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66700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焊接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焊接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焊接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焊接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的基本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的基本知识()1、电孤的引燃方法手工电弧焊的引燃方法是采用接触法。具体应用时又可分为划擦法和 敲击法两种。划擦法引弧动作似划火柴,对初学者来说易于掌握,但 容易损坏焊件表面。敲击法引弧由于焊条端部与焊件接触时处于相对 静止的状态,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焊条粘住焊件。此时,只要将焊条 左右摆动几下就可以脱离焊件。2、运条电弧引燃后,迅速将焊条提起2 4毫米进行焊接,焊接时应有三个 基本动作:1)焊条中心向熔池逐渐送进,以维持一定的弧长,焊条的送进速度 应与焊条熔化的速度相同。否则会产生断弧或焊条与焊件粘连现象。2)焊条的横向摆动,以获得一定的焊缝宽度。3)焊条沿焊接方向逐渐移动,移动速度的快慢影

2、响焊缝的成型。3、手工电弧常用的运条方法:1)直线形运条法由于焊条不作横向摆动,电弧较稳定能获得较大的 熔深,但焊缝的宽度较窄。2)锯齿形运条法锯齿形运条法是焊条端部要作锯齿形摆动。并在两 边稍作停留(但要注意防止要边)以获得合适的熔宽。3)环形运条法环形运条法是焊条端部要作环形摆动。4、焊缝的起头和收尾1)焊缝的起头提问:为什么要把焊缝的起头和收尾拿出来单讲?焊缝的起头就是指开始焊接的部分,由于引弧后不可能迅速使这部分 金属温度升高。所以起点部分的熔深较浅,焊缝余高较高。为了减少 这种现象,可以采用较长的电弧对焊缝的起头处进行必要的预热,然 后适当地缩短电弧的长度再转入正常焊接。焊缝的收尾焊

3、缝的收尾时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形成弧坑,降低焊缝的强度,产生应力集中或裂纹。为了防止和减少弧坑的出现,焊接时通常采用 三种方法:划圈收弧法,适合于厚板焊接的收尾。反复断弧收尾法,适合于薄板和大电流焊接的收尾。回焊收弧法,适合于碱性焊条的收尾。(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也称焊接规范)。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通常包括焊条类型及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1、焊条直径的选择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尽可能地选用大直径的焊条,但是焊条直径大 往往会造成未焊透和焊缝成型不良。焊条直径的选择通常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考虑:1)焊件的厚度,厚度较大的焊件应选用较大直径的焊条。2)焊缝的位置,平焊

4、时应选用较大直径的焊条。立焊、横焊、仰焊 时为减小热输入,防止熔化金属下淌,应采用小直径焊条并配合小电 流焊接。3)焊接层数,多层焊时为保证根部焊透,第一层焊道应采用小直径 焊条焊接,以后各层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焊条焊接,以提高盛产率。4)接头形式,搭接接头、T形接头多用作非承载焊缝,为提高生产 效率应采用较大直径的焊条。2、焊接电流的选择增大焊接电流能提高生产效率。使熔深增大,但电流过大易造成焊缝 咬边和烧穿等缺陷,降低接头的机械性能。焊接时,焊接电流的选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根据焊条直径和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越大,焊件越厚,要求 焊接电流越大。平焊低碳钢时,焊接电流I单位A)与焊

5、条直径d(单 位mm)的关系式为:I = (35-55)d2)根据焊接位置的选择。在焊条直径一定的情况下平焊位置要比其 它位置焊接时选用的焊接电流大。提问:3、在一块10毫米厚低碳钢上,用直径为3.2毫米的焊条,焊 道平焊缝,应采用多大焊接电流?3、电弧电压的选择(电弧长度的选择)电弧电压的大小是由弧长来决定。电弧长则电压高,电弧短则电压低。 在焊接过程中应采用不超过焊条直径的短电弧。否则会出现电弧燃烧 不稳、保护不好,飞溅大,熔深小,还会使焊缝产生未焊透、咬边和 气孔等缺陷。4、焊接速度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称为焊接速度。焊接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将 影响焊缝的质量。焊接速度过快,熔池温度不够,

6、易造成未焊透、未 融合和焊缝过窄等现象。若焊接速度过慢,易造成焊缝过厚、过宽或 出现焊穿等现象。掌握合适的焊接速度有两个原则:一是保证焊透, 二是保证要求的焊缝尺寸。5、焊条角度的选择(三) 焊缝的接头形式、空间位置及坡口1、焊缝的接头形式手工电弧焊的接头形式有对接、搭接、角接和T形接四种。2、焊缝的空间位置按焊缝的空间位置不同可分为:(1) 平焊:水平面的焊接;如图6(a)所示。(2) 立焊:垂直平面,垂直方向上的焊接;如图6(b)所示。(3) 横焊:垂直平面,水平方向上的焊接;如图6(c)所示。(4) 仰焊:倒悬平面,水平方向上的焊接。如图6(d)所示。3、坡口对接接头是应用最多的接头形式

7、。当被焊工件较薄(板厚小于6毫米) 时,在焊接接头处只要留有一定间隙就能保证焊透。当焊件厚度大于6毫米时,为了保证能焊透按板厚的不同,需要在接头处开处一定形 状的坡。对接接头常见的坡形状如图7所示。(四) 常见的焊接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规范选择、焊前准备和操作不当,会产生各 种焊接缺陷,常见的有。1、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主要是指焊缝过高或过低、过宽或过窄及不平滑过渡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1) 焊接坡不合适。(2) 操作时运条不当。(3) 焊接电流不稳定。(4) 焊接速度不均匀。(5) 焊接电弧高低变化太大。2、咬边主要是指沿焊缝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产生的原因是:(1

8、) 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如电流过大、电弧过长。(2) 操作技术不正确,如焊条角度不对,运条不适当。3、夹渣主要是指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产生的原因是:(1) 焊接材料质量不好。(2) 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4、弧坑主要是指焊缝熄弧处地低洼部分。产生的原因是:操作时熄弧太快, 未反复向熄弧处补充填充金属。5、焊穿主要是指熔化金属自坡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产生的原因是:(1) 焊件装配不当,如坡尺寸不合要求,间隙过大。(2) 焊接电流太大。(3) 焊接速度太慢。(4) 操作技术不佳。6、气孔主要是指熔池中的气泡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产 生的原因是:(1) 焊件和焊接材料有油污、铁锈及其它氧化物。(2) 焊接区域保护不好。(3) 焊接电流过小,弧长过长,焊接速度过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