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68731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六年级科学教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材分析p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醋比拟熟悉,对小苏打是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响,学生是没有经历的。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响过程,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在本课中,当学生把醋和小苏打混合时,它们将会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响现象,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嗤嗤声。这一化学反响的发生是因为小苏打包含有碳酸氢根,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响时,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就生成了。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能:1.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新的物质。2.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

2、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p 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玻璃杯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白醋、小苏打师:小苏打和白醋是我们在厨房常见的物质,你们观察一下小苏打,白醋并描绘、记录下来。生:小苏打是白色,固体,白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酸味。师小结: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晶体,溶于水白醋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由于含有醋酸,闻上去有一股酸味板书:小苏打 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

3、验1、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怎样?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自己的猜测,理由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苏打融在白醋里生:小组长汇报。2、师:同学们讨论怎样混合?混合的数量是多少?生:1倒些小苏打,再倒些白醋。2多倒些白醋,少倒小苏打。3小苏打和白醋各倒一半。学生实验注:第一实验不作记录4学生汇报结果师:到底小苏打和白醋各要放多少?参书: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板书:一份小苏打+三份醋3 、师:混合了小苏打和醋以后,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强调仔细观察,看、听、摸等生:各组汇报有嗤嗤的声音,有气泡冒出,杯子有些凉。师:冒出气泡是混合后发生的现象,有气才会出现

4、气泡,冒出气泡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产生了气体。属于什么变化?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和性质生:化学变化。师:为什么?生:因为产生了新的物质。师:同学们当气体产生时,你们把玻璃片盖上,用手玻璃杯感觉温度的变化,略微比原来凉一些,因为这个反响是吸热反响。化学反响师:做实验的同时记录混合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三、验证,产生了什么气体1、 师:同学们先观察杯中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同?从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 气来比拟。生:是二氧化碳。2、 师:到底是什么气体?我们用实验的方法继续检验杯中气体好吗?3、师:首先做实验一、将燃烧的细木条放入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生:各组汇报火焰熄灭,杯中

5、有二氧化碳。4、师:同学们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上,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注意不要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出来生:火焰熄灭师:根据这种现象,你们又获得了什么证据?能做出怎样的推断?生:证明杯中有二氧化碳师: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局部。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板书: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气体生:读两遍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5、师: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生:不在。不是。师:是一种醋酸钠的新物质,所以小苏打和白

6、醋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产生了新物质。四、小结:1、师:同学们谁来自己小结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生:甲:我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乙:我体验到实验的乐趣。丙: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有比例的。丁: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能使火焰熄灭。2、师: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板书设计: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份小苏打+三份醋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气体教学反思:1、比拟成功的地方这节课就采用的教学手段来讲,比拟成功学生的动手才能有较好的表达,利用实物展示一目了然。各环节都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的

7、实验表达了新课程的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我本着培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为目的。让学生找材料,在生活中常见的白醋和小苏打学生都特别感兴趣,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开展,充分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才能。而且在很多方面超出了老师的要求,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课堂的缺乏之处前几节课并没到达预期的目的,没有按预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女生动手才能差,有些学生并没有把老师说的话当回事,课前准备工作没做好,缺少材料,有的小组长不负责任,没把任务明确到人。导致上课自己小组没材料而动不了,只能看别

8、人做。各小组协调工作做得不够完善,汇报交流内容没有完成,时间上老师没把握好,只好草草收尾。学生只注重了看现象,忽略了交流汇报,分工不明确。从课堂情况来分析p ,老师在时间掌控上有问题,利用不合理。3、改良措施找到原因后,改了又改在最后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整节课以实验为重点,让学生在汇报、交流、讨论中理解小苏打和白醋变化中应注意的条件。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泼,我开场当裁判员,以分钟计时来做实验。时间一到看哪个小组的结果最先出来,汇报的结果最准确来展开竞争,学生自己评选好的小组,并且要说出好的理由好在哪些方面。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并适时就有关问题进展点拨。强调学生

9、间的互相协作,讨论交流汇报方面。4、改良后的教学效果整节课环环紧扣,仿佛不是课堂,是在竞赛现场,学生的表现欲很强烈,各组汇报精彩,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到达了理想的效果。学生知道做任何实验都有一定的比例,并不是想怎么倒就怎么倒,懂得科学的严谨性。并通过看、听、摸等方法,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是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是一种叫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小木棍的燃烧和把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的实验知道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对二氧化碳确实定,不是采取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拟,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

10、碳。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p 、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小组协作探究才能,竞争意识都得到增强。学生学会了怎样填写实验报告单。f132.更多教案延伸阅读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第3233页的内容。【教材分析p 】本课安排了三个教学内容,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和“产生了什么气体”。教材先用图片形式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引导学生进展观察,理解它们的特点。之后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由于混合反响速度很快,于是教材提示学生不要仅仅被气泡所吸引,还可以采用盖上玻璃片、用手触摸杯的

11、外壁等方法,进展更全面细致地观察。对二氧化碳确实定,教材不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拟,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最后,教材提出“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继续进展探究。【学情分析p 】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响,学生是没有经历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响过程,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分析p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经历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

12、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新的物质。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p 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实验的合理分析p 和论证。【教法学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合作法、分析p 法等。【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杯子、量筒、钥匙。【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老师一手拿白开水

13、,一手拿白醋问:“你知道哪杯是白水,哪杯是白醋吗?用什么方法来区别白醋和白开水呢?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材料:一种固体的小苏打,一种液体的白醋,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征呢?你们准备怎样来观察这两种物质,用什么方法来观察?看、闻、尝、摸【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杯中的液体是什么这个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借此也让学生回忆一下观察方法效果极佳。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1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边观察边记录在表格一中。2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3分别观察这两种物品,不能把它们混合。2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场观察。3同学们刚刚观察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征,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汇报一下。4小组汇报。5老师小结:馒头吃起来非常的

14、蓬松,非常的柔软,因为在里面添加了小苏打。放下小苏打,拿起白醋白醋呢?它是一种无色的透明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我们一般可以用作烹调的作料。白醋可以作为简单的清洗剂,可以除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才能,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以及表达才能。】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1如今我们有了这两种物质,请大家大胆的猜测一下,假如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会发生时能现象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一下。2学生猜测。【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家应具有的一个重要品质,让学生通过猜测这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四

15、、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1刚刚同学们汇报了刚刚猜测到的可能发生的现象,终究这些现象会不会发生呢?假如让大家做实验,你们准备怎样实验呢?实验终究要观察什么呢?实验时你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刚刚老师提了3个问题。小组讨论一下。2小组讨论3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实验方案是什么?4小组汇报5同学们你们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这些器材容易碎,你们在实验时一定要小心,千万别打碎了。在这一环节应该注意:1小苏打放入杯中的先后顺序。2放入小苏打和白醋的方法。3小苏打和白醋的用量。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课件出示实验步骤。6学生开场实验。7刚刚同学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终究会有什么现象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8小组汇报。9刚刚同学们汇报了实验中的现象,那么老师也非常想看一看这个现象,也想做一做这个实验,如今请你们来看老师的这个实验现象是否和你们的实验现象一致呢?老师演示实验讲解取药品的操作过程。【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