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69608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识字5-8教案(教育精品)(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课识字。第一课将有关冬天的特征的词语用“词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组成韵语,介绍了冬天气候的特点,不畏严寒的三种植物,冬眠及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和三种适合冬天进行锻炼的体育活动。第二课则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这些词串组成的韵语,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第三课则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文中还配了一首清丽的小诗,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不仅有利于巩固前面所学的生字,而且使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材料。第四课是归类识字。由“包”与“火”、“+”、“卞”、“?”4个偏旁组成

2、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识字效率。教学本单元教材,要逐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字形结构记忆字形,借助图和句子理解词义,认识事物,词语都是熟字组成,意在让学生通过读,抄充分感知,反复练习,以求形成积累。识字5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饽生机和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情境导入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

3、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二看图说话学字词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 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 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3) 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1) 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 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3) “蟒蛇”你了解吗?3 哪些植物不怕冷?

4、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1) 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2) 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四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2 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3

5、 练读韵文。(1) 按要求归类读词语。(2) 多种形式练读。4 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5 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第二课时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1 出示生字,指名读。2 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3 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 认识新偏旁“羽”。2 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3 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4 教师范写难写的字。5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6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四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约多越好) 教学反思:识字6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

6、识1个偏旁。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重难点、关键 1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及相应的词语。 2学会本课4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顺序地看图,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中国地图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你能知道我国东、南、西、北部各在什么地方吗? 3今天,我们去这四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看图学词 1(出示挂图

7、)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1)相机把词卡贴在骏马旁。 (出示:骏马) (2)齐读两遍。 (3)骏马生活在哪里?(出示;塞北)齐读两遍。 (4)你对塞北有什么了解?古诗中有描写塞北的吗? 2(出示挂图)在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1)相机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画旁。 (2)(出示词卡:杏花 春雨)齐读两遍。 (3)词语训练:( )的杏花 ( )的春雨 (4)这是哪里的景色呢?(出示词卡:江南)齐读。 (5)你对江南有什么了解?(景色:特产) (6)这么美的江南,让我们齐背白居易的江南好。 3(出示挂图)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1)(出示词卡:椰树)齐读。 (2)椰树通常生

8、活在哪里?(出示词卡:海岛) (3)海岛的气温怎样?我国有哪些海岛? (4)是呀,那里的太阳那么辣,阳光那么强烈,这时我们就把这种太阳叫“骄阳”。齐读两遍。 4(出示挂图)我们继续西行,看,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 (1)(出示词卡:牦牛 冰雪) 齐读两遍。 (2)教师简介牦牛。 (3)这些牦牛就生活在高原上。 5自己读读词,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6交流汇报自己已经会读的生字词。 7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8去掉拼音再齐读。 三、阅读课文 1这些生字词你们是否全部认识了? 2做游戏:(一学生报一词)另一个学生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借以巩固生字词。 3这些词都显示出各地的特

9、点,根据不同特点有感情读韵文。 4示范读,齐读。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学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说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本课韵文 2你能不看书,看着图,把这篇韵文背下来吗? 二、培养说话能力 1你最喜欢哪幅图的景色?你就把这幅图的景色介绍给大家。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评议,纠正。 3指名介绍,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4喜爱相同一幅图景色的同学就在一起,分成四大组。互相说、互相帮助,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 5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田地景色。 三、教学生写字1说得好,写得也会好。 2出示字卡,读读生字。 3你是怎

10、么记住这些字的? 4。自学课后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5指导写字。岛:里面的山字头中第一笔竖要缩短。骄、骏:左右等宽。塞:“八”要充分打开,才显美观。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反馈、交流。教学反思:识字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重难点、关键 1能把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 2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镶对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1、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正确、美观地书写“亭、闻、鸣”。 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宇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1(出示) 根据这几幅图,你能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2今天,我们还要学类似的生字,这些生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投影出示第一幅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右边的字像什么? (2)出示生字:亭。 读准后鼻音,齐读两遍。 (3)怎么记住这个字?(指导学生借助图来记) 2(投影出示第二幅“鸟”图) (1)看看“鸟”字与图上的小鸟有什么相似之处? 写“鸟”时一定不

12、要忘记什么?(小鸟的眼睛) (2)齐读“鸟”两遍。 3小结:像“亭”、“鸟”这样的字与原来的物体很相像,这类字叫“象形字”。以前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 4(投影出示第三幅“亭”图) (1)一个人走累了,他采到小亭子边准备干什么? (2)出示“停”,齐读两遍。 5(投影出示第四幅图) (1)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呢? (2)从图上看,你知道这会是什么字呢? (3)出示闻”齐读两遍。 (4)怎么记住这个字? 6(投影出示第五幅图) (1)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呢? (2)出示:鸣 齐读两遍。 (3)“鸣”表示什么意思呢? 7小结:像“闻”、“鸣”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字表示一个新的意思,这类字叫“会

13、意字”。 三、指导书写 1自己看笔顺,描红。 2反馈检查,“亭、闻”的笔顺。 3指导书写。 鸣:左窄右宽。“鸣的“口”应在左上与“鸟”的眼睛同在一条线上。 “亭”:要压在横中线上。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课文的意思。 2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 3扩展一些写景的古诗,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 1读一读生字:“亭”、“闻”、“鸣”。 2说一说“停、闻、鸣”的意思。 二、理解语意,背诵诗。 1这课有一首很美的诗歌,写的是什么呢?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准。 2这首诗中还有四个生字,我们必须掌握,谁来读一读? (出示:耳、侧、停、但) (1)自己读一读这四个生字。 (2)正音“停”;韵母是“ing。 侧”:读平舌音。 “但”:韵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