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64456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屑中医“筋瘤范畴,破溃后屑“臆疮范畴。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医。临床研究说明,静脉曲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此外,下肢静脉曲张属于血管外科诊疗范围 下肢静脉下肢

2、血栓性浅静脉炎在下肢发生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及其分支。临床所见主要是单独侵犯一条浅静脉,沿着肢体的浅静脉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灼热,常可摸到硬结节或硬性索状物,有明显压痛,有时伴有患肢肿胀。当前静脉周围出现大片病症炎症反响时,那么为静脉炎及其周围炎,是明显的湿热蕴结。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病症。患处炎症吸收消退后,局部皮肤留着色素撑着和有无痛性硬性索状物;有时,这种血栓静脉纤维性变化,往往遗留微痛感觉,需要13个月之后才能消失。 大隐静脉系统大隐静脉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开始直向上行,经内踝前方沿胫骨缘而抵达股骨内侧髁后部,向上外行,位于大腿内侧面在卵圆窝处注入股静脉。在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之前的57cm

3、一段中接纳许多属支,它们分别是:旋髂浅静脉,接受腹壁下外侧和大腿外侧近端皮肤的血液;腹壁浅静脉,接受腹壁下内侧皮肤的血液;阴部浅静脉,引流男性之阴囊与阴茎部血液以及女性之大阴唇血液;股外侧浅静脉,它位于大隐静脉的外侧;股内侧浅静脉,它位于大隐静脉的内侧。 小隐静脉系统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在跟腱和外踝后缘之间上行,在小腿下1/3段,位于深筋膜的浅面处受皮肤和浅筋膜覆盖;在小腿中1/3段,在腓肠肌腱覆盖下进入筋膜下组织;在上1/3段,穿过深筋膜,进入腘窝注入腘静脉。上段小隐静脉处于较深位置,又受筋膜支持,一般无明显曲张静脉可见。 交通静脉支交通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交通静脉破

4、坏必然导致浅静脉曲张。下肢浅、深静脉之间和大、小隐静脉之间,都有许多交通支互相沟通。大腿部浅、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和外踝交通静脉最重要,内踝交通静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外踝交通静脉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它们的瓣膜功能不全,往往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淤滞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支位于膝部附近。 病因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

5、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病症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

6、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内的静脉增加充血。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妊娠期四肢浅静脉的张力降低,使其易于扩张,这种情况在产后可恢复。 病症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 皮肤有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 3有腹水.肝脾肿大。呕血.黑便。双下肢广泛水肿患肢疼痛,运动时加剧,有时静止时疼痛,夜间加重 4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5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6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

7、7坏疽和溃疡产生。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没有其他任何静脉疾病影响,而单纯发生于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或者其属支的一种疾病。深静脉的功能是正常的。其主要表现是下肢浅静脉扩张、纡曲、隆起,如蚯蚓状盘曲,无其他不适病症。 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阻塞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浅静脉代偿所引起的静脉曲张;或者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倒流,引发的下肢静脉曲张。其表现除了下肢浅静脉扩张、纡曲、隆起外,患肢多有肿胀、酸胀或胀痛等不适感。其不同主要在于有无引起静脉曲张的原发病以及深静脉的功能是否正常。 发病机制与病理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回流是依靠心脏

8、搏动而产生的舒缩力量,在深筋膜内包围深静脉的肌肉产生的泵的作用,以及呼吸运动时胸腔内负压吸引三方面的协同作用。静脉瓣膜起着血液回流中单向限制作用。假设有瓣膜缺陷,那么单向限制作用就会丧失,而引起血液倒流对下一级静脉瓣膜产生额外冲击,久之就会导致下级静脉瓣膜的逐级破坏。静脉中瓣膜的破坏使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压力,即可引起静脉相对薄弱的局部臌胀。而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可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瓣膜的冲击力和静脉壁的压力,导致静脉曲张。长期的静脉曲张,血液淤滞,最终产生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和慢性硬结型蜂窝组织炎或形成溃疡。 曲张静脉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

9、静脉壁的中层。在初期,中层的弹力组织和肌组织都增厚,这种变化可视为静脉压力增大所引起的代偿性反响。至晚期,肌组织和弹力组织都萎缩、消失,并为纤维组织所替代,静脉壁变薄并失去弹性而扩张。静脉瓣也发生萎缩、硬化。病变静脉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亦由于静脉压的增高而发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导致纤维细胞的增生。病变部位的皮下组织弥漫性纤维变性并伴水肿,水肿液内含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静脉淤滞使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又加重了组织纤维化。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局部组织缺氧,抗损伤能力降低,因而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 临床表现1患肢常感酸、沉、胀痛、易疲劳、乏力。 2患肢浅静脉隆

