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笔记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66177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概论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学概论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学概论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学概论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学概论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学概论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概论笔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如何培肥地力?(原则+方法)原则:&生物养出与人工施肥相结合;b,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C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 相结合;d化学氮磷钾肥相结合。方法:种肥;基肥;追肥2复种条件?(积温+降水+地力+人力资源状况)3作物种植技术4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了哪些作物?(作物概念+作物分类)5农学的特征a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b综合性强c农学与基础科学相渗透d农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e农业手段日益现代化6农业的发展历程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回归型农业,替代型农业),持续农业与 农村发展第一章农业和农学的概念一农业:依据农业生活的机能,通过人类调控其生长发育,为人类提供所需产品的部门。分 类:

2、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加工业农业生物:动,植,微生物1种植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生产的连续性: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产:生产资料的来源;工业原料的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二.农学:研究与农作 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1实践性与应用性2综合性3农学和农业基础相渗透4农业实验手段日益现代化三农业发展简史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回归型,替代型):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第二章耕作制度泄义:在一泄的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一个地区或农业企业为了 土地持续高产髙效,所采取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地养护制度和农作物经营等 综合农业技术信息。第一节种植制度一. 作物布局

3、:一个区域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1原则:a满足社会需求是前提(自给性需求,市场性需求,国家性需求)b作物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c社会经济条件是保障二. 种植模式单作-一熟型:单作多熟型:多作一熟型:多作多熟型复种指数二(全年播种/收获面积)/耕地面积积温4000 一年一熟:4000 5500 一年两熟;5500 年三熟降水量800mm 一年一熟:800-1200 一年两熟:1200 一年三熟种植体制:根据作物对地力的影响、作物和作物之间的协调关系,作物对生态环境的适 应能力以及有利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原则制左的能体现作物布局总体要求与种植模式特色的 作物种植顺序耳朵储配。1轮作:在

4、同快土地上不同年季之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或轮换使用不同种植 模式的轮换方式。合理轮作的优点:可以协调和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改善土壤理化状况,调节和提髙 土壤肥力:有效减轻病虫草害: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髙农业效益。2连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连续使用同一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方法。3轮连作第二节养地制度一、土壤耕作1原则:注重土壤条件的改善:根据土壤特性经行合理耕作:耕地要与气象条件相适应:土壤 耕作应与生产因子相结合。2 土壤耕作措施基本:翻地:全翻垄、半翻垄、分层翻垄:深松;旋耕。表土耕作措施:耙 地:務地、糠地、盖地、擦地:镇压:中耕:培土。二、农田培肥1原则

5、:&生物养出与人工施吧相结合;b,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C保证重点与兼顾一 般相结合;d化学氮磷钾肥相结合。2方法:种肥;基肥;追肥3施吧量的确定:测土配方施吧:目标产量法第三节农作经营制度一泄义:农产在顺应自然 和生物规律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根据自己的目标,专长和资源 状况对家庭各种生产活动 进行合理的相对稳左的安排,以获得最大利润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规模和组织管理体系的 总称。二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地域差异与区域专门化形成的基础:自然条件的优 劣影响区域农业的类型:自然灾害对土地不合理利用的制约。2经济因素:比较利益原则:投入一产出原则:规模经济原则:综合经营原则:

6、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农业政策4农业科技5交通运输原则。6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三农作物经营制度的模式1主导产业带动型2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型3营销企业带动型4中介服务组织带动型5市场带动型6科技带动型第三章作物生产技术第一节作物及其分类一作物的概念:作物是指人类从野生植物中经过长期选择和培育而成的栽培植物。二作物的起源1中国中西部136种:黍,粟,稷,红小豆,大麦2印度古印度117种:甘蔗,芝麻,水稻3中亚及天山以西44种:小麦,豌豆,亚麻,蚕豆4西亚近东83种:苜蓿5地中海84种6埃塞俄比亚北非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拉丁美洲:玉米8巴西南美洲:海浹,花生:三作物的分类1按植物学划分(1)谷类

7、作物(2)豆类作物:大豆,豌豆,蚕豆(巢菜属),菜豆,绿豆(菜属)(3)薯类作物:芋头,山药,马铃薯(4)油料作物:花生,向口葵(菊科),油菜,芝麻,崑麻(5)纤维作物:棉花,亚麻(6)糖料作物:甜菜(饲用甜菜),甘蔗(7)特用作物:烟草,茶叶,桑树,咖啡(8)牧草作物:黑麦,三叶草,苜蓿(9)绿肥作物(10)药用作物:人参,当归,板蓝根(林下经济)2按生物学特性划分(1)温度:喜温,喜凉(土豆,小麦,甜菜)(2)光照强度:阳性,阴性,(3)光周期(口照时数):长口照(14h),中口照(12h),短口照(10h)(4)二氧化碳同化路径:C3 C4 (北方)C02补偿点一-C02饱和点3按用途划

