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流行语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682613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网络流行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网络流行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网络流行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网络流行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网络流行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网络流行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网络流行语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网络流行语言2008301750009 蒋昊网络流行语言,顾名思义,即网络上流行的词剧,有可能是之前有过的词语,但是被网 友赋予了新的、更广泛的含义和用法, 也有的是新创的词汇或句子,但由于其风趣幽默,或者调侃意味甚,而在网络中风靡,有的甚至延伸到了生活之中。网络流行语最初的来源很广, 有的由某部小说、某部电影中的台词延伸开来,有的是由于某件比较轰动的事件发生后,大家借某词嘲讽社会, 有的甚至是因为打字时的谐音。但中提特点是,其具有趣味性,往往能形象地表达某种情绪或者状态,而且由年轻人所津津乐道。下面,我主要就几个 2010年新出现的词语或者短句作主要的介绍。一、给力;给力读音为ge i

2、,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 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 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 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 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只要一打开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腾讯QQ,人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可以看到, 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不给力”这两个词的人气也出现疯狂的上升。在课堂上,学生们说 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 ”;在公司

3、,职员们私下议论 公司涨工资时,人们说 这boss真给力啊! ”;在魔兽世界或者是 dota游戏中,如果看到好 的装备,玩家会喊出 这装备真给力啊! ”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由此此词多次出现在 想来风格严肃的各大报刊媒体中。如:央行给力 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重庆晨报11月12日)CPI创25月新高 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 抗通胀工资是否能 给力”?(成都商报11月12日)5 5网民在大呼意外的同时,不给力一词再掀热度,网友们创造了一个新词:“ un gelivable ”意为不给力”。生活周刊”发出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转

4、发上万次。一看,原 来这条微博自信地宣告:有一个新单词诞生了: ungelivable(不给力)!会心而笑的网友们纷纷转载, 不转的话,就太unge-livable 了!”ungeIi vabIeungeliable这个词,虽然看上去是英语,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 造词逻辑。前缀 “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后缀不给力-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 而中间的“ geli却是直接音译 自中文的给力(geili)。”与其他英文单词相比,这一中式英语”单 词基本上符合了英语造词规则,唯一不同之处则在于一一老外绝对看不懂。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专门研

5、究过这两 个词,但是她认为 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二、羡慕嫉妒恨严格说来,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 2009年: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 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接近7千万,很多地方都出现排队购票的场面。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也很惨,说低俗、像二人转、像小品、就是不像电影的,说二张”用最简单的场景、便宜的演员 抢钱”的不一而足。12月13日,新浪娱乐独家连线张伟平,对这 些现象和问题一一回应。张伟平说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

6、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在大陆地区这个词语的最新流行应该是出自于2010年综艺类节目的收视冠军 一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武潇,主持人孟非以及点评嘉宾乐嘉老师都多次使用了这个词语, 由于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使羡慕嫉妒恨”也在大陆地区开始广泛的流行开来。羡慕嫉妒恨,这句话仔细品味还是相当地绝妙,由其代表了中国民众对待某种超越了自我水平的食物但又对其不甚服气的微妙心理,因不满情绪的递增而强烈到差不多不能自持。羡慕嫉妒恨”是一种修辞。就像 神速麻利快”描摹一种快”就像刁巧伶俐奸,敌不过忠 厚老实憨”表达老实常在,奸猾一时”之命意;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说快”就极言其快,说 奸”就极言其奸,通

7、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 夸张的效果。羡慕嫉妒恨”,一语五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一一换言之, 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 ;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后来,网友一度给这句话对了下一句,连称“羡慕嫉妒恨,空虚寂寞冷。往往用于表 达某种复杂而渐变的情绪和某种“不给力”的状态。三、神马都是浮云

8、神马都是浮云(she n mad o u sh网絡流行语,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 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有抱怨感叹 之意。神马”是 什么”的谐音。网友们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 sm代替,因为打字飞快,常在打 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诞生诸如: 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小月月还能保持着晕的状态靠在他胸口,神马晕倒无意

9、识论, 统统是浮云!的感叹。而 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便可组成万能金句,推之四海而 风靡。抱怨体:无数网友的口头禅,许多白领的QQ签名改成:奖金、升职这些是神马东西? 都是浮云、浮云 ” 加班就加班,神马都不要说,说了也是浮云 ”。在这些白领的眼中,城 市生活中的压力,让他们身心疲惫,用 神马都是浮云”的抱怨,让自己拥有凡事皆浮云的淡 定态度,也不失为一种精神胜利法,来告诫自己对不着边际的事情,不要抱有幻想。感叹体:这个月来,每当网络上出现雷人的事情, 或是看到重磅新闻, 往往在跟帖时会 以我之前见到的神马都是浮云,直到见到睡绳哥我才第一次明白了牛人的真谛”、听

10、了这样的解释,我除了能说浮云,神马都是浮云之外就彻底失语了”等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惊讶。超然体:在网络使用中,神马都是浮云”更多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新华社评论淡定!神马”都是浮云关于广州亚运会中游泳名将张琳14日在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仅列第四名说:要淡定!因为,神马?都是浮云。新华每日电讯文章神马都是浮云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可我们都是俗人,真能看破一切,做到 神马都是浮云”并不容易。重庆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谭刚强:神亠dol 4ou uhl ItJ yUn声神马都是浮云马都是浮云”的流行,其实要归于网友们集体无意识的从 众行为的推动。因为这句话源于

11、一个热门的网络事件, 许多网友为了表明自己紧跟网络时尚的步伐,也跟风模仿这样的语句。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社会人来说,活用网络用语、积极从网络事件中寻找乐趣是一种很好的压力宣泄方式。四、我爸是李刚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 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 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 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 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 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 安分局副局长。右图为肇事者的父亲李刚。事件被报道后,弓I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而昨日,某网 站的一

12、些网友开始了一项“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不少网友 恶搞般地把这五个字放进了古诗词中,许多网友借此表达了对这句话的反感。人生得意须尽欢,因为我爸是李刚”、蓦然回首,我爸是李刚”。一些网友随手把想到的词句发了出来。许多网友的词句也颇为用心,略选几句,展示如下:“人间正道是 沧桑,我的爸爸是李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李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俱往矣,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李刚。”“我爸是李刚,洗洗更健康。”“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爸爸都叫李刚! !”对于 我爸是李刚”的流行,北 京师范大学 传播学教授张洪忠认为,造句行动”看似幽默搞笑的背后,其实是人们自

13、发形成的对权力阶层的一种声讨。他们的行为表现出对权力阶层的痛恨。总结:综上几个词语看来,其实网络新生流行词语是另一种新型创新的表现,是文字的活力和时代性的体现,他们的风传无非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相当精妙地表达网友们,广大普通群众们的某种情绪或者心声。也许是像“给力”的振奋“不给力”的无奈;也许是“羡慕嫉 妒恨”的复杂与快意;也许是“神马都是浮云”的沧桑与调侃;也许是“我爸是李刚”的讽 刺与不满。也许只是为了表达自我的内心情绪,也许是中国几千年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心理,也许是反应当前人们生活的普遍状态,也许是广大人民对社会尖锐问题的侧面控诉。总而言之,一个新词汇、一个新语句的出现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背景。我们正是创新的一代, 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高速发展然而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也许原有的语言无法再准确地表达我们某种新的情绪,但是语言的活力就在于不断创新。也许会有些词语难登大雅之堂,但是, 这不只是网络上年轻人们的一时恶搞,而是时代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