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64535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 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CRI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二一年七月 1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 项目由来天台山风景区历史悠久,早在晋朝已名扬天下。风景区内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种类齐全,极具观赏价值,其石梁飞瀑堪称天下奇景。景区内的建于隋代的古刹国清寺在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佛教第一个本土宗派天台宗创始地,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与韩国佛教交往也很早,在日本

2、和韩国宗教界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影响深远。景区内的赤城山丹霞地貌景观,是仙佛双修的圣地,为道教第六洞天。可以说天台山风景区是江南典型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更具有多种景观美学形象特征的地理区域综合体,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蜚声中外。1988年天台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被评为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近年来,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使景区的区位和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接待量连续多年超过100万人次,在全省73个4A级旅游景区(点)中居于前列。持续增长的游客接待量,在为景区发展提供有力市场

3、支撑的同时,也使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压力。目前,景区内部分地段道路等级较低且路面破损严重,在旅游旺季存在严重的拥堵问题;景区游步道体系不完善,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缺乏;景区内通讯和给排水设施尚未实现全覆盖;此外,由于景区内缺少垃圾清运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及旅游企业产生的污水对土地、植被等都有一定污染。在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和天台县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的指导下,天台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决定实施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由天台县发展与改革局(天发改201029号文)批准立项。本项目以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道路改造工程、卫生医疗设施建设、景区管理用

4、房改造工程、景区游步道改造工程和新建垃圾回收及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建设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着力通过加强天台山风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缓解景区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天台山风景区进一步提升发展创造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 保护对象本项目周边主要保护对象见下表1。表1 主要环境保护敏感对象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性质及规模最近距离(m)保护级别环境空气风景区空气环境风景名胜区区域内GB309

5、5-1996一级地表水环境新昌江天台源头水(大型水库)水源保护区(曹甬17)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331023GA16150101部分位于陆域内GB3838-2002类白溪宁海源头水保护区(曹甬221)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330226GA17251901位于集雨区陆域范围内GB3838-2002类声环境景区声环境GB3096-2008 1类区景观、生态环境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赤城景区特别保护区部分游步道和垃圾回收及处理设施在一级保护区区域内,不涉及保护目标本身。一级保护区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赤城景区、国清景区重点保护区区域内二级保护区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赤城景区、国清景区一般保

6、护区大兴坑至石梁铜壶景区道路改造工程部分路段和部分垃圾回收及处理设施在区域内三级保护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重点景观国清景区隋梅20m(国清寺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清寺1m隋塔20m一般文物古樟林0.2m国清寺保护范围赤城景区赤城山区域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紫云洞18m栖霞亭5m梁妃塔5m济公院2.5m华顶景区华顶讲寺8m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药师庵18m一般文物天兴庵6.5m耕云庵11m归云洞1.5m东茅棚旧址1.5m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茅棚旧址1.5m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梁铜壶景区石梁飞瀑2m重要景点方广寺和石梁飞瀑摩崖2m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铜壶滴漏30m重要景点1.3 项目名称及实施地址1.3.1

7、项目名称和性质项目名称: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建设地点: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天台县风景旅游管理局1.3.2 项目实施地址项目拟建地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本项目新征用地4.3万平方米(合64.5亩),包括华顶景区游人中心用房建设征地1.92公顷(合28.76亩),石梁景区游人中心用房建设征地2.38公顷(35.73亩)。根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意见,本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1.4 项目概况本项目改造大兴坑至石梁铜壶景区道路1.5公里;在国清景区、赤城景区、华顶景区、石梁铜壶景区改建游客安全保障设施和信息咨询服

8、务用房;设置垃圾收集箱约500个,非冲水式生态厕所76个;建设石梁景区生态停车场,改造华顶景区生态停车场;景区改造的游步道长度总计39公里。表2 项目主要建设指标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性质现状1景区配套非干线公路建设采用专用运输车辆由景区外沥青拌和站提供的沥青及水泥,对现有的大兴坑至石梁铜壶景区土石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和边坡防护,挖方8.80万m3,填方9.03万m3,借方0.23万m3,采取商购形式解决,无开采料场及弃渣外运。改造土石公路,道路路面未做硬化,路面因雨水侵蚀作用,已破败不堪,道路两侧边坡大幅度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亟待改善。2垃圾回收及处理设施建设设置垃圾收集箱500个,设置非

