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643152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古诗两首02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

2、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1、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2、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3、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4、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5、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

3、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三、初读,检查预习1、全班自由读。、学习生字,瀑、炉等。、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4、全班齐读这首诗。四、合作探究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五、全班交流1、师:通过交流,你

4、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2、指名汇报。(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

5、讲一讲这句的意思。(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师: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6、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六、指导朗读1、师出示录象,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2、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注意古诗韵律和节奏。七、作业: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生紫烟挂前川气魄雄伟三千尺景象壮观落九天教学反思: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

7、人的庐山,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句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的大意即可。这节课我做的不够的地方有:一、把三四两句诗给分开品析了。回家潜心再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其实是一个整体,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瀑布从高处落下,流得快、直、美。而我在学生理解后,没有把两句诗整合起来品析,破坏了瀑布流态的整体之美。二、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在“细品诗句,领悟诗情”环节花了太多时间,个别读太多。以至“联类比照,感悟诗风”这环节匆匆带过,原来预设时自认为的亮点就这样以遗憾告终,写字教学也无法进行,作业也忘布置了。真是有“虎头蛇尾”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