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66550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本章为矿压主要规律之一。介绍全部垮落法开采,回采工作面顶板下沉、断裂、移动规律,使学生建立顶板移动的空间概念。在基本假设的条件下,对顶板破坏进行定量分析。重点:顶板划分及其移动规律、工作面顶板来压产生及其过程。难点:顶板力学结构分析第一节 概 述本节介绍:工作面顶底板及其力学结构一、工作面顶底板的划分:1、顶板位于煤层上方的岩层。伪顶位于煤层与直接顶之间、厚度较小,随落煤而垮落的岩层(页岩、炭质页岩);直接顶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页岩、砂质页岩);老顶(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砂岩、砾岩、石灰岩)。三顶赋存状态对顶板管理

2、有直接影响。伪顶影响煤质,直接顶影响顶板管理,老顶影响来压。顶板划分主要依据岩性(强度、垮落性),与厚度关系不大(伪顶除外)。2、底板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泥岩、泥质页岩、砂页岩)(古土壤);老底直接底以下的岩层。直接底的强度对顶板管理形成影响。二、回采工作空间类型:回采工作空间类型依据开采方法不同而异。1、完整空间刀柱法;2、自弯曲空间顶板塑性,缓慢下沉闭合;3、充填空间充填法;4、垮落空间全部垮落法。三、顶板的工作结构:1、梁式结构顶板沿倾斜方向较长,变形相差不大,约束条件相同。故可将顶板视为沿走向的梁(组合梁)。按梁式结构承载、变形、破坏理论进行定量分析。(误

3、差较大)2、板式结构将顶板岩层视为一个板(多块板咬合),按板式结构的变形、强度分析。(计算较为复杂,误差小)目前,提出关键层理论,更加接近实际。无论何种结构,采用全部垮落法,其边界支撑条件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侧为固定支撑,另一侧为垮落矸石柔软支撑,从而使顶板的原有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形形色色的破坏类型。第二节 老顶岩层的力学分析本节介绍老顶的梁式、板式力学分析,了解老顶破坏机理及过程。一、老顶梁式结构分析:1、老顶的支撑条件:开切眼后,直接顶冒落依kP及冒落厚度有如下等式:1当全部充填满回采空间时: 此时,老顶受到冒落堆积矸石的支撑,老顶变形受阻,稳定性增强,对开采有利。全部充填满回采空间,要求冒

4、落直接顶厚度应满足 条件。若则2)当不能充填满回采空间时: 此时,老顶在回采空间上方悬露,似梁承受上覆岩层载荷,变形甚至断裂,为最不利情况。老顶变形无阻,发生断裂引起工作面来压的条件为 ,即直接顶冒落后不能充填满回采空间。2、老顶梁式结构力学分析:假设老顶为梁式结构,梁两端支撑条件为固定支撑,由结构力学知其内部各截面的剪应力、弯矩分布如图示:(剪力符号:截面左段向上为 +,反之为)(弯矩符号:截面处下凸时为 +,上凸为)最大剪力发生在梁的两端,最大弯矩也在梁的两端,次弯矩在梁的中央。1)剪力与弯矩分布:截面上剪力:当x=l、x=0时,剪应力最大。X=l/2时,剪应力为0。截面上弯矩: 当x=0

5、 , x=l 时,当x=l/2时,最大弯矩发生在梁的两端,次大弯矩在梁的中央。若为简支梁,则最大弯矩发生在梁的中央,此时。2)危险截面剪应力与拉应力:两端固支梁危险截面在两端,此时最大剪应力:最大拉应力:3、老顶岩层的极限跨距:极限跨距老顶岩层在无支撑条件下,所能悬露的最大跨度。1)按危险截面最大拉应力(弯矩)确定:两端固定梁:当 时,有 两端简支梁:当 时,有 可见,两端简支时极限跨距小。2)按危险截面最大剪应力(剪力)确定:两端固定梁:当 时,两端简支梁: 剪力分布与两端固定梁相同,由剪力确定的跨距相同。一般情况 ,故常用作为极限跨距。梁的极限跨距为: 固定梁: 简支梁:老顶的破断过程:达

6、到极限跨距时,固定梁两端由弯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岩层抗拉强度,两端先发生断裂,断裂后成为两端简支梁,由于简支梁极限跨距小于固定梁,而此时的跨距已超过简支梁的极限跨距,简支梁必然会在中间部位由于最大弯矩形成的拉应力作用而断裂。断裂岩层可发生垮落,也可由于岩块之间存在相互挤压力,而形成咬合结构,暂时平衡。实际中,由于岩层被裂隙切割,断裂部位有一定的随机性。4、q的确定:由于各岩层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岩层中存在强度较高的“关键层”可以传递、转移载荷,所以q不是上覆岩层的平均载荷。理论分析表明,从下向上第一个“关键层”以下岩层的载荷为q。1)组合梁理论:组合梁各分层变形形成曲率一致(否则会离层);组合梁整

7、体剪力、弯矩由各分层分担(总合相等);组合梁曲率半径较大。2)q计算公式:式中 各层岩层的弹性模量;n 岩层序号;各岩层厚度;各岩层容重。此公式需逐层计算,当时,则以作为作用于第一层岩层上的载荷。例:P81二、老顶板式结构分析: 工作面一层顶板一般长150200米,宽30米,厚24米,可视为薄板。1、板式结构边界支撑条件:P81图351)四面固支初采工作面2)三固一简一面为已采区(老塘)3)二固二简一面为已采区,一面为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推采中)4)一固三简三面临空(回采半岛区)2、板式结构体弯矩分布:1)Marcus简算法原理:将薄板分为若干横纵条梁,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求每一条梁弯矩,并考虑交

