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65217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安监局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活动意见按照市文明委关于组织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将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围绕倡导文明礼仪、整治公共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城乡环境等四个方面的重点,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为建设生态张掖、实施“十大工程”,拓宽“三条路子”,为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主要任务 1、广泛宣传世博知识。按照市文明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

2、“走进世博”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宣传世博会的由来、发展、特点和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等基本知识,宣传世博会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让世博知识走进机关,提高职工对上海世博会的认知度,营造全局上下“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共享世博”的良好氛围。 2、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教育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广泛开展“迎世博、学礼仪”活动,大力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和世博主题的礼仪知识。组织志愿者开展“告别陋习、提升文明”志愿巡访活动,劝导不文明

3、言行,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志愿者参与“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短信征集传播活动,使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大力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组织专业志愿者在全社会开展低碳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低碳知识和环保知识、倡导城乡居民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植绿护绿活动,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和环保实践。在机关广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粮”活动,举办节水节能、保护湿地知识竞赛,推出一批“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典型,使勤俭节约逐步成为职工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 、强化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助。提高应对突发

4、自然灾害的能力,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通过设置展板、咨询问答、现场演示等方式,普及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自救互助的意识。5、改善公共环境面貌。组织志愿者采取集中突击与分散行动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参加普及环保知识、清洁环境卫生和植绿护绿志愿服务,深入到背街小巷、社区楼院、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部位,清除卫生死角,整治“脏乱差”现象。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单位卫生整治活动、居民住宅区卫生整治活动、春季除害消杀活动,大力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大力推进全民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健康素养知识,提高市民健康意识,引导市民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6、加强社

5、区志愿服务。以“和谐社区”创建为载体,围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把社区作为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积极动员、组织社区组织、学校等驻社区单位和城乡居民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邻里互助服务。大力推广“手拉手”、“邻里情”等社区志愿服务经验,提升社区志愿品牌影响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扶老助残、法律援助、平安建设、文体教育、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以“爱心超市”、“社会捐助中心(站)”、“社区卫生站”为载体,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孤寡老人、伤残儿童等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提供生活料理、医疗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三、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局机关成立“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各科室要认真履职,加强协作,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