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67462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育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杨华贵州省绥阳县旺草镇茅家铺小学563304 摘要:时代的步伐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空前的繁荣,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足球、篮球走出国门,尤其是“飞人”刘翔在奥运赛场上的突破,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上潮流的浪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体育课却还用着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早已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全新体育教学理论和方式方法,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体育教学有三大问题:观念上的曲解、设施器材残缺和

2、组织教学方法古板。在教学理念上,我们要破除三种陈旧的片面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学习;通过适合学生身体条件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体育训练,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在解决设施器材的问题中我们使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管理和自制补充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生理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选择学习的内容时满足系统、全面的要求,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内容、适当的运动量,并采用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学到系统全面的体育知识,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得到最大的促进和发展。关键词:体育教育问题对策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

3、京举行,全国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这样的世界级体育运动盛会,我也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骄傲和激动之余,却发现我们的体育教育和当前的全民健身运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全国人民都在为了举办奥运会而锻炼身体,而我们的体育课在干什么呢?反复思索之下才发现我们的体育教育存在着三大问题。第一、观念上的曲解在原来的应试教育中,体育是作为“豆芽科”存在的,没有实际的意义,于是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把体育“挪作他用”;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体育课终于“扶正”,于是一些教师就在体育课中搞起了“锻炼”:集合、做操、活动,或者就是高强度的体力训练。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前者是根本忽视了体育

4、的作用和重要性,后者是进行盲目的体育训练,不仅还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带来安全上的问题。正确的观念应该是: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通过系统全面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基本的运动常识和技能;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的骨骼和肌肉良好的刺激,从而促进学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塑造强健的体魄。因此我们在克服以下几种错误的认识:1、忽视这在应试教育中相当明显。这一点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中已经进行严厉的评判,但是他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许多的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效的防止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是根本的办法还是从教师的头脑中对这种认识进行彻底的消灭,才会永久的将这个问题解决。2、任其自由发展

5、这在一些村小学常有出现。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上课就给学生安排好一些运动项目和器材,一节课的时间就让学生自由地去玩他喜欢的体育项目,爱打篮球的打篮球,爱打乒乓球的打乒乓球,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学生兴致很高,大家很满足,多好的“双赢”局面。这样做,确实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全力的去练。但他的问题也相当的严重:学生一上课就开始玩,没有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理论常识;学生进行单一的运动项目,能够学会的技能是单一的,局限于他所喜欢的那一项运动,而且水平相当有限;学生盲目的进行运动,没有理论支持,没有运动常识,在运动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引发安全的问题,给运动带来负面影响

6、;单一的运动对于学生的身体发展作用不大,有时因为单一运动过度的问题,超出身体的负荷,对学生的生理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根本无法起到促进学生生理全面发展的作用。3、盲目的体育训练有的教师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作用和重要性,于是在上课时采用高强度的体力训练,希望这样能够快速的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又是蛙跳,又是跑步,有的还有俯卧撑,负重跑等,一节课下来,学生个个都是满头大汗,筋疲力尽,有的还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抽筋,中暑的有,有的学生第二天起床后也还觉得相当的疲惫,肌肉酸痛等症状。这样的训练法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得了的,自然也得不到相应的效果。部队中就是使用这样的方法训练人的体力和耐力,

7、他的原理是以高的强度的运动冲击人体的疲劳极点,利用人体的自然恢复功能,每一次能够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再疲劳,再恢复能提高疲劳极点,从而提高体力和耐力。因为小学生的身体还远未达到成熟水平,所以这样的方法不适用于学生,所能够取得的效果也是相当有限的,而伴随的危险却比较多。克服了以上的三个错误认识以后,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学习;通过适合学生身体条件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体育训练,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第二、设施、器材残缺体育运动都必需相应的器材,比如进行篮球训练却没有篮球,如何能够开展训练,要学习跳高却没有跳高器材,又怎样开展教学。

8、可见,体育器材是进行体育教育所必需的必备条件。在国外,基本上的小学都配备齐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稍好一点还建有自己的体育运动场馆,资金、器材、设施都齐备。再看我们的学校,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基本的体育器材,根本无从谈齐备。就是仅有的一些器材,也往往是残缺不全的,有的甚至是发下来就不曾得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做以下几项工作。1、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政府投入是解决设施器材问题的主要途径。学校的办工经费是相当有限的,能够维持学校正常的办工支出已属相当不易。根本无力去添置和购买体育设施、器材。所以还是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在这方面,政府也完成了一定的投入,在2001年一次性为全部学校配

