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676008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1704一、 培养目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化学人才,能在化工、能源、炼油、轻工、冶金、医药、环保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工作者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所培养研究生应达到如下水平所培养研究生应达到如下水平:1、身心健康,具有热爱和献身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坚强信念和宏大志向、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 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2、系统掌握应用化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较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初步掌握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熟悉其基本过程和步骤;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3、熟悉应用化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本学科、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初步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备一定专业外语知识;掌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刊,并能用英文撰写应用化学方面的研究论文。4、 初步具备化工方面的科研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具备在科研机构及企业

3、从事科研及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研究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担负化工领域技术或工程管理的工作能力。并能胜任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课和化学化工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二、 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01. 材料化学及应用 02.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 03. 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应用 04. 金属腐蚀与防护 05. 新能源材料开发与利用三、 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大约用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至少获得 35 学分;约用两年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如果研究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规定的课程学完,获得足够的学分,并提前通过论文答辩者,可提前毕业。必要时,研究生

4、经批准也可适当延长一段学习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一年。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五、考核方式研究生的公修课和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采取试卷的形式进行笔试。选修课可根据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 75 分为合格;考查课程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由主讲教师出试卷并批改给出成绩,考后及时把成绩上报研究生处,登记在研究生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中,并由主讲教师签名。六、学位论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 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 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及研究提纲。由研究生本人在第三学期以书面形式写出开题报告,在研究所进行交流和修改。研究题目应有学术意义

5、或实用价值。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并完成整个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中、外文摘要、引言和评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的讨论,以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期间,导师应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并定期向研究所报告。 第四学期研究所要组织一次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汇报会。研究生论文完成后(应在第六学期的 5 月份前完成论文的撰写、修改、印刷等工作)向研究所提出进行论文答辩的申请,经批准后由研究所确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工作(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 5 月下旬或 6 月上旬)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

6、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使研究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研究所集体培养相结合,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善于利用研究所集体培养的优势。导师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深入了解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对研究生的困难应及时给予帮助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应严格要求,根据他们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培养措施,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研究生应积极参加院里和研究所组织的学

7、术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会等有关学术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院里和研究所要为研究生定期安排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和报告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八、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研究生的必修环节。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必须面向大学本、专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课。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36 个学时,可按周次分散使用,也可相对集中,经教学实践考核合格者记2 学分。研究生一般不得免修教学实践。具有两年以上高校教龄者

8、方可申请免修,免修须经院主管领导批准。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 类别课程 编号课程名称思 学 时学 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IRmIVVVI公0000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共000003英语216566、,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怵000004研究3622修学030005现代化学实验技术5433至少课科030405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5433( 基修6 苹f础030010高等反应工程3623学分包课 课程专030501热分析3623至少)业03050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3623修A畛6干030504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工艺进展3623学分课030505工程材料基础及工艺3

9、623030503化工过程开发及工艺设计3623030507高等分离技术3623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聚合030508物5433030106固体化学3622030509储能材料开发与利用3623至选030510化工过程控制3623少修030107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433修畛W030301有机合成化学543312030511表向活性剂与纳米技术3623学030512绿色化学化工3623分030513工业催化3623030514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3623030003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3622030007科学义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3622教学*实践2课程编号: 030010课程名称: 高等反应工程

10、总 学 时: 36学 分: 2开课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开课学期: I教学要求:高等反应工程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过程速率及其变化规律、传递规律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达到反应器的开发、设计、放大及优化操作的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反应过程分析、反应器的设计放大以及反应器的优化操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了解反应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实际应用成果及发展方向,为今后解决生产过程中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反应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1、绪论:反应优化指标;反应器类型;反应器设计方程;反应器放大。2、反应

11、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积分;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3、釜式反应器:间歇釜式反应器设计;连续釜式反应器设计计算。4、管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设计;釜式与管式反应器性能比较。5、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停留时间分布;非理想流动模型;非理想反应器的设计。 6、多相反应过程和反应器设计: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多相反应器。 7、新型反应器与反应器工程中的新技术:规整结构反应器;微反应器;光化学反应器;微波反应器。教材及参考书:1 .反应工程 ,李绍芬,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年。2 .新型反应器与反应器工程中的新技术 ,吴元欣,化学工

12、业出版社, 2007。3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 ,张濂,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预修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编号: 030501课程名称: 热分析总 学 时: 36学 分: 2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开课学期:n教学要求: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量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一类技术。通过热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热分析研究领域,并掌握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热分析技术,进而采用热分析手段进行热力学,动力学研究。同时还应对热分析的应用领域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搞好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教学内容:1、绪论:热分析及其研究对象;热分析的发展概况;热分析的应用。2、热重法:热重分析仪介绍;热重曲线分析;影响 TG 曲线的因素;热重法的应用。3、差热分析:差热分析仪介绍;差热分析温度校核;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差热分析应用。4、差示扫描量热:差示扫描量热原理;影响DSC曲线的因素;DSC温度校正;DSC的应用。教材及参考书:1 .热分析 ,李余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7 年。2 .热分析及其应用 ,陈镜泓,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3 .气相色谱和热分析技术 ,付若农,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预修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编号:030502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总 学 时: 36学 分: 2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开课学期:I教学要求 :传感器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