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白茶的境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67565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白茶的境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散文】白茶的境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散文】白茶的境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白茶的境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白茶的境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白茶的境界【散文】白茶的境界白茶,色白入肺,自性清凉。以年为计,可为茶,为药,为宝。岁月流转,光阴易逝,白茶默默褪尽青涩,变身为金色,汤色明黄,啜一口,鲜醇如琼浆,清甜如甘露。兀兀潜心,久藏弥香,从此药茶一体,如同修成真身,慈悲喜舍,悠游在唇齿五脏,清肝明目,润肺养心。布施自己,毫无保留。白茶可泡,可煮,始终都保持香气淡雅,不浓不烈,不惊不燥。喝白茶,喝其香,喝其清,更喝其淡,淡处知真味,淡处显静气,淡出品进退,淡处有谦卑,淡处见雅致,淡处得自在。白茶既清淡,又在清淡中婉转一丝绵长的回甘。清淡回甘,可是谁翩然走过,人群中又是谁忍不住回眸,擦肩注目之间,是轮回中的缘。清淡回甘,苦中回味出

2、一缕清甜,是白茶之智慧,开示给我们有关生死悲喜苦乐的转换。清淡中慢慢升起一缕回甘,才是白茶不凡的境界。而老白茶呢?耐人寻味又饱满踏实。多年以后,时光终是温柔对待,不再一身凉薄,不再一身寒素,日月发酵终究沉淀一份脉脉深情,终究沉淀一身低调奢华。亦成全一份波澜不惊。有了温度,内敛醇厚,足以让人千般品味,喝出几度春秋,喝出尘世情怀。白茶身披白毫,那些细微密密的白色微豪,是白茶最原始的姿态,仿佛传达生命的秘语般,泡一壶白茶,在它的色,香,味的指引下,寻觅娑婆世界里的一片净土。看到白茶,喝白茶,总是想到苏轼的一首赞佛偈: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透过一片茶叶上一根渺小的微豪,是否也

3、洞彻到一个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否也能在这微细的白毫里含藏?于是喝茶观心,心不动,万物不动,心量大,宇宙也能容纳其中。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一尘含数刹,那么,一微尘或一微豪,都可照见一颗无量心。宇宙的本相,也许就是在喝下那杯茶的同时,刹那体味出的清透安宁之境,洞悉了世相的真正面貌,心才有所含容,悠然天地,无拘无碍,豁朗,洒脱,自在。在佛教,六度波罗蜜是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白茶这片灵芽亦如菩萨行道般,给人以甘露般的润泽,是布施,从枝上绿叶到成茶的过程是精进忍辱,在开水冲泡的瞬间发出幽幽清香是禅定是般若。凡尘俗子如我,欲得般若智慧,还需以茶为师,仍要时时精勤,不畏辛苦,安定忍耐,任光阴打磨,岁月洗心。拈一片白茶,走入禅的深处。喝茶清心,向茶问道。我也曾走进福鼎,松溪,更多茶的故乡,试图寻找每一片茶叶的树身,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灵山福地,都有自己的道场,一棵百年茶树,就是百年雾霭云烟,就是百年默默修炼。每一种茶,散发出来的幽香里都蕴含着它的前世今生。都蕴含着山川灵气,地域风华。我也曾有缘份,在山间的古庵里,在道人的茅庐里,喝师父亲手泡的白毫银针,老寿眉,问禅,师父说,你喝到的这杯茶,就是当下这一刻的禅。禅茶一味。禅在茶里,茶中有禅。喝一口茶,甘苦自知,是茶与禅,皆在心间。而心又在何处呢?且自吃杯茶去。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