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66040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一、分析症结找准病因 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外界媒体的毒害。受“学习无用论”、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干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观念不正确。同时,许多不规范的网吧、游戏厅等允许未成年人自由出入,学生常因玩网络游戏等分散学习精力,逐渐成为学困生。 2.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影响。瑞金市近65%的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由文化水平低的爷爷奶奶抚养,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缺乏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 3.不恰当的学校教育影响。很多学校依然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较差的学生被教师责罚,引发紧张的师生关系。有些农村学校

2、的音乐、体育、美术、综合与实践等课程得不到正常开展,学生精神生活不充实。 4.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多数学困生是从学习无兴趣开始的,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自制力较差,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5.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力存在极大差异,每个班级中总存在部分学科低能儿,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异。 二、探寻策略转化学困生 根据班内学困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学生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导之以行的基本策略。当孩子学习落后时,耐心进行针对性辅导;当学生犯错误时,用宽容心去包容,讲究方法和尺度,压住恨铁不成钢的火气,容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复。如学困生张东,性格孤僻,从不与班上的同学交往。对此,笔者主动和他交朋友,聊学习,聊日常,使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时,笔者经常与张东家长联系,向其灌输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使他尽可能给张东多一点温暖,多一些鼓励。在与家长长期的交流合作中,张东进步很大。 2.坚持正面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方法。罗小勇同学曾多次逃课上网,常被家长体罚。一天,他再次逃课,笔者与其父亲在网吧找到他。当时,他正和网友们“厮杀”,玩得非常高兴。后来看见我们,就马上出来了

4、。家长一见到他就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他捂着脸,朝父亲吼着:“只准你天天在家玩游戏,凭什么我不能?!”这时才知道罗小勇一直反复戒不掉网瘾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之后,与该家长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向他说明体罚并不能改正孩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并着重分析他玩游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正面引导。教师在进行正面教育启发时,要坚持因人而异、深入细致地说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与事,做以小见大的启导,寓正面教育与知识教学于各类活动之中。 3.扬长避短,激发认识自我是转化学困生的突破手段。学困生非样样都差,差是相对的,会在一定情况下转变。教师要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与鼓励。如笔者班的马健同学

5、,学习较差,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他非常的苦恼。于是给他制订过学习计划,也请班上同学“一对一帮扶”,可效果不明显。经过观察,发现他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于是在班上多次表扬,并让他担任劳动委员。此后,班级卫生区域比以前干净,多次受校长和老师的表扬。他感到被重用的喜悦,逐渐改掉了以前不爱学习的毛病,并主动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4.建立学困生档案,实行跟踪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好措施。对学困生应密切注视他们的变化,适时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实施跟踪教育,建立学困生的教育档案,将学困生的思想、家庭等各个方面情况记录在档。根据材料分析学困生的原因,变化的趋向,寻找有效的教育措施。 5.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好机制。学校应定期召开特殊小型座谈会,请结伙的学困生以及他们的家长与学校领导、教师座谈,使家长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保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发挥了群体的督促和教育的力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学困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了解了自己的强项与弱势,就会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生”。endpri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