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68397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某些地方的历史变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尖山古渡头的变迁清朝至民国二十年左右,阳江东面沿海人(包括新洲、三山乡、东平、大沟和雅韶十7X村),最怕过尖山古渡,因尖山河床水阔,如遇大风急浪,常常翻沉渡船漂 流至三窖河口(即漠阳江下游的犁头嘴一带)。以前尖山古渡有阳江翰林编修姜自骑路过尖山古渡时书写的一副苍劲对联:早到客催船早去,后来人望渡迟开。把搭渡人的心态描绘得入木三分。昔日去阳江 城“等街”的阳江雅韶乡二十六村的夫娘(妇女),在搭渡船时总爰带上V裁好 的裤子或衣衫,一边在搭渡船上等开船,一边缰衣服,从落渡至上渡时,T牛衣服 或-参裤头已缝制好了。因为当时尖山渡口码头在现在尖山桥西南,约一干米左右下游的榕树码头下船,往西行入报平河一报

2、平木端树码头。全过程一15要个半钟头,顺风顺水犹可,如逆风逆水,则要更长时间,这是第一个时期。民国二十年之后,开始在尖山渡北序修好V公路(经报平村到阳江城),从 此不用在报平古榕树下上渡了,坐渡船时间缩短了。但在兵荒马乱年头,加上尖山 河水流喘急,尖山古渕安俗规要等齐人才开船,每船约装十二人左右,仍用驶凭、 摇橹的木船,雅韶人常去阳江买米,急于买米回家又要等开渡,思念起家人等米下 锅饥肠碌碌,真是心急如焚,但撑渡人慢慢地说:“粘程,左-里,要人齐开渡 是规矩”。这是尖山渡从民国年间至解放初期的第二个时期概况。解放后,尖山渡仍用驶凭、融木船,因为诵了汽车,多了车船(机船),渡船用撑篙和驶凭并举使

3、用,当时渡费低廉,每次三分,后増为五分,至一角,一角 五分,漆受群欢迎。而且渡船由雅韶平岚人和岗列报平村人轮混丸撑,平岚人每 月撐二十天,报平人每月十天。由于撑渡人尽匕、尽力,深受辟众欢迎,有时车船也 搭人过河,而且免费;这是古渡尖山第三个时期。七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和生产发展,撑渡开始用水泥机船,除车船渡车辆外, 几艘水泥船马不停蹄,日夜渡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由于两岸人口大量增加, 虽然船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无法解决 翔E长龙”局面,雅酩渡这边往往排队至 平岚地塘,对面那边往往科馱到报平田塌,给两岸人民带来不便。节假日,清明祭 祖期间,或年二十九、三十日晚更是拥挤不堪,往往要臥一两个

4、钟头才能过渡。 集资建桥呼声日益高张,这是尖山古渡第四个时期。党和政府关心人民,随着改革春潮涌动,路通财通,建尖山大桥迫在眉睫,1992 年5月1日,政府斥资结合集资共一千五百万元,终于建成尖山大桥通车,从此离 城八、九公里的雅韶二十六村和东边沿海人民欢欣豉舞。雅韶村民去阳江城卖青螺, 卖菜,卖鳏;去做生意,去打工,早出晚归,方便之极,使雅酩迅速接受江土瞪济 幅 ,跃成为阳东乡镇排名第五的“卫星镇,这是古渡尖山至今的第五个发展摘自阳江文史,有改动。桥头坝的变迁 阳东县红丰镇麻汕桥头村原边涌河边,过去有一座用红泥、石灰和石头混合做成的 桥坝,还有一条木桥通往麻汕坏,所以当年方圆十数里的载再、漩洲

5、、表竹和岗表 的乡亲们都把它称为桥头坝。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麻汕公社在桥头坝附近建起水闸桥一座,称为麻汕桥头水 闸,并将此处的菜地开挖成河道这样,边涌河通过麻汕桥头水闸进入佛子庙(地 名)河道后汇入漢阳江,原边涌和桥头坝因此成为了历史。亲戚有晏(午饭)吃,过桥钱照比(收)r明末清初,原设在麻汕邦顿一带的麻汕坏由于远离漠阳江水道,发展受到限制, 搬迁到漠阳江边的石漩,并易名为石漩坏.约在清朝中期,石漩t于迁回漠阳江边的 麻汕垛(即今麻汕旧坏 那时,不管是趁石漩坏,还是赶麻汕坏,都要经过原边涌 的桥头坝和独木桥.因为木桥容易腐烂,搭建和维修都要钱。因此,当地人将木桥 承包出去,由承包人向过桥人收取适

6、当的过桥费,达到以桥养桥的目的。有一年,一位老年人承包了该桥,由于没有经验和心地善良,给一些爰贪小便 宜的人钻了空子。那时的雨天,人们不论男女老少外出都是身穿葵衣头戴大竹帽。 当将大顶竹帽放低一点时,你画的很难认出他是谁。连续几天,天总下着雨,老 人在桥头坝逐个收过桥钱时,总是有人笑着喊他:“外公!“外公r或“姑爷r “阿 舅”等等亲戚之称谓。老人听了之后以为是自己的亲戚就没有收这些人的过桥钱。有一段时间,有人摸到这个路子,偶尔也跟着喊外公r “外公r免交过桥钱。后 来,老人发现,照这样下去,肯定要亏本。又是一个雨天垛日,老人在桥上收过桥钱时,又有一位身穿葵衣头戴大竹帽的 后生喊他:“外公!