9、置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可是在此之后的几年,一直到现在,就没有继续投入。学校原来配发的器材早就消耗殆尽。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器材投入。2、加强对配置、配发的设施、器材的管理。政府的采购环节要注重质量,以免发生有的器材拿来就不能用这样的事情,同时有了质量的保障可以增加器材相应的使用周期,本身也是在为政府减轻经济负担。配发环节上,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配发相应的器材,有的学校有相当的基础,这时再多给予倾斜,并不见得有多大意义,而在一些边远的学校,这一点点的倾斜就不同凡响了,可以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变化。在使用环节上,学校要加强对的器材的管理,维持正常的使用,尤其

10、要注意对器材的保护,要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同时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器材,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器材耗损,延长器材的使用周期,让有限的器材发挥最大的功效。3、发动教师,设置简易设施,制作简易器材并不是所有的器材都必需上级配发,有一些设施、器材可以自行制作。比如沙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场地适当的位置挖出一个1.5X3X0.25的坑,然后组织学生弄点河沙,再用木板设置一块踏板,这样一个简易的沙坑不就完成了。再如接力棒,可以用一些直径33.5厘米的木棒,锯成长30厘米的,然后用两色油漆稍微加工,即可得到相比正规厂商产品不差的接力棒。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校有能力做出一定数量的简

11、易设施、器材,这对于体育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制作,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再者让学生知道器材来之不易,从而知道应该保护,还有就是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设施器材方面的问题通过以上的途径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问题就解决了。三、组织教学的方法古板不论是“豆芽科”式、“自由”式、“盲目”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都是不全面的,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在探讨新的方法前,我们应该先思考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由他们来决定。、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年龄在7到12岁,在这一年龄

12、段,人的身体处在一个缓慢发育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全部器官、骨骼和肌肉的功能都远不及成年人,所以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训练是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是完全不同的。而体育课的组织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生理上的巨大差异,找到能够切合学生实际条件的运动,考虑到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体育课顺利地开展,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运动项目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考虑到这个项目是不是走出学生的身体的负荷能力,是不是符合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是不是有足够的设施器材条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学生年龄阶段,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夏天,天气炎热,学生的身体处于活动状态,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能过长,适合

13、选择练习爆发力的运动方式,比如说短跑、跳远、投掷等。冬天,天气寒冷,学生都穿有较多的衣服,运动是显得有些笨拙,这时就不能选择练习爆发力的运动方式,而应该选择练习耐力的运动方式,比如耐力跑、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以活动身体关节为主,让学生多运动,尤其注重手、脚关节的运动的锻练,比如体操和投掷;中年级学生,主要以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为主,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对于提高学生体能很有效,比如跑步和体育游戏,还有专门练习协调性的侧身跑、摆臂踢腿;高年级学生是强化体能和运动的技能技术为主,体育课中要进行相当强度的运动,而且此时要注意到运动方式要针对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耐力为主,运动方式要以

14、长跑为主。同时要考虑到全面的问题,学生应该能够通过运动锻炼整个呼吸、血液和运动系统。但并不是一项运动就能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各方面的要求,要多种运动相互补充,尽可能的使学生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得到相应的促进和发展。运动量这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体的不同承受能力来设定,标准为使学生的身体能够感觉到一定程度的疲劳。如果运动量过低,学生的呼吸功能、血液系统功能、肌肉和骨骼都得不到相应的锻炼,如果过高,超出学生身体的负荷太多的话,就可能给学生的身体组织尤其是运动系统带来损伤,老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低年级的学生,身体的塑性很强,负荷能力小,相对来说是小学阶段身体是弱的,只能进行活动身体和

15、低强度的运动;中年级学生,身体有了一定的发展,生理发展有了相当的基础,可以进行一些中强度或少许高强度的运动;高年级的学生,身体完全可以承受剧烈和运动,少量的运动也根本无法达到锻练身体的目的,就更需要高强度的运动。完成了上述三个问题后,我们可以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训练。1、讲练结合法这个方法其实比较简单,即在教学体育技能的时候教师先进行必要的理论讲解,然后进行示范,在示范的同时再进行全面的理论和技巧的讲解,尤其是在学生动作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进行详细具体的剖析,有时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对相应的知识加深记忆,可以有意的安排这样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叫住“错误”

16、示范法。2、竞赛法这是一种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组织教学的方法,适用于一些技能提高课程。将一节课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让学生自主针对某一技能进行训练,后一部分组织学生就学习的技能进行比赛。在这种竞争的气氛中,学生常常能够保持积极的兴趣,主动地学习相应的技能,刻苦训练,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集体项目,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指定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训练,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3、游戏法这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很需要的方法,他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一种恰当的游戏,通过组织学生游戏来进行训练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训练学生的身体反应速度,就可以使用一种叫“抓小偷”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要根据其他人的行为快速的判断自己是不是“小偷”,迅速躲避“警察”的抓捕,他还可以进入其他的房子,让其他的学生当“小偷”,自己得到休息。在游戏中,学生不一定要了解这一节课所要训练的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