10、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或团块状,站立时更明显。 3肿胀:在踝部、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严重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轻度水肿。 并发症(1)皮肤的营养变化:皮肤变薄,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和溃疡形成。 (2)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结节和条索状物,有压痛。 (3)出血:由于外伤或曲张静脉或小静脉自发性破裂,引起急性出血。 (4)继发感染:由于患者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常见的有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急性蜂窝织炎、象皮肿等。 诊断标准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断并不难,根据临床实践总结诊断标准如下。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

11、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 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并发症后期并发症:静脉曲张性静脉炎;溃疡形成;淤滞性皮下硬化症;出血;静脉曲张性湿疹。 并发症的处理一血栓性静脉炎曲张静脉内的血流缓慢,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表现局部疼痛,静脉外表皮肤潮红、肿胀,静脉呈索条状,压痛,范围较大者可发烧。治疗应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理疗,穿弹力袜,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假设发现血栓扩展,有向深静脉蔓延趋向者,应施行高位结扎术。待炎症消退后,经适当准备,再

12、行手术,切除受累静脉,而且能解决浅静脉曲张的根本问题。 二湿疹多位于足靴区,严重搔痒,局部渗液,易继发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治疗应保持局部清洁和枯燥,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局部防止药物刺激,敷料只用盐水、凡士林油纱布或干纱布;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外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控制静脉高压。 三慢性溃疡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小腿下端前内侧和足踝部,溃疡肉芽苍白水肿,外表稀薄分泌物,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有皮炎和湿疹样变化,有时呈急性炎症发作。治疗宜控制感染和改善静脉高压。应用等渗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应用高压氧,抬高患肢,缠扎小腿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急性炎症加用抗生素,可使溃疡缩小或愈

13、合。假设溃疡病程长,面积大,疤痕多而且底面纤维化,溃疡难以愈合,应手术切除溃疡,进行植皮,覆盖创面,并结扎和切断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待创面愈合后,即应做正规的手术治疗。 四急性出血由曲张静脉破裂引起,因静脉压力较高,静脉壁又无弹性,出血很难自行停止,必须紧急处理:抬高患肢,加压止血,如有明显破裂的静脉清晰可见,可予缝扎止血。以后再做正规的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保守疗法药物和弹力袜为静脉曲张保守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只能延缓病情的开展并不可能把已经发生曲张的静脉变直,因为静脉曲张的病理根底是瓣膜破坏。保守疗法的合理使用应该是延缓病情的开展,减少静脉曲张带来的临床病症。或者是在病人接受静脉曲张手术后的辅助

14、治疗。 静脉曲张从病理机制来讲,药物治疗的效果低于压力袜。不少病人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穿压力袜后,效果不错。其实大局部是压力袜的效果。压力袜也是保守治疗,并不根治静脉曲张。绝大局部病人在服药穿压力袜年后仍然需要手术。 以下是两种疗法的详细说明: 压迫治疗法 保守治疗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使用弹性袜,利用外在的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理论上说,弹性袜的压力,在足踝部最大,往上逐渐减少其压力。通常最好能穿至大腿的弹性袜。弹性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著,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如果病患已因静脉高压而产生腿部溃疡,那么应尊重医师的指导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剂并辅以特殊卫材治疗。 药物疗法 药物主要代表有爱

15、脉朗、消脱止、迈之灵等口服药物。主要依赖进口。这些药物都经过系列临床试验和毒理试验,因此比拟科学和标准,在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 网络上或小医疗机构推销的中药口服制剂,号称能“通脉、祛淤、活血,大多数都未经临床验证或根本没有药品批号、或者采用虚假批号,因此需谨慎。 手术疗法传统上的静脉曲张手术是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同时对小腿曲张静脉做多切口剥离,这种手术方式由于切口多,创伤较大,使得病人的住院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 近年来,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手段逐步出现。 刨吸技术(Trivex)是针对小腿广泛静脉曲张的患者而设计的,利用皮下光源照射来定位曲张静脉,然后利用刨吸系统来去除曲张静脉。这项技术只需在小腿上做2个切口,就解决了小腿曲张静脉的问题。然而,刨吸技术不适用于大隐静脉的主干的处理。还有刨吸术严格意义来讲并不微创,看上去切口少而小,但是皮下的创伤较大。 血管内烧灼治疗 在膝盖或足踝内侧做小切口,放入极细的导管,用高频波或称射频或雷射光束烧灼、阻断曲张的静脉血流。单纯的血管内烧灼治疗手术有可在局部麻醉情况下进行、不必住院、疤痕与疼痛较少、治疗后绑上弹绷就可走动回家,成功率高等优点。不过大多数病患可能无法单以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