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647633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

2、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

3、的果树果实累累。”)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有_,有_,秋天是美丽的。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秋天是美好的。五、抄写古诗。六、课外延伸。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第二课时山行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4、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山行。2板书: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1自由朗读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3齐读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读诗句,悟诗情。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

5、的资料,学习古诗。6小组汇报交流。(1)简介诗人杜牧;(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3)字词解释:A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B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C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D红于:比更红。(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5)教师点拨: A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B第4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

6、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于”不仅点出色彩鲜艳,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C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D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但作者最爱的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

7、的)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白谈不厌。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创设情景,男女生交替朗读,品悟诗歌表达情感。2设置导语,配置音乐、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诗人)。3反复吟唱,强化记忆。板书设计:赠刘景文 山行 宋苏轼杜牧荷尽已无擎雨盖,远上寒山石径斜,菊残犹有傲霜枝。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须记,停车坐爱枫林晚,正是橙黄橘绿时。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赠刘景文教学反思教学赠刘景文采用了故事导入,理解赠就是送给的意思。那苏轼送给刘景文的诗又是怎么样的?指名读,检

8、查学生朗读情况,学习诗中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有人把这首诗画成了一幅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挂图出示,学生第一个反应就是好漂亮,好美啊!你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学生讲出了很多东西,我让他们加上各种各样的形容词。再注意下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当学生讲出菊花、荷花、荷叶的时候,在黑板上板书荷、菊,让他们说说图上的菊花、荷花,来理解诗的第一句第二句。指导朗读的时候请他们边读边想象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学习第三句,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话就请你们好好地记住它吧!“一年好景君须记”。学习第四句时,问孩子们什么黄了,什么绿了。孩子们答案很多,不过基本都针对黄色,叶子黄了,荷叶枯黄了,橙子黄

9、了!这么多东西黄了,我们知道秋天已经到了!再问什么绿了,学生的答案也千奇百怪,就是只有个别学生答到橘子是绿的。在学生理解中橘子应该是黄的。针对这个问题又解释了一翻。再接下去就是朗读,分组读,听范读,男女生读,配乐朗读,背诵。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古诗山行教学反思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

10、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

11、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1)多层次的诵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2)要求学生质疑。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学生对“寒山”“霜叶”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