9、冲水式生态厕所76个,其中石梁铜壶景区设置30个,赤城景区设置16个,国清景区设置10个,华顶景区需要设置20个。新建缺乏相关设施3景区管理用房改造工程利用国清景区、赤城景区、华顶景区和石梁铜壶景区现有的管理用房,翻新修缮房屋外墙,并按照管理功能进行室内装修,补充相关通信、办公设施。共计改造1000平方米。改造为1层到2层的管理用房,房屋有部分外墙脱落,室内设施少。华顶景区游人中心建设在已建好停车场旁边征用原集体所有的茶厂厂房占用的1.92公顷土地,建设2层高,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的游人中心。改造为原集体所有的茶场厂房。石梁景区游人中心建设征用原临时管理用房占用的2.38公顷土地,建设2层高

10、,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游人中心。改造为1层管理用房,房屋外墙已破损不堪。4生态停车场建设在石梁景区游人中心征用的2.38公顷土地上,在游人中心旁边建设石梁景区生态停车场,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停车位77个。须小幅度开挖修缮部分边坡,并做地面硬化。改造停车场地面已平整,未作硬化,未作边坡防护。5景区游步道建设对国清景区、赤城景区、华顶景区、石梁铜壶景区原有的山间小道进行拓宽和铺设青石板,铺设的青石板全部为景区外采购,施工时将其运至施工地进行铺设。石梁铜壶景区游步道改造从铗剑瀑中方广下方广石梁飞瀑小铜壶法华晨光龙游涧铜壶滴漏断桥残雪的游步道,道路长度15公里,路面宽度为1.22.5米。赤城

11、景区游步道改造从三茅居济公故里济公院梁妃塔海坑国赤古道的游步道,道路长度5公里,路面宽度为1.22.5米。华项景区游步道改造从百草科普园经露天舞台游乐苑归云洞拜经台白云山房的游步道,道路长度12公里,路面宽度为1.22.5米。国清景区游步道改造从万松陉朝圣古道祥云七佛塔七樟古塔隋塔纪念苑章安梅园影壁桥石碑国清寺隋梅院馨峰三院的游步道,道路长度7公里,路面宽度为1.22.5米。改造大部分为泥土路面,部分为石子路面。1.5 工程分析根据分析,本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分述如下:(1)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施工将影响区域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项目施工将引起区域水土流失,并可能带来滑坡、崩塌等人为自然灾

12、害,进而影响区域地表径流;施工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水土流失将影响区域地表水质;施工期所产生的扬尘将影响局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施工期所产生的噪声,将影响局部区域声环境质量;施工期所产生的垃圾,将影响局部区域卫生环境质量。(2)营运期的主要环境问题项目营运期,项目所在地形成新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将影响周围区域的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项目营运初期,在采取一系列防护和修复措施后,施工期水土流失现象可得到控制,但在施工便道等局部区域仍将存在;项目营运期所产生的废水对区域地表水水质有一定程度影响;项目营运期所产生的设备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影响;项目营运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区域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影响;项目

13、营运期,随着游客的增加以及游客在山上滞留时间的增加,将对风景区的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营运期,将促进天台山旅游业及相关行业、设施不断发展,给天台县的社会经济带来一定有利影响。1.6 环境质量现状1、景观环境现状评价结论景区内的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构成的珍贵景观,经现场调查,这些珍贵的景观资源距离项目施工区域均较远,不会受到直接的破坏,该项目建设也不会影响其景观效果。项目用地范围内没有珍贵景观和文物古迹,主要景观特点为森林覆盖率较高,环境尚佳,符合天台山风景区特色,属天台山风景区分级保护的二级保护区,景观类别为重点保护区,凡与风景旅游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在本区兴建。2、区域生态

14、环境现状评价结论本区域植被类型较丰富(占浙江省木本植物总数的60%以上),植被覆盖率高,其生态质量的控制性组分是环境资源拼块类型,而环境资源拼块自然生产能力的环境资源拼块,对于维持本区域环境质量稳定状况具有动态控制能力,是本区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控制的判定因素。项目拟建区域景观生态体系的生产能力较强,具有受到破坏以后的恢复能力,但对内外干扰的阻抗能力较弱。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基本符合该自然体系应具有的能力级别,属于良好等级。该区域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大部分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属于微、轻度侵蚀区,但由于该地区低山丘陵面积比例较大,山高坡陡。受高程、地形坡度影响,地表径流流速大,加剧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作用,土壤贫瘠且厚度不大。同时,天台山大部分是易于风化的花岗岩岩层组成,岩层表层土层瘠薄,植被生长缓慢,固土保水能力差。一旦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状况有趋向严重的可能性,因此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各地表水体均源于山涧溪流,人为污染因素较少,且自净能力强,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水质良好。该水体中未见珍稀鱼类和大型水生植物。1.7 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项目施工对景观环境将产生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不利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2)项目施工会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