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65013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较早的毕业设计样本(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本文介绍了预测控制的各种算法,并在研究预测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和算法的实现。我们做的是一个理论上的预测控制系统,通过界面、辨识及PID控制、GPC控制与DMC空制这五部分来模拟完整的预测控制系统。算法的实现主要介绍了DMCGPC和典型的PID控制,软件设计具体介绍了各分块软件的功能和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典型PID控制与预测控制在控制性能上的差别,可以发现预测控制具有稳定性强、鲁棒性好等特点。也分析了DM(和GPC算法的内在联系和GPC在控制性能上具有优越性的原因,并且重点分析了参数改变对DM(控制系统鲁棒性和稳定性

2、的影响。通过对预测控制系统的研究、算法的实现和程序设计,综合运用了辨识、界面和PID控制,基本上实现了对SISO预测控制系统进行软件设计的目的。全文内容分为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系统分块功能的介绍;第三章包括算法的实现和程序设计;第四章为算法比较和设计体会;第五章为总结。关键词:预测控制;动态矩阵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最小二乘辨识;PID控制AbstractInthispaper,weintroduceeachalgorithmofthepredictivecontrol,andthecorrespondingsoftwaredesignandthealgorithmrealizatio

3、nintheresearchpredictivecontrolalgorithmfoundation.Wediscussatheoreticallypredictivecontrolsystem,throughthecontactsurface,identificationandPIDcontrol,GPCandDMCthesefivepartstosimulatetheintegrityofthepredictivecontrolsystem.ThealgorithmrealizationmainlyintroducesDMC,GPCandthemodelPIDcontrol,andthes

4、oftwaredesignintroducesvariouspiecemealsoftwarefunctionsandthedesignprocessspecifically.ComparedwiththemodelPIDcontrolandthepredictivecontrolinthisfoundationinthecontrolperformaneedifferenee,wemaydiscoverthatthepredictivecontrolhasthestrongstabilityandrobustness.AlsoweanalyzerelationshipofDMCwiththe

5、GPCalgorithmandthereasonthatGPChasthebettercontrolperformance.AndwealsoanalyzetherobustnessandthestablinflueneeofparameterchangeontheDMCcontrolsystem.Throughtheresearchofpredictivecontrolsystem,therealizationofthealgorithmandthedesignoftheprogrammer.Wesyntheticallyutilizedtheidentification,thecontac

6、tsurfaceandthePIDcontrol.Webasicallyrealizethegoalthatthesoftwaredesigned.oftheSISOpredictivecontrolsystem.Thefulltextcontentdividesintofivechapters:FirstChapteristheintroduction;SecondChapteristheintroductionofsystempiecemealfunction;ThirdChapterincludingalgorithmrealizationandprogramming;FourthCha

7、pteristhecomparingofthealgorithm;FifthChapterissummary.Keywords:Predictivecontrol;dynamicmatrixcontrol;generalizedpredictivecontrol;smallesttworidesidentificationandPIDcontrol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引言11.2预测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1.1.2. 1预测控制存在的问题2.1.2.2预测控制的发展前景3.1.3预测控制的研究方法4.1.3. 1广义预测控制4.1.3.2动态矩阵控制5.第2章软

8、件功能介绍7.参考文献8.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引言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技术,它不是某一种统一理论的产物,而是源于工业实践,最大限度地结合了工业实际地要求,并且在实际中取得了许多成功应用的一类新型的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它采用的是多步测试、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控制策略,因而控制效果好,适用于控制不易建立精确数字模型且比较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所以它一出现就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重视,并已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部门的控制系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工业生产的过程是复杂的,我们建立起来的模型也是不完善的。就是理论非常复杂的现代控制理论,其控制的效果也往往不尽人

9、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及传统的PID控制。70年代,人们除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建模、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外,开始打破传统的控制思想的观念,试图面向工业开发出一种对各种模型要求低、在线计算方便、控制综合效果好的新型算法。这样的背景下,预测控制的一种,也就是模型算法控制(MAC昭-ModelAlgorithmicControl)首先在法国的工业控制中得到应用。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算法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现在比较流行的算法包括有:模型算法控制(MAC)、动态矩阵控制(DMC13)、广义预测控制(GPC)、广义预测极点(GPP)控制、内模控制(IMC)、推理控制(IC)等等。随着现代

