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65228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5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 程 材 料题 目: 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学 院: 教育学院专 业: 特殊教育班级序号: 11 特殊教育班学 号: 20111104030030 学生姓名: 唐宋明指导教师: 王喜军 2013年6月过程材料目录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3.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4.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意见5.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6.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表7.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题 目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语言训练康复个案学 院教育学院专 业特殊教育学 生唐宋明学号20111104030030指导教师王喜军职称讲师主要任务及目标任务:通过借助电子耳蜗代偿功能,总结语言训练中有效的程序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容,以提高聋儿的回归率。同时,通过对聋儿言语的形成与掌握的研究,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探讨言语发生和形成规律。目标:通过个案对聋儿言语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寻找聋儿语言发展规律方法,总结经验。为聋儿语言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实证研究的基础。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追踪一例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8个月内的发展情况,探讨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方法和技

3、巧。本案例遵循个别化教育的原则制定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采用陈淑云主编的情景口语自然学习法。利用聋儿听觉语言康复评估程序,在个案术后方法康复8个月后,对其进行听觉能力、语言能力阶段性评估。个案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明显提高,但与其他人工耳蜗术后儿童相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所以,耳蜗术后幼儿康复速度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性格特点、听力损伤程度、教师态度、训练方法都是影响听觉言语发展的因素。首先,进行目前聋儿语训现状研究。分析目前听力语言训练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聋童听力语言现状,经过严密的设计,细致安排,对一名刚刚经过电子耳蜗移植的聋童进行了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第三,讨论该案例中康复训练的目标、

4、内容、方法,以及适用该方法的对象的特点。 最后,得出本研究意义,通过比较研究,针对目前发展现状,总结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发展空间。研究方法一、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具体做法如下:1.追踪一例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案例,收集康复材料,观察教学过程,与家长进行免谈了解情况。2.把收集的资料按照类别进行编码、存储;3.把存储的信息进行检索,得到写论文所需的文献资料。二、经验总结法科学经验总结是教育领域常用的科研方法,也叫做教育经验总结法。它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

5、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从而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借鉴前人经验,对语训个案的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最终能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不足与展望。具体做法如下:1.分析借鉴普通儿童学语的实践经验;2.分析借鉴康复中心教师已有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实践经验;3.总结前人有成效的研究实践经验。研究进度安排一、指导选题(2013.1.12013.1.7)确定论文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个案研究二、指导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了解(2013.1.82013.3.10)广泛收集与聋儿语训相关的文献、资料、信息等材料三、指导拟定论文提纲(2013.3.1120

6、13.3.13)第一部分:个案分析。第二部分:研究该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目标,内容,方法。第三部分:讨论该个案的可行性分析。四、指导搜集并整理资料(2013.3.142013.3.30)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保存。五、指导撰写毕业论文(2013.4.12013.5.10)主要参考文献1韦波,李健鸿.3岁以前聋儿的早期干预方法的个案研究期刊论文,20112万萍,黄昭鸣,韩秀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听觉康复的阶段性个案评估期刊论文,20043刘凤安,陈宏杰,胡洪义,郑世信.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效果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2008 4詹华英.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发展个案研究期刊论文,

7、20115陈大力.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训练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066张蕾.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与训练策略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117程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20078徐西宁.语前聋患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指导期刊论文(护理与康复),2002 9贺利中.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10李佳楠.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研究和儿童言语识别句表的标准化硕士学位论文, 200811李晓璐.儿童听力障碍现状分析与听力康复博士学位论文, 2007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辽宁师范大学

8、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 目 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语言训练康复个案综述完成时间2013年 4 月1 日学 院教育学院专 业特殊教育姓 名唐宋明学号20111104030030指导教师王喜军职称讲师查阅的主要文献1韦波,李健鸿.3岁以前聋儿的早期干预方法的个案研究期刊论文,20112万萍,黄昭鸣,韩秀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听觉康复的阶段性个案评估期刊论文,20043刘凤安,陈宏杰,胡洪义,郑世信.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效果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2008 4詹华英.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发展个案研究期刊论文,20115陈大力.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训练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

9、0066张蕾.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与训练策略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117程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20078徐西宁.语前聋患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指导期刊论文(护理与康复),2002 9贺利中.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10李佳楠.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研究和儿童言语识别句表的标准化硕士学位论文, 200811李晓璐.儿童听力障碍现状分析与听力康复博士学位论文, 2007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我们在网上浏览了百余篇关于听力障碍儿童听力语言康复、电子耳蜗植入术的论文和期刊杂志,下载了二十余篇相关文章,研读了十余篇。据了解,我国

10、现阶段的听力障碍儿童想要回归主流社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聋童康复训练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儿童的听力损伤程度、开始干预的年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等。概括起来,最被人们普遍采用的教育安置形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1.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接受教育。2.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3.家庭教育。以上三种形式在内置了大部分听力障碍儿童。其中最理想的形式是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听力诊断和电子耳蜗移植技术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儿童被鉴别出来,年龄也越来越小;电子耳蜗的功能越来越强。这一切又极大的促进了人们观念上的改变。这些变化为聋儿语训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

11、础。医疗、科技、特殊教育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是目前对听力障碍儿童回归主流最有帮助的方式。科学系统的早期干预对电子耳蜗移植儿童日后发展以及采取何种教育形式起到关键作用。根据这一点我选择对幼儿电子耳蜗植入后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进行个案研究。詹华英在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发展个案研究中提出出教师应善于发掘听障儿童的智力潜能并及时引导,在充分了解每个儿童优势潜能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总结出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法:1.加强一对一的个别化训练;2.调整教学进度以适应儿童;3.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调整心态,建立合理的期望值;4.听觉言语课程中加入大肌肉运动、

12、精细动作、记忆等开发智力的内容;5.鼓励家长深度参与到课程中,学会基本的康复技巧,增强康复信心。 陈大力在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训练的个案研究提出七种训练方法:l.单训和集体语训相结合2.活动教学法3.伙伴学习法4.诱导法5.放松发音法6.媒体教学法7.综合学习法张蕾在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与训练策略中提出“音位对比听说联动”训练。包含训练前准备、交替听刺激、发音教育、听说联动、对比发音、切换练习六个步骤的训练方法。徐西宁在语前聋患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指导中提出康复指导五个方面,分别是:1.心理指导 2.耳蜗保养 3.开机及维护指导 4.语音指导 5.听觉训练 韦波 李健鸿在3岁以

13、前聋儿的早期干预方法的个案研究中提出如果对03岁聋儿尽旱采取干措施,及时配戴合适的助听器,家长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专业机构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孩子较有可能在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上达到鞍全面的康复。贺利中在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中提出健听母亲在与其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言语交流过程中, 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的特点,与同龄健听儿童语用发展上的差异性, 及听觉障碍儿童和健听母亲言语交流行为的相互影响。李佳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研究和儿童言语识别句表的标准化 中提到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最终目标是使耳聋病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听觉言语交流。对于语后聋的病人,训练通常需

14、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对于语前聋的病人则需 要23年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无论是语前聋还是语后聋患者,若不经适当的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患者借助人工耳蜗而获得的最佳听觉言语。康复疗效将受到影响,至少延缓最佳听觉言语康复疗效的出现。 综上所述,幼儿电子耳蜗植入后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种以通过医学手段借助电子设备,用电刺激信号诱发的听神经反应从而进行康复训练的教育活动。这种方法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特点,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网络的健全和聋儿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逐步普及听障儿童的发现年龄趋向小龄化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内容与形式一直被学者广泛研究与探讨,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而言,应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干预,康复工作者应对其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