8、叉点挠度相等,确定板式结构体内弯矩分布。(挠度梁中性点最大垂直位移。沿梁各部位不同)2)板体内弯矩分布:P81图36规律:简支端边界无弯矩,固定端边界有弯矩; 固定端边界中间位置弯矩最大;固定端边界线(跨度)越大,弯矩越大;板四周支撑条件对板体内弯矩分布有直接影响;三面简支时,固定端弯矩最大;四面简支时,最大弯矩产生在板的中间。 凡弯矩最大的地方,易因弯矩产生的拉应力破断。3、板式结构破断过程:(以四面固定板为例)长端中央首裂、延展,改变了边界支撑条件,短端弯矩加大;短端中央断裂;四周断裂延展,在角端勾通,改固支为四周简支;四面简支板长轴中间弯矩最大,中间断裂,形成咬合结构或垮落。受裂隙影响,

9、板结构破断或垮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作业:按下述给定条件,计算最下岩层的极限跨距。岩层编号容重(kN/m3)层厚(m)弹性模量E(MN/m2)备注12332.5104第一层Rt=14MPaRS=33MPa22521.310432621.110442511.210452542.5104 第三节 直接顶的稳定性直接顶是工作面直接维护的顶板,其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回采空间的安全。影响直接顶状态好坏的原因主要有直接顶岩性、裂隙切割、老顶压力、支护压力等等。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多起因于直接顶或老顶通过直接顶起作用。根据顶板事故统计和顶板岩层结构及变形移动情况分析,直接顶的稳定性在顶板事故中至关重要,而直接顶脱离

10、老顶与之离层则是不稳定的先兆。顶板事故位置与原因分析表位 置原 因地点%事故类型%直接顶或老顶%上、下出口57.9推垮型71直接顶80放顶线19老顶20煤壁区14.7压垮型29直接顶21控顶区8.4老顶79 一、造成直接顶不稳定的原因:1、节理裂隙切割:使岩层整体性遭到破坏 一般用二节理间垂距的统计值描述节理发育程度节理间距(m) 3 13 0.41 0.10.4 0.1发育程度 极不发育 很不发育 软发育 发育 极发育由于裂隙切割,除减低整体强度外,还可出现镶嵌体当顶板变形位移下沉时,支护阻力不均衡。控制切割的直接顶板,则极易破裂。2、挠度大,离层:削弱各层间联系(连接力)直接顶岩性比老顶软

11、,易变形,挠度大,当下部直接顶岩层挠度大于老顶岩层时,直接顶将局部或全部与老顶失去联系出现离层。离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支架的初撑力小,不能限制直接顶的变形与过早离层。直接顶一旦离层,则提供了其可产生横向位移的条件。3、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撤离使直接顶稳定性周期性破坏:撤离支架直接顶冒落;撤柱时顶板中的游离巨石失稳;撤离支架,应力重新分布,直接顶自撑重力增加,易造成新的断裂。二、直接顶离层条件分析:1、无支架不离层条件:直接顶最大挠度老顶最大挠度直接顶最大挠度: 老顶最大挠度:有支架时直接顶不离层条件: 则有: 粗略讲:直接顶厚度小于等于老顶厚度时,易形成离层。2、有支架时直接顶不离层条件:由 有 第

12、四节 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老顶垮落后,其上覆岩层将依次发生断裂、离层和移动,其破坏移动的程度与开采形成的自由空间大小有关,一般讲,随时间的推移,上覆岩层移动将一直波及到地表。一、上复岩层的移动:1、沿层面垂直方向移动: 沿层面垂直方向移动状况:产生三带(竖三带)冒落带:(垮落带)分为不规则垮落带 规则垮落带裂隙带:冒落带之上,岩层间产生离层、拉伸裂隙。整体联系较好,范围广位移小,一般高1570m弯曲下沉带:岩层基本上不发生离层和断裂,而是大面积缓慢下沉。三带的形成基本上是由下向上逐层进行的。不同的岩性,对三带区域的影响也不同,如P98图3-22三带的高度除对顶板管理有指导意义外,对水体下

13、开采意义很大。顶板移动自工作面前方3040m开始,且水平移动较大,垂直移动较小,甚至垂直位移出现负值。在工作面后48m,垂直位移增加,位移速度下大上小,出现离层。断裂岩层受垮落矸石支护后,位移趋于缓和,位移速度下小上大,重新压合。倾斜煤层顶板移动基本沿层面法线方向2、沿推进方向移动状况:形成横三区:煤壁支护影响区壁支撑,垂直移动小,水平移动大 离层区垂直位移下大上小形成离层。 重新压实区垂直位移下小上大,重新压实。三区中以离层区岩层移动程度剧烈,其工作特点,对工作面顶板推护影响极大,该区断裂岩层形成咬合的平衡结构,可减轻工作面压力,平衡结构失稳,工作面将承受大型压力作用。小结:岩层移动由下而上形成三带,直至地表(冒落、 裂隙 弯曲下沉);在工作面附近,顶板形成三区(煤壁支撑影响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顶板移动在工作面前方30-40m开始(水平为主、垂直为小);顶板(移动轨迹)位移基本垂直层面;移动影响范围,由下向上逐渐扩大,形状由方到圆。第五节 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平衡结构长壁面回采,支架所受载荷远远小于上复岩层的重力。为什么?一、几种假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