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66503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内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与火场逃生原则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安教育:承新 班级:14级教育学班 学号:1404010102校园火灾事故发生的成因和预防的措施以及火场逃生原那么分析一、校园火灾事故发生主要原因如下:一、私自乱拉电源线路二、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杯、热得快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引发火灾。三、使用电器无人看管,人走不断电四、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引起火灾五、用电线路短路引发火灾六、电器自燃引发火灾电视机、饮水机、电脑、空调机等电器自燃引发火灾,绝大多数是因为通电时间长,引起电器部变压器发热、短路起火。如使用交直流两

2、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而不切断电源,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关的仅是直流而已,长时间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使变压器的绝缘下减,变压器聚热引起燃烧七、实验室用电设备引发火灾实验室使用风干机、烤箱、电炉等大功率电器较多,是导致实验室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人员伤亡大、难于扑救,历来是高校的防火重点部位。八、电器照明或取暖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九、使用假、冒、伪、劣及不合格电器引发火灾。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容易引起燃烧。二、校园火宅事故预防措施: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平安无小事,生命最珍贵

3、,警钟要长鸣。在我们生活的校园,每一个不平安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可能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平安。“关注平安,关爱生命应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从身边点滴的平安小事做起,自觉做到:一、不乱接电源,防止由乱接电源使电流过载导致的火灾。二、严禁使用破损的插头、插座等接线板,不购置和使用质量低劣的电器产品,一定要选用有国家认证标志的合格电器产品。三、不使用老化、接头处无绝缘胶布包扎的电线,不使用无插头的接线。四、不私自安装床头灯、台灯,不要将台灯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等易燃物,保持平安距离,不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白炽灯泡。五、不违章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炒锅、电饭锅等电热器具。

4、六、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节约能源,消除隐患。三、火灾逃生原那么一确保平安,迅速撤离,顾全大局,救助结合。确保平安,迅速撤离是指被火灾围困的人员或灭火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撤离火灾危险区。一个人的正确行为,能够带动更多人的跟随,就会防止一大批人的伤亡。不要因抢救个人贵重物品或钱财、存折而贻误逃生良机。这里需强调的是,如果逃生的通道均被封死时,在无任平安保障的情况下,不要急于采取过急的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二顾全大局,救助结合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当被困人员较多,特别是有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在场时,要主动积极帮助他们首先逃离危险区,有秩序地进

5、展疏散。自救与消除险情相结合。火场是千变万化的,如不扑灭火灾,不及时消除险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财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能力和条件可能时,要发扬自我牺牲精神,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奋不顾身地消除险情,延缓灾害发生的时间。三当逃生的途径被火灾封死后,要注意保护自己,等待救援人员开辟通道,逃离火灾危险区。有两种方式可根据当时情况采用:1、自救2、互救自救1迅速撤离到平安地点。撤离时关闭房间里的门窗,这样可以控制火势开展,延长逃生的时间。逃离时所经过的通道已经有了烟雾时,要用毛巾最好是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子,低身匍匐前进。烟是造成人窒息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机构曾对393起建筑火灾中死亡

6、的1464人做过统计分析,其中,由于吸入烟雾缺氧窒息死亡的有1062人,占死亡总数的70%左右。因此,在逃离火场时,一定要避开浓烟的威肋。2利用现有救生器才逃生。一般大型商场或高级宾馆大多安装有救生袋、缓降器等自救器材,在处于火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它们进展逃生。3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逃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口、楼顶、落水管、避雷线以及晾衣竹杆逃生。当然,这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的。逃生时,除了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根据个人自身的能力,在本身能力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冒然行事。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条件逃生。衣裤是逃生时最方便利用的

7、物品。火场上如果楼梯已开场着火燃烧,但尚未烧断,在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以将衣裳裤用水浸湿,披在身上,从楼上迅速冲下。互救互救是指在火灾事故中表现舍己救人,以帮助他人为行为目的。如一家发生火灾时,周围的邻居跑来帮助灭火,在火场上协助救人等,当一人家有难时,旁人伸出援助的手去帮助,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1自发性互救自发性互救是指在火灾现场,在无组织无领导的情况下,群众所采取的一种自觉自愿的救助行为。如当火灾发生时高喊着火了!或敲门向左邻右舍报警。当周围的邻舍听到着火的消息后,年轻力壮和有行为能力的人都会纷纷跑来救火和帮助年老体弱、妇女和儿童逃离火场。2有组织的互救有组织的互救是指在火灾初期,消防人员尚未到达火场之前,由起火单位的干部和职工组织起来的互救行为。表现为火灾发生时利用喊话、播送通知、引导被火围困人员逃离险境。当疏散通道被烟火封锁时,协助架设梯子、抛绳子、递竹杆等帮助被困人员逃生。有时候还能在楼下拉起救生网、放置软体物质,救助从楼上往下跳的人员。在配置有一般消防器材的建筑物火灾中,还会出现群众利用建筑物的水带、水枪为被围人员开避通道,帮助迅速逃离火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