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69396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天气: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课时 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模式或方法观察法 讲授法 迁移法情景教学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手段主题图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预设一、 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2、 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2、导入新课。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二、探究新知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东方)(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西方)(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站在操场中央,看一

3、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背而战)(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也是背对背而战)(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那两个是相对的。(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1)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3)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4、。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1)说一说,教室在操场的什么方向。(2)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3)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四、思维训练出示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平面图。观察后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天安门城楼、正阳门、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物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关系。设计依据与意图【设计意图】前、后、左、右空间方位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在利用前、后、左、右来描述建筑物的方位时,感受到利用前、后、左、右来辨别方向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设计

5、意图】利用“早晨,太阳在东方”,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借助“太阳”认识其他的三个方向,使学习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方向,形成方位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设计意图】创设体验方位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进行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丰富对方位的体验,进一步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当中,凸显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非预设生成当堂检测检测题型设计1. 我会填。(1)早晨,小冬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前面是( )方,后面是( )方,右面

6、是( )方,左面是( )方。(2)太阳总是从( )方升起,从( )方落下。2.请你帮助他们在新建的居民小区中找到自己家的位置。 (1)小明家在花坛的北面。 (2)小红家在花坛的南面。花坛 (3)花坛的西面是小军家。(4)花坛的东面是小兰家。 (5)小明家的西面是小林家。 (6)小美家在小兰家的北面。设计依据与意图考查学生已有经验的掌握情况拓展延伸典型错题诊断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教学反思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天气:课题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课时 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3、在学习过

7、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教学模式或方法观察法 讲授法 迁移法情景教学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绘制出校园示意图。教学难点: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教学手段四张卡片(东、南、西、北)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预设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1)回忆学习了哪些方向。(2)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前 左 下 东 南北 西 上 右 后(3)提问:谁能说出我们校园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师根据回答,板书:2、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北京市所处的位置,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二、探究新知1、完成校园示意图。(1)描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

8、在什么位置。(3)提问:现在我们确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贴出相应的位置。(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5)提问:如果我们把上方规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出其他三个方向。(6)小组交流。(7)集体反馈。比较各种方式,说一说,怎样画最清楚。2、小结。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方向,然后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三、课堂作业新设计尝试操作:(1) 绘制出自己房间的平面示意图。(2) 确定图上的方向。和同伴交流。设计依据与意图设计意

9、图:结合学生生活里用到的方向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内容。设计意图:使学生全方位的感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知道了地图上的方向,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通过师生总结,明析本课要点,形成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从现实生活入手,想象东西南北所在的实际位置,使学生建立方位概念。非预设生成当堂检测检测题型设计1.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来绘制的。2.你伸开双臂,右臂向东,左臂向西,那么你面向的是( )方,背对的是( )方。3.小冬放学回家往东走,学校在他家的( )面。 猫 北 (1)猫在兔的( )方。 (2)猴在兔的( )方。猴 兔 猪 (

10、3)猪在兔的( )方。 (4)象在兔的( )方。象 (5)猪在猴的( )方。 (6)猫在象的( )方。设计依据与意图考查基础方位拓展延伸典型错题诊断板书设计认识地图上的方向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教学反思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天气:课题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课时 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模式或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

11、方向教学难点: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手段课件、指南针、动物卡片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预设一、学前准备1、闹闹寻宝。(1)课件演示(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2、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1)出示指南针。(2)全体到操场。(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5)用指南针验证。(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12、(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师板书: 西北 北 东北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2、巩固新知。(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4)同桌互查。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1)说明题目要求。(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四、思维训练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2)按要求独立完成。(3)订正。设计依据与意图创设情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运用指南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