8、分(1)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科作物,薯(芋)类作物(2)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特用作物(3)牧草作物:用作饲料(4)绿肥作物:易于分解培肥地力的方法:秸秆还田,翻压绿肥(5)药用作物:人参(长白山),枸杞(宁夏) 第二节作物生产技术 一播前技术1品种选择2种子清选3种子处理:晒种种子消毒:石灰水浸种,药剂拌种,种子包衣,药剂浸 种,硫酸浸种催芽(多用于水稻)二播种技术1确定播种期2播种量二粒重*密度3播种方式:撒播,条播,点播(穴播),精量点播4播种深度:小粒(l-2cm),人粒(3-5cm)5镇压三田间管理1封闭除草:播后苗前2中耕:深松,培土3追肥:固体,尿素叶面追肥(

9、液体)4植保:防病,防虫四收获1收获期2收获方式:分段收割(割晒,拾禾),直接收割3收割方法:刈割法,挖掘法,摘取法五储藏1水分:防霉变2防鼠防虫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第一节系统的概念一、系统的定义系统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次提出的,他给系统下的定义是 “相互联系诸要素的综合体”,这个定义还不够准确,后來,我国学者钱学森给系统 卜了确切的定义:?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即为系统。由此可见,构成系统的条件有三个:1、构成系统的组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2、组分间是有联系的,即组分间有偶联关系;3、以整体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二、系统的性质1、系

10、统结构的有序性:即凡是一个系统它的结构都是有序的,主要表现以下三个 方面:(1)无论系统大小,都有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是人为划定 的。如一个动物的边界是自然形成的,而一个行政区的边界则是人为划定的。(2) 由两个以上的组分构成,组分内部关系比组分间关系更密切,这是系统的水平分 离特征。(3) 构成系统的各个组分本身可自成系统,每个组分都是大系统的子系统,表现出系 统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是系统的垂直分离特征。2、系统的整体性(1) 构成系统的各个组分有一定的量比关系,量比关系改变,系统也就变了(2) 构成系统的各个组分是相互依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组分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其 他组分的改变

11、,最终影响系统整体也相应地变化。(3) 构成系统的各个组分间有分工合作,使其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 能,表现出系统的目的性。3、系统的整合性系统的整体功能人于各组分功能之和,这一特性即为系统的整合 性。DW pi ( i二 1 , 2, 3)第二节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群落内部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 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 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这个整体就叫生态系统。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知道,生态系统与一般系统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生态系统有生命成 分的存在,生物不可能离开特定的坏境,生物与环

12、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坏,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整体,所以坦斯莱把生态系统简写 成:生态系统二生物系统+坏境系统。任何一个生物加上环境就是生态系统,如一座山、一条河、一片森林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人 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与地球坏境的总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位坏境组分非生命成分)生 库 态 系 统生物组分(生命成分)可见光:生理效应辐射能红外线:热效应紫外线:生物效应水体:生物的组成 部分:推动携带作用气体:co:、0:、皿生物体的 组成部分;影响代谢土体:植物生长基质;栖息场 所:储存库:原料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固定 消费者:异养型生物,转化 分解者

13、:微生物,分解注:消费者:草食动物、肉仓动物、腐食生物、腐生生物、寄生生物、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1、组分区别,一般系统由无生命成分构成,而生态系统除包括无生命成分夕卜,还 包括有生命成分。2、生态系统具地域性和空间结构,而一般系统没有。3、生态系统的时间特性,由 于生物有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所以生态系统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不同的结 构,呈现出时间特性。4、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是其基本功能,这个功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 三大功能类群的参与来完成的,而一般系统则是由各个元件来完成的。5、生态系统是一动态平衡,而一般系统是相对静止的。6、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程度 不同的开放系统,而

14、一般系统则基本封闭的。四、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按坏境分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草原 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草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流动水体:河流生态系统淡水 生态系统水库生态系静止水体池塘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岸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浅海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河I I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的类型按人类的干预程度分,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 态系统。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坏境之间、以及生 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人类的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自

15、然坏境:继承于自然生态系统坏境组分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或叫农用生物,物种多样性少,生物的生物组分抗逆性降低。(生命成分)人是其中的最大消费者。(非生命成分)人工环境:人类采取各种措施创造的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是指农业生物的组成及比例和它们在空间 到时间上配置方式与相结合的规律,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坏的途径。1、坏境和物种结构坏境不同,在环境中生存的物种也没,且与之相伴生的物种也不同,即有什么样 的坏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物种,2、空间结构经纬度:带状分布水平结构社会因素:同心圆式分布 空间非地带性因素:镶嵌式分布结构垂直结构同心圆式分布示意图3、时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结构。4、营养结构一仗物链结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衣物营养关系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农业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