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65435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平安知识培训前言 在化学实验室中,平安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培 训 容一、 化验室平安守则二、 化验室平安防护三、 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分类四、 化学试剂与平安管理五、 化验室设备仪器使用平安六、 化验室事故应急处理一、化验室平安守则 进入化验室后,首先搞好卫生,清理、洗涤所用仪器。在进展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工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经常接触浓酸浓碱液的工作人员还应戴橡胶手套。 化验室制止吸烟及吃东西,不准用

2、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并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 化验室的每瓶试剂必须贴上明显的与容相符的标签,标明试剂名称及浓度。试验用过的滤纸、试纸、碎玻璃以及废酸、废碱液等应收集在指定的地方,妥善处理。 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湿布再翻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冲出引起事故。 取下正在加热到近沸的水或溶液时,应先用烧杯夹将其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防止爆沸,飞溅伤人。 从高温炉中取出的高温物体,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瓷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需称量的坩埚待稍冷前方可移到枯燥中冷却。 化验室的各种精细贵重仪器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制定单独的平

3、安操作规程,未经保管人同意,或未掌握平安操作规程前不得随意动用。 化验室的室温,除特殊设备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保持在1335之间。室温过低或过高应采取调温措施,否则对平安不利,对仪器的准确度、化学反响速度等均有直接的影响。 工作完毕后离开化验室,应用肥皂洗手。 化验室停顿供电、供水时,应立即将电源及水源开关全部关上,以防恢复供电、供水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化验室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平安。二、化验室平安防护所谓平安防护主要指“三防,即防止中毒,防止爆炸和燃烧,防止腐蚀、化学灼烧、 烫伤和割伤。一防止中毒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4、而发生中毒现象。如 HF氢氟酸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通常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包括:吞食、吸入、体表吸收 (1)吞食。吞食并不常见,主要发生于误食。所以严禁在实验室饮食,不能在实验室冰箱存放食物。离开实验室要彻底洗手,最好到卫生间将手、脸洗净。 (2)吸入呼吸道。吸入是最常见的吸毒方式。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的形式被吸入。在使用挥发性试剂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时,要在通风橱进展。蒸馏或回流时冷凝管要有效。用移液管

5、移取有毒样品时严禁用口,采取气味鉴别试剂时,可在瓶口上方附近用手轻轻煽动稍闻气味即可,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3)体表吸收。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吸收 (如苯、有机溶剂、汞等)。接触有毒物质时要戴上塑料或橡胶手套,如果手套有破洞,要及时更换。如果有毒物质接触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水清洗。要防止用有机溶剂清洗,多数情况下只能加速吸收。二防止腐蚀、化学灼伤、烫伤、割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使用强酸强碱要在通风橱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尤其要注意保护眼睛。 做

6、有腐蚀的样品时,要戴手套、口罩,不得在烘箱烘烤,移取腐蚀性溶液时用橡皮球操作。 配制浓酸、浓碱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配制浓酸时应先加水后加酸,操作时仔细缓慢。移动盛有沸腾水或溶液的烧杯,须用烧杯夹进展。 切割玻璃管时,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如玻璃仪器损坏同时发生割伤,应先将伤口的玻璃屑取出,伤口周围用酒精消毒,有污染时用3%H2O2洗净后,用绷带包扎,及时去医院处理。 洗液的使用:洗液分为酸性洗液(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碱性洗液(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及中性洗液(常用洗涤剂)。酸性洗液放于玻璃缸,碱性洗液可放于塑料桶。采用碱性洗液时,玻璃仪器的磨口件应拆开后才能放入洗液缸,以免磨口被

7、碱性液腐蚀而粘合。放入碱液前玻璃仪器要用丙酮和水预洗。三防止燃烧火使用酒精灯、电炉的场合,一定要保持室通风良好,尽量远离有机溶剂和其他可燃物质。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最多不超过两天用量,并远离电源和明火。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易挥发品试剂瓶的开启,不可将瓶口对着他人和自己的脸部,操作时千万要离开明火。如身上、手上沾有易燃物,不得靠近明火。 蒸馏可燃物时,确信冷却器水流已正常

8、时,方可开场加热,且必须在水浴上进展,远离明火,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展。四防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气体氢、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和氨气等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通风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有些药品如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复原剂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展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五平安用电常识1、防止触电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局部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

9、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完毕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展抢救。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平安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假设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防止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

10、灭火器灭火,制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结实,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接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三、危险化学品介绍全世界每年化学品年产量超过4亿吨,已为人所知的化学品有500700万种之多,在市场上流通的已超过10万种,而且每年还有1000多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其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大约有六十万种,每天有三千二百余万人使用。 我国有一万四千多个化工企业,共有四万五千多种化工产品。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 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有两千万人。一根本概念 什么是化学品.“化学品是

11、指一种物质,无论是该物质本身还是其混合物或制剂的一局部,无论是人工制造的还是取自大自然的,但不包括任何生物体。它由以下类别组成:农药(包括极为危险的农药制剂)和工业用化学品 。一般概念“化学品是指各种化学单质、化合物及混合物,包括天然的以及合成的。如:氧气、水、糖水等。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如:硫化氢、硫酸、压缩空气等。 什么是危险物品.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

12、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平安和财产平安的物品。危险物品 = 易燃易爆物品 + 危险化学品 + 放射性物品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GBl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 1储于钢瓶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裂。应防止钢瓶受热。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响引起燃烧爆炸。例如氢和氯

13、、氢和氧均能发生爆炸。因此,凡容物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别存放。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 易燃液体特性1高度易燃性2易爆性3高度流动扩散性4受热膨胀性5忌氧化剂和酸 例如:乙醇与氧化剂高锰酸钾接触会发生燃烧,与氧化性酸硝酸接触也会发生燃烧6毒性例如:甲醇、苯、二硫化碳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 例如红磷 别 名:赤磷 分子式:P4易燃固体特性 1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 2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反响剧烈而发生燃烧爆炸。例如:赤磷与氯酸钾接触,易立即发生燃烧爆炸。 3易燃

14、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例如,赤磷受摩擦、震动、撞击等也能起火燃烧甚至爆炸4有些易燃固体与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反响剧烈,会发生燃烧爆炸。例如:萘遇浓硝酸(特别是发烟硝酸)反响猛烈会发生爆炸。 5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 自燃物品特性 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当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积热使温度到达该物质的自燃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例如白磷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响,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例如,金属钠、碳化钙别名:电石氧化剂和

15、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遇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复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响引起燃烧爆炸。 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响剧烈,甚至发生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遇硫酸立即发生爆炸。这些氧化剂不得与酸类接触。 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例如铬酸酐、重铬酸盐等既有毒性,又会灼伤皮肤。有毒品 有毒品特性 这类物品的主要特性是具有毒性。少量进入人、畜体即能引起中毒,不但口服会中毒,吸人其蒸气也会中毒,有的还能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所以除不得人口及吸人大量蒸气外,还应防止触及皮肤。有毒品:溴化汞、三氧化二砷、甲醛、氨水。腐蚀品腐蚀品定义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外表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常见的酸性腐蚀品有硝酸、硫酸、盐酸、五氯化磷、二氯化硫、磷酸、甲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