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660309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山伯与祝英台年级:八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赏识综合课教学内容:1、赏识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材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家喻户晓的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引得很多人为之倾倒, 为之着迷。这首作品的内容是源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动人的音乐是来自中国戏曲越剧的素材,承受西洋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式的构造。这首乐曲作品篇幅较大,整体倾听一遍需要 27 分钟,假设每一主题都来赏识,那么一节课、甚至两节课的时间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学生在长时间的倾听中会产 生审美疲乏,也不会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所设计的这节课,从“爱情”“楼台相见”“英台抗婚”这三个主题音乐入手,让学生通过赏识,找出作品中“中西合璧”的具体

2、表达,从而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这部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探究兴趣。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宠爱上音乐课,但是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宠爱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多让他们倾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倾听的根底上加强音乐学问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教学目标:1、通过倾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爱情”“楼台相见”“英台抗婚”的主题,体会音乐美感,激发学生对这部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探究兴趣。2、通过倾听、演唱、比照赏识、参与体验等方法,深入音乐内部,分析乐曲的主题,并能哼唱、记忆主题。3、通过赏识分析,觉察作品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感受作品交响民族化的特点,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3、作曲家及曲式构造等相关学问。教学重难点:1、能够让学生通过赏识作品,探究觉察作品中“中西合璧”之美。2、深入音乐内部理解和感受音乐独特的表述方法。3、能够准确哼唱并记忆主题。学法:运用倾听、演唱、声势、探究、练习法。教法:讲授、示范、比照、引导、体验感受、合作表现。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教师用长笛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引子局部。师:请同学们听听教师演奏的这首曲子,你们之前听到过吗?你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吗?2、揭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简介作品。师:刚刚教师演奏的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引子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们国家一个古老、凄美的爱情故事。设计意图:直奔主题,教师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本节

4、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教师用长笛演奏梁祝的引子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分段赏析一赏识“爱情主题”乐段1、倾听教师范唱参加歌词的“爱情主题”乐段,让学生体验作品。师:很多音乐家以不同的表现风格和形式来呈现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特别是“爱情出题”这一乐段,你们知道是怎样演唱的吗?请听教师来唱一唱。2、出示歌词,学唱“爱情主题”乐段。3、比照感受越剧唱腔的魅力,并学习演唱。师:我们刚刚演唱的最终一句“英”一字多音,你感觉像是在仿照演唱什么呢?唱戏曲师:这首歌曲就是以越剧唱腔为素材编创的。在我们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 比方我们四川就有川剧,“越剧”就是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比方最终

5、这一句的“英”字的一字多音,就更能表达越剧的韵味。师:接下来,我们再带着越剧韵味一起来演唱一遍乐曲的最终一句。4、倾听交响乐版的“爱情主题”乐段,辨听主奏乐器。师:请同学们赏识由交响乐团演奏的“爱情主题”乐段,你能听辨出这段乐曲是由哪件乐器主奏的吗?小提琴师:你觉得小提琴和我国哪件民族乐器的音色相像?二胡 5、总结“爱情主题”乐段中的“中西合璧”。师:越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就是二胡,然而西洋乐器小提琴正是借鉴了二胡的演奏技巧, 运用了小提琴自身的音色特点委婉动听、且富有浓浓的越剧韵味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也就表达了“中西合璧”。中西合璧主题爱情主题“中”越剧的音调“西”西洋乐器“小提琴”设计意图

6、:参加歌词演唱“爱情主题”乐段,更能够让学生理解乐曲参加了越剧的唱腔音调,再由小提琴仿照二胡的音色,也更简洁让学生理解乐曲“中西合璧”的表现形式。二赏识“楼台相见”乐段1、观看越剧“楼台相见”视频,你能体会到“梁祝”二人怎么样的情感?说这段戏剧表现了“梁祝”二人怎样的情感?师:假设说“爱情主题”中我们只是感受到了一丝越剧的韵味,那么在“楼台相见”中我们将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越剧音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越剧“楼台相见”,看完后说难舍难分2、倾听交响乐版的“楼台相见”乐段,辨听主奏乐器。师:请同学们赏识由交响乐团演奏的“楼台相见”乐段,听听作曲家主要是运用了哪种乐器描绘出“梁祝”二人的这种难舍难分音乐

7、形象的?小提琴和长笛3、总结“楼台相见”乐段中的“中西合璧”。师:在音乐的进展中我们觉察小提琴和长笛各担当了一条主旋律,利用不同的音色分别代表两种音乐形象,时分时合、交织在一起,将祝英台和梁山伯在楼台相见中互诉衷肠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旋律同时进展的音乐就叫复调音乐。属于西洋音乐的作曲手法之一。中西合璧主题楼台相见“中”越剧的音调“西”“复调”作曲手法4、师生合作完成演唱“楼台相见”乐段的旋律。师: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合作演唱“楼台相见”乐段的旋律,请你们演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我来演唱长笛演奏的旋律,通过我们的合作演唱来感受一下复调音乐。设计意图:观看越剧“楼台

