史和前景方面的财务信息,都在这份报告里。 处理“adj + n这种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时,解包袱法的意义在于:它为译者译出准确地道译文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更加有效的可能性。译者假设囿于英语这种构造形式上的对应关系,是难以译出清晰流畅译文的。3.2.处理由句法构造引起的隐含意义由于这类隐含意义是英语受形式规约化机

15、制的严格约束,英语句子中*些语义成分的语义位置形成错位或局部语义被省略造成的,因此,处理时,译者需首先分析句子成分,理清句子各语义成分的语义位置和各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然后把原句中语义位置错位的予以复原,被省略掉的将其补上,再找出主题句,按语义的相关性将各修饰成分重新排列,组织译文。 But we have a lot of small, very disruptive day-in-and-day-out problems on the factory floor.工厂里问题很多,虽然事情不大,但每天问题不断,破坏性很强。*莉娜.9这个句子的主干为“We have problems,“but是语气承接词,“on the factory floor是地点状语。其中,宾语“problems有三个并列定语:a lot of small;very disruptive;day-in-and-day-out。这三个定语共同修饰宾语“problems,同时通过语义分析可发现三者之间又互有关系:和之间明显存在转折关系,即“问题虽小,但有很强的破坏性,同时又是的原因,即“小问题具有大破坏力是因为它们每天反反复复的出现。只是受制于它们在句法构造中的定语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