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65686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局一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指引(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1、混凝土结构 1.1.1截面尺寸(墙、柱)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示意图评定标准国标【+8,5】mm;长城杯【+3,3】mm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测量方法(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2)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

2、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1.2截面尺寸(楼板厚度)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示意图评定标准国标【+8,5】mm;长城杯【+3,3】mm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钢卷尺(破损法)测量方法(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

3、),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1.3截面尺寸(楼梯踏步板)指标说明反映楼梯踏步板高度、宽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的偏差。示意图评定标准国标【+8,5】mm;长城杯【+3,3】mm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测量方法(1) 选取同一跑楼梯踏步板作为 1 个实测区。(2)每个实测区选择梯跑的首、尾及中间位置选取 3 个踏步,分别测量踏步板的高度和宽度各 1 次,选取高度、宽度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

4、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2.1 表面平整度(墙、柱)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示意图评定标准国标【+8,0】mm;长城杯【+3,0】mm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测量方法(1)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2) 当墙长度3.6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 ,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4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 4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

5、合格率的 4 个计算点。(3)当所选墙长度3.6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 4 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十字交叉放靠尺测量 2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 6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6 个计算点。(4)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2.2 表面平整度(楼板)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表面平整程度。示意图评定标准国标【+8,0】mm;长城杯【+3,0】mm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测量方法(1)同一跨板作为

6、1 个实测区。(2)当板跨度3.6 米时,同一跨板 4 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4 次表面平整度。这 4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4 个计算点。(3)当板跨度3.6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 4 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板跨中间十字交叉放靠尺测量 2 次表面平整度。这 6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6 个计算点。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3 垂直度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程度。示意图评定标准层高5m 时,国标

7、【+8,0】mm; 长城杯【+5,0】mm层高5m 时,国标【+10,0】mm; 长城杯【+8,0】mm测量工具经纬仪、吊线、2 米靠尺测量方法(1)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2)当墙长3.6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3)当墙长3.6 米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增测 1 次垂直度。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4)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

8、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 1 次垂直度。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4 顶板水平度极差指标说明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示意图评定标准参照国标【+15,0】mm;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 5 米钢卷尺(或2 米靠尺、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 1 个实测区。(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

9、050cm 处位置选取 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 1 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 5 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5mm 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 时,5 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 0 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20mm 时,5 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1.5 门窗洞口尺寸指标说明反映剪力墙上预留门窗洞口施工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的偏差。示意图评定标准长城杯高、宽【+5,0】mm;对角线【+6,0】mm测量工具5

10、m 钢卷尺测量方法(1)剪力墙上同一门或窗洞口作为 1 个实测区。(2)结构模板拆除后进行测量,门窗洞口对角线测量 2 次,砼结构边对边,各测量 1 次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门和落地窗,洞口高度可从 50 线或 1 米线起测,与换算后的设计图纸尺寸比较偏差)。(3)数据记录原则:取对角线及高度或宽度的 4 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1.41.6 房间开间/进深指标说明反映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示意图评定标准万科【+10,10】mm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测量方法

11、(1)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 1 个实测区。(2)当开间(进深)3.6 米时,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10mm 时合格;10mm 时不合格。(3)当开间(进深)3.6 米时,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中间和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三个实测值,比较三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 10mm 时合格;大于 10mm 时不合格。1.7 室内净高指标说明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示意图评定标准国标【+10,10】mm,长城杯【+5,5】mm测量工具

12、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 5 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1)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2)各房间地面的 4 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 30cm 附近各选取 1 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 1 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 5 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 个室内净高实测值。(3)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4)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15,15】mm 之间时,5 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当实测

13、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15mm 或-15mm 时,5 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8.3.2-1DB11-T1074-201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7.3.151.8 轴线偏差控制指标说明反映现场轴线控制措施是否合理,现场放线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示意图评定标准(1)轴线竖向投测:总高H(m)H30,允许偏差5(mm);30H60,允许偏差10(mm);60H90,允许偏差15(mm);90H120,允许偏差20(mm);120H150,允许偏差25(mm)。(2) 施工层放线精度:

14、承重墙、梁、柱边线精度允许偏差3(mm)。(3)每层放线孔不能少于2个。暂无测量工具激光铅直仪(经纬仪)、5m钢卷尺或卷尺测量方法(1)每栋楼为一个测区,每层不少于2个放线孔,每栋楼任选一层进行实测。每层轴线竖向偏差实测值及施工层放线偏差各实测2个实测值,各作为一个计算点,每个测区共4个测点,总共3个测区,12个计算点。(2)轴线竖向投测:在楼层放线孔上架设仪器,通过仪器对准基准点,施工层主轴线和基准点之间的偏差值,若偏差值不满足标准要求及楼层少于2个放线孔,则此测点为不合格。(3)施工层放线精度:用卷尺测量主轴线和施工层控制线(承重墙、柱边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其偏差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4)数据记录:合格记为“0”,不合格记为“1”。1.9 施工控制线设置指标说明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