7、“外公r老人说:亲戚入屋有晏(午饭)吃,过桥钱照比(收)r 老人说这话的原意是想吓走些试图冒充亲戚之人。岂料这次喊他的是老人的女婿, 当女婿将过桥钱呈上时,同村的T立年轻人将他的大竹帽脱了下来,说:“外公,您 老人家真的收您女婿的钱?老人看了看自己的女婿,还是那句话:“亲戚有晏吃, 过桥钱照比r这句话因此成为当地人的流行语言,一直传到今天.桥头村因桥头坝得名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漩洲独洲村井头屋刘氏四兄弟集体携家眷迁居桥头 坝附近建村,取名永兴村。同时在距桥头坝不远处建有文、武二馆。1838年一1923 年的80多年间,每逢夜幕降临,文、武二馆里亮起了汽灯,村中的男女老幼,齐 集二馆,喜文

8、的学文,爰武的习武,同时交流学习生产、生活技艺。村中普有歌谣: 圣辉醉拳道兴棍,道荣厨艺道连古(讲故事 可惜的是,1924年间,社会动荡, 土匪经常进村打家劫舍。村里人大多跑到阳江城避难去了。待政府平息匪患返乡,二馆得以重开。可是好景不长,后来爆发了抗日战争,文、武二馆活动停止。1951 年初,政府建设防洪的捷东堤(基围),正好通过文、武二馆,二馆遂被拆除。村子虽然取名为永兴村,但趁坏路过桥头坝的人都把该村称为桥头,时间长了,原来的村名就没人知道了。桥头村的名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10月24日中午,解放军一支部队从阳春方向过来,但通往麻汕t于的 边涌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 解放军的骡马等未

9、能通过。桥头村的村民将全村的木门、 木梯全部拆下来,并砍来许多竹子,与解放军一起搭起一座浮桥,让部队通过。麻 汕垛宣告解放。巴蕉山的变迁阳春市境东北角的卫国镇是最后设的小镇,境内保存最古老的越人村名有“大狗。 唐芳匕宋此地属铜陵县,I?貯合并入阳春县。宋朝时此地有八里野芭蕉林,称芭蕉 山.明朝时称蕉林迳,设匡林迳闸驻兵把守。我的外祖父是春城内一个工书画的儒生,我童年时他曾对我说,宋朝芭蕉山有 个山大王名叫焦赞,归顺元帅杨延昭北上镇守三关立功,临终遗嘱归葬家乡,坟墓 在春城东郊粉冲坑铺地罗裙山。我和博物馆人员到焦赞墓勘查两次确认,记入阳 春文物志。我少年时就看明朝无名氏著的杨家府演义,那写小说的

10、人描写杨六 郎延昭的含冤受贬为高州巡检,却在北京附近当时辽国统治的幽州地界收服芭蕉山 的焦赞和胡林洞的孟良。后来年长再看两次,就提出疑问:幽州冬天冰天雪地,能 有芭蕉山吗?杨延昭带领全军尚不能进入幽州界贬为巡检还能够深入幽州“佳 山寨招降二将吗?因查宋史无焦赞名字,编阳春县志时,我遂致函山西 省大学历史教授,又到广州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向唐、关两位历史系主任腳 杨家将部下焦赞、孟良的史料。回答一致是:除了杨家府演义,未见其他史籍记 a 但是芭蕉山地实在阳春市卫国镇内;胡林洞也在永宁镇内,到明朝嘉靖年 间是西山瑶族首领赵林花的村庄.明朝约在弘治年间,莲塘堡严永昌七世孙严仕仁迁徙到蕉林迳西口建村

11、,称为“严蕉塌;明万历年间,居住于日虎岩东发财迳的钟维攀迁居于蕉林迳东口建村, 称“钟蕉塌”焦姓遗裔迁于高岗堡(今陂面镇境),今已消失.民国时,阳春县在原芭薦山境设立茶园乡,并在最东边接近恩平县偏远的山乡 建茶园坏;解放后仍建立策三区厲下茶园乡人民政府。土地改革时,茶园分为三个 小乡,原茶园t于处取河塌村名设河堀乡,在冲塌村处设冲堀乡,在大經设立乡政府 正式命名刻印时,我是土改策三大队部调研组长(负责办公室工作),曾建议命名为 大健”或“菜冇”乡,驻茶园的土改工作组长和农会干部不同意。当时正在 啦 美援朝,保家卫国”,而该乡在阳春县东北角,便一致命名为“卫国乡”。到地名昔 查时,我看到上报“茶园村的名字改作“茶元,认为欠解,会使后人不知道此地 普种茶。后旨辱,才知道航测军用地图时,基层干部已省賂标写为“茶元”,不便 更正。于是,新编阳春县志随俗写为“茶元村民委员会。卫国乡的名字既然星土地改革工作队所定,建镇时就仍然称为卫国镇。地 名变迁,时移世易,约定俗成。谨补地方志阙賂。一阳江悠阳旅游网收藏/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