10、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有一个方便使用的软件包来代替复杂的理论分析和数学运算,而Matlab、C、C+等语言很好的满足了我们的要求。1.2预测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70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过程的特点出发,寻找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而同样能实现高质量控制性能的方法,以克服理论与应用之间的不协调。预测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制算法。它最初由Richalet和Cutler等人提出了建立在脉冲响应基础上的模型预测启发控制17(ModelPredictiveHeuristicControl简称“MPH”),或称模型算法控制(ModelAlgorithmicControl,简称“MA

11、C”);Cutler等人提出了建立在阶跃响应基础上的动态矩阵控制13(DynamicMatrixControl,简称“DMC”),是以被控系统的输出时域响应(单位阶跃响应或单位冲激响应)为模型,控制律基于系统输出预测,控制系统性能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方法原理直观简单、易于计算机实现。它的产生并不是理论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工业实践过程中独立发展起来,即实践超前于理论它一经问世就在石油、电力和航空等领域中得到十分成功的应用。之后,又延伸到网络、冶金、轻工、机械等部门或系统。80年代初期,人们为了增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在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的基础上,吸取预测控制中的多步预测、滚动优化思想,以扩大反映

12、过程未来变化趋势的动态信息量,提高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实用性。这样就出现了便于辨识过程参数模型、带自校正机制、在线修改模型参数的预测控制算法,主要有Clarke等提出的广义预测控制(GPC)DoKeyser的扩展时域预测自适应控制(EPSAC)广义预测极点配置控制(GPP)。Brosilow于1978年提出推理机制(1C),Garcia.Norari于1982年提出内部模型控制(简称内模控制,IMC),从模型结构的角度对预测控制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出预测控制具有内模控制的结构。应用内模控制结构来分析预测控制系统,有利于理解预测控制的运行机理,分析预测控制系统的闭环动静态特性、稳定性和鲁棒性,找出

13、各类预测控制算法的内在联系,导出它们的统一格式,有力推动了预测控制在算法研究、稳定性鲁棒性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上的发展。但实际上,预测控制的理论还是落后于其实际应用的,因此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仍需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1.2.1预测控制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3来看,预测控制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一下问题:(1)理论分析难以深入。目前的许多理论分析工作都是针对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进行的。其分析方法与一般的自适应控制的方法类似,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一种在线估计方法,然后与预测控制策略相结合,得到的分析结果也与一般的自适应算法结果相似,完全看不出预测控制的特点。所以,要得到对预测控制深入的理论分析结果,

14、首先必须摆脱自适应控制的束缚,针对预测控制本身的机理特点,寻找新的分析方法。另外,对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的稳定性,鲁棒性的研究急需解决。(2)对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如何解决滚动优化的问题。还有是在算法研究上应该紧扣预测控制的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这三大机理6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测模型的特点不是建立对象的最小化模型,而是在确定的优化性能指标和优化策略下预测未来的输出模型,所以重在功能而非结构.这能使我们不受传统的数学模型的束缚,大胆引进新思路新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对象的各种先验知识建立没有结构限制的高质量模型.二是利用对象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建立多个不同结构和功

15、能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基于某种综合优化指标,确定某个时段的优化控制方案,根据多个并行预测控制结果综合确定预测值。b) 优化策略的研究目前多为无约束的二次性能指标优化,实际问题则是多目标多自由度的优化问题,需要规范并能解决快速求解。当然,优化策略的选取要受到实际问题的限制,我们应研究怎样的优化策略才能将与之对应的先进的控制器结构或方法结合新的预测控制器结构中,从而得到适应性、鲁棒性和最优性都比有的算法更好的性的预测控制算法。c) 建立有效的反馈校正方法。由于对象的验前信息的不充分性,基于此类信息集合得到的预测控制模型用于在线预测时,其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一定存在一个误差,这就是预测误差。引起预

16、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建立预测模型引起的误差和干扰引起的误差。若能将二者的预测误差分离开来,区别对待,对建模误差进行补偿校正,对干扰误差进行反馈校正,以求达到理想的校正效果。1.2.2预测控制的发展前景(1) 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与常规PID控制、最小方差控制、自校正控制等自适应控制相比,预测控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分析与设计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预测控制目前已有的算法中,主要设计参数与闭环系统的动静态特性。稳定性和鲁棒性之间的一般解析关系难以得到,因此对系统稳定性,鲁棒性的分析还远没有达到定量的程度,没有一个通用的参数设计选择原则。尤其是对于多变量系统的相应预测控制算法,其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分析急需突破,这是今后仍需努力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4。(2) 对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研究工业过程大量存在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对这类系统的预测控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