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644020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 v=s/t 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视频】 我国“和谐号”高速列车疾驶时 呼啸而过的短片及中学生运动

2、会上运动员奔跑学生活动时的短片,结束后屏幕定格为两短片中的截图各一幅。【比较异同】列车的运动和中学生的运动相比, 观看视频,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高速列车疾驶时运动的快,运动 员在奔跑时,要比列车慢的很多二、合作互动 探究新知【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运动 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呢?【板书】1-2 运动的快慢(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感知运动的物体有 快有慢,为新课引入做好铺垫)【播放视频】刘翔 2004 年雅典奥运会 110m 栏比赛视频,视频结束后屏幕再现比赛中某时刻观看视频1(一)比较物体运 动快慢的方法的图片 2 幅,【想想议议】1.刘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

3、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2. 如果你是终点裁判员,将如何判断谁跑的 快?你们又是根据什么方法比较的呢?(设计意图: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引导学 生归纳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板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 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反馈练习】1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赛跑。比赛回答:刘翔。讨论后总结: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路程长 的运动快回答:刘翔。讨论后总结: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用时短 的运动快反馈练习 1(二)速度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 完成反馈练习 1 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

4、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过渡】由以上实例分析可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因素。若路程和时间均不相同,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想想议议】小聪同学的 100m 跑成绩为 17s,小明同学的 50m 跑成绩为 8s,他们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设计意图:构建路程和时间不相同的问题情景,为速度概念的建立埋下伏笔)【温馨点拨】将他们的路程或时间变成相同的,然后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对于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2s 110m速 度为我们也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 1s 内通过的路程或通过 1m 路程所用的时间【交流归纳】:【引导点

5、拨】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 方案一:的快慢,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分别用他们的路程除以时间,计 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 算每 1s 内运动的路程,相等时 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 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 相同。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 的就快度。方案二:【自学指导】在 3 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本 P20“速 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也一定可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速度的物理意义?2.速度的定义、公式?以比较运动的快慢,求出通过 1m 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 短的运动快3.速度的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悟物穷理

6、】:怎样的?4.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多少?【板书】二、速度: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大,运 动越快,故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 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更方便,更 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学生根据定义归纳速度的计算s3.公式:u =t4.单位:m/s(ms-1) 、km/h(kmh-1)公式:速度 =路程时间反馈练习 2(三)速度公式的 应用1m/s=3.6km/h5.人步行的速度:v=1.1m/s.【释疑解惑】根据各相应单位的换算值求出 m/s 和 km/h 的换算关系1 m/s km/h3.6 km/h。 【反馈练习】2.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7、体, 在 4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 2s 的速 度一定是 m/s,合 km/h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 2004 年雅典奥 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 成绩是 12.91s。这项奥运会记录的运动速度是 多少?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写出公式、代入数值、 计算结果,写上单位,还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特别强调】一是:公式中的 v、s、t 三个物 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运动中的速 度、路程及时间;二是: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时,单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要进行换算。 【反馈练习】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 间的运行速度约为 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学

8、生试着推导出速度单位 m/s 和 km/h 之间的换算关系。完成反馈练习 2分析题意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已知:s=110m t=12.91s 求:vs解:由公式 v = 可知,刘翔的tv = = =8.52m/s t 12.91s3反馈练习 3线长 145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 完成反馈练习 3 时间?【设疑】 在一些路段,交通部门对汽车的运动速度有所限制,司机是怎样知道自己的汽车有没有超速的呢?【课件展示】速度表(四)匀速直线运 动1. 匀速直线运动 的定义反馈练习 4【自学指导】在 3 分钟迅速阅读课文 P20-21 页 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机械运动是如何分类的?2物

9、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3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4.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疑难点拨】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 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 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板书】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 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恒定不变,另外匀 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反馈练习】4.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通过的路程 s 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 v 越大,所用的时间 t 越少 C

10、、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 比D、物体 v 由 s/t 决定,但与 s、t 的大小无关 【视频展示】 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在上、下坡时 的情景;列车进、出站时的情景。通过课件了解:速度表是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用 来测量运行速度大小的仪表了解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在课本划出以下内容: 1.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 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又可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 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变化的 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4. 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 做变速运动的快慢。学生举例: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乘自动 扶梯上升的乘客。完成反馈练习

11、44(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般物体的运动速度 都是变化的)【设疑】以上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变化的,那么, 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呢?观看视频【引导讨论】通过公式 v=s/t 计算得到的速度能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路程)的快慢程度吗?【总结】 变速运动快慢的描述非常复杂,如果 交流、讨论后总结: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 v =s s 来描述运动 可以用公式 v =t t来描述运动2.平均速度三、课堂小结四、当堂检测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的快慢,不过此时得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变速运动的特点,知 道平均速度的意义)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流程【见附件 1】学生独立完成

12、,教师出示答案,生生互批,教 师点评【见附件 2】动手动脑学物理 13第二节: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3.公式:v=s/t4.单位米/秒,即 m/s。常用单位是 km/h。 单位换算:1m/s=36km/h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平均速度:表示平均快慢程度。的快慢讨论、总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路程 上或不同时间内的速度是变化 的,所以计算后的速度只能表示 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表示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位置)的 快慢程度。梳理知识点,

13、明确重难点完成检测题课后完成【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利用视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物5体运动快慢的,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引出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3.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速度的仪表:速度表以及“一些物体的速 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有用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1整个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还是少2对平均速度的处

14、理有些仓促平均速度的计算本身就是一种近似、平均的思想,所以应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 想,但由于时间有限导致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显得仓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附件 1 教学内容流程附件 2 当堂达标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_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_。2.小明沿直线匀速步行 1min 通过的路程是 72m,则它的速度为 _m/s,其物理意义为 _。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中图 1 甲是_;图 1 乙是 _.图 14.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 2 所示的 5 段路程,并将小汽 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 _运动。图 25.图 3 是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