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66296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浮力计算题分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浮力的计算1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环节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环节B和 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环节A和 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有关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液体的密度/(cm3)排开液体的体积v/3物体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浮力F/N10.850700

2、.30.4021.05070.00.501250070.100.6041060840.40.05.070.980.7(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处的数据应为 (2)分析对比第1、2和3次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似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 .(3)分析对比第 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似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 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重

3、力与 成正比,进一步分析解决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量27 N,把它所有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_N,物体的体积为_3(g取10Ng)、一种体积为1dm3的空心铜球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放在空气中称时的,已知铜=9.0103g/m。(取g=10N/g)求:()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铜球的重力是多少? ()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二、不用天平测密度5.小明家中装修留下了某些大小不一的玻璃板。小明想要测出玻璃板的密度,于是她把一块厚玻璃板用细线系着挂

4、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浸没水里,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则玻璃板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玻璃板的密度为 g/m。6、有一种木块,把它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了10g水,木块有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是_,该木块的密度是_kg/m。(取g=1N/kg)、如图所示,把一种小球分别放入盛满酒精和水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酒精质量是.4kg,乙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kg,则小球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 N;小球质量是_k;小球的体积是 m3;小球密度是 kgm3。(酒精083g/m3) 8(运用浮力测密度)某同窗运用一只弹

5、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出了一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措施如下:()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记为G;(2)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记为;运用测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小石块的密度= (水的密度用水表达)。水酒精9.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 kg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3 kg/m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的关系为p水 p酒 (填“不小于”、“等于”、“于”)。10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

6、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g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11.小明有一正立方体金属块,她想懂得该金属块的密度,于是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密度约为:( ). 2.7103/m .3.13/m3C. 3.5103/ D. 4413/m312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种重为43N的空心铜球,所有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m.(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3.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

7、是V1,如图158()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正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 (a) () (c)14小亮想测出小木块(密度比水的小,表面经解决后不吸水)的密度除了此木块,教师还给她提供了如下器材:与木块体积相似的铜块,足够大的量筒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水).请你仅运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测量这个木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规定:(1)写出实验环节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木块密度的数学体现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达).5. 一软木塞的质量为0.1公斤,浮在水面上,只有四分之一没在水中,木塞还可载多少

8、公斤的砝码,木塞正好没在水中()A、001 B、0.02C、.3D、0.0416小吴同窗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对的的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17. 如图所示, 一种物体浮在液面上,它露出液面的体积为V1,液面下的体积为V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比为( )18、一正方形木块,当它浮在水面时有35的体积浸在水中,

9、当它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则有23体积浸在液体里,求这种液体的密度。19、水面上浮着一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是23,则此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是_;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内的体积之比是13那么这种液体和水的密度之比是_。三、浮沉条件的判断2. 有一种重为 5N 、体积为003的物体。问: 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多大?.将重为4.N、体积为0.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有一种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10、() AB.NC.1N.123如图所示,将一重为1N,体积为的蜡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酒精中,则蜡块受到的浮力是_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0N/,)。、有一种物体重50牛顿,体积为510-3米3,把它放进盐水中,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等于_。(盐水=113公斤/米3) 25体积是50c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酒0.103kg/m3)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10kg

11、,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悬浮,1010g/m B.漂浮,0.9510k/C.下沉,1.2g/m 漂浮,0.9010g/m27、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也许的是(酒精.81g/3) ( ) 11.85 .A水D2酒精B四.冰在水面上液面上升、下降的判断28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物块,放盛有水的水槽内,待物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 水面6m.求:(1)物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2)取出物块,把一冰块放入水中,冰块也漂浮在水面上,待冰块所有熔化后,水面高度会发生如何的变化?阐明理由29如图1514中,容器

12、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 ()0.一块冰内具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水=013k/m3)1、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9103公斤/米,浓盐水密度是1.113公斤/米)如果冰块所有熔解后,液面将 ( ) A、不变 B、上升 、下降 、无法判断 五.测液体密度-比重计4cm10cm图273.如图27所示,小阳同窗制作了一支密度计,密度计的上部是一种用来标刻度的圆柱形玻璃管,长为10m,横截面积为,管下部分尚有一种玻璃泡。整个玻璃管、玻璃泡的质量共.4。小阳同窗在玻璃泡中装进m3的水银后,请实验室教师用酒精喷灯封闭玻璃管,当把它插进水中时,水面距上端4cm。请你协助小阳同窗推算出:(1)整个密度计的体积;(2)密度计上部玻璃管所能标出的最大密度值。(水银的密度为16km3)(成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33.科技小组的同窗们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某些细沙后,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