8、相见”选段,让学生通过歌词与画面的赏识,更简洁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的难舍难分。在观看之后再来分析音乐是通过复调的作曲手法来呈现两人的难舍难分,进一步总结出这段主题的“中西合璧”。三赏识“英台抗婚”乐段1、倾听“逼婚”片段,体会“封建势力”音乐形象。师:“爱情主题”细腻委婉,“楼台相见”如泣如诉,下面我们来倾听这段音乐,比照跟之前的两段音乐主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音乐心情更剧烈,音色消沉浑厚,力度气概磅礴 师:这就是一个封建势力的音乐形象在向英台逼婚。2、出示旋律,学唱“封建势力”形象的乐段。3、在休止符处参加拍腿动作,以加强演唱的力度与气概。师:我觉得封建势力的气概还不够严峻凶暴,你们还有没有

9、更好的动作来表达封建势力的严峻、凶暴。4、倾听“抗婚”片段,体会“英台抗婚”音乐形象。师:在这样严峻的逼婚状况下,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祝英台又是怎么抗婚的?剧烈的、焦急的、挣扎的音乐形象5、出示旋律,找出典型节奏,并学唱“英台抗婚”形象的乐段。师:假设说封建势力的残暴主要是乐器的音色、演奏力度带给我们的,那么祝英台的抵抗主要是典型的节奏带给我们的,你能听出这段旋律的典型节奏吗?切分节奏师:假设我们不用切分节奏,换成另一种节奏,请同学们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 1=G2/4、 2 235 | 2 235 | 6 672 | 6 67 | 2 3 2 3 |7 73 | 2 3 2 3 .、.、 . 、

10、 235 | 235 | 672 | 67 | 2 3 2 3 |73 | 2 3 2 3 6、完整倾听“英台抗婚”乐段,区分“逼婚”与“抗婚”的形象。主题英台抗婚“中”鲜亮的人物形象“西”管弦乐的交响效果师:请你为“英台”设计一个简洁动作,表现出她焦急与挣扎的心情。中西合璧设计意图:通过比照倾听、哼唱主题、声势等方式,感受不同的力度、不同的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音乐,联想为比较具体的音乐人物形象。三、拓展赏识完整赏识一赏识交响乐团演奏的梁祝视频。师:请同学们接下来赏识交响乐团演奏的梁祝视频,边赏识边回忆本课学习的重点学问,以及作曲家、作品以及重要主题乐段的简介

11、。视频字幕:1、简介曲作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曲:陈钢、何占豪。陈刚,作曲家,上海人。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10 岁师从伐勒学习钢琴,20 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何占豪,作曲家,浙江人。17 岁考入省文工团,后改学二胡。24 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班,后转入作曲系学作曲。期间与陈钢合作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两位作者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究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奇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创作了这部小提琴协奏曲2、简介作品。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展了生气的控诉与

12、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怜悯。这部交响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与成功的尝试,在国内外演出中均受到喧闹的欢送与好评,被我国听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3、简介重要乐段。 “英台抗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开放部的一局部,铜管乐器、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大管演奏出了一段严峻、压抑的音乐,表现了凶暴、残忍的封建势力形象。 抗婚主题描述了英台的哀思与惊惶。刻画了祝英台誓死要与封建势力抗争的形象。该段音乐塑造了一种猛烈比照的戏剧性冲突形象。 “楼台相见”承受了小提琴与长笛奏出对答的旋律。它们时分时合,那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二人互表衷肠及其哀痛、愤懑的心

13、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哭灵、控诉、投坟这段音乐,变化运用了京剧摇板和越剧嚣板中紧拉慢唱的手法, 加上急促担忧的鼓声,形象的渲染了祝英台哭天喊地、哀思欲绝的心情。同时也是对祝英台坚贞不屈精神的讴歌。在开放部的最终,小提琴单独奏出一句极为高亢的旋律,如同祝英台撕心裂肺的哭喊、控诉封建礼教所酿成的人间悲剧。接着,锣鼓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乐曲到达高潮。 “化蝶”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再现部,由竖琴和长笛再现引子的局部旋律,呈现出仙境般的迷人景象。仿佛示意梁祝虽然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死去,却化成一对彩蝶在万花丛中比翼双飞、翩翩起舞。他们在天上活着,在人们的心中活着。随着铜管乐器的参加,音乐又进入一个高潮,表现出

14、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抵抗精神得到了人们的怜悯和支持,他们的故事将永久被人们传颂。设计意图:首先,由于课堂内容较多,教学时间有限,作者介绍及其他主题乐段的学习就无法在教学环节中呈现;其次,选用字幕的形式与交响乐团现场演奏的视频同时播放,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最终,让学生在分段赏析完三个主要的主题乐段之后,有一个完整性的赏识。四、总结师:五十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制造了很多的辉煌成就,我想,这只“琴弦上的蝴蝶”之所以能够如此绚丽不朽,不仅仅是它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更由于它彰显了人类共同永恒的话题:真爱与人性!西方人称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更胜一筹,由于我们在死亡的悲剧后面多了一个奇特的化蝶。表达了人们对奇特抱负的向往和向往,让我们诚意地祝福这只“中西合璧”的彩蝶越飞越高,让我们伴随着“化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