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63670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呼吸十63953阶段之研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榮獲九十二學第二學期拱居士獎學觀呼吸十階段之研究(一)釋覺華一、前言在佛法的修持實踐上,止與觀最為核心。止是導向定的方法,觀是導向慧的方法。而出入息是佛教止觀重要禪法基礎,可作為開發種種禪定的要門,所以在典及各宗派的禪法中,多有以出入息之息作為修習禪定的入手處。透過正於呼吸開始,覺知各種感受、心境,進能觀照體驗於無常、無我、苦的法印上,而達到捨。如是配合身住、受住、心住、法住所成的四個處的修習,共有十個步驟,是由止至觀的完整修學程,後代的師將普遍為經共傳的十種方法歸納統稱為十勝,或稱之十特勝。(1)觀呼吸一書是透過對於正於呼吸上的止觀禪修方法,依其十個步驟或階段加以闡釋。修此十特勝的特色是

2、結合戒、定、慧的修學,能使修者在毘婆奢那(觀)與奢摩他(止)的運中,致耽於禪定的喜、境,而且可以引者開發解脫的智慧。原始佛教的阿含經中,並無十特勝之名相,但可於經文中其修習模式。而觀呼吸一書之作者為南傳禪修大師佛使尊者,清楚的詳觀呼吸的十個步驟,及可能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和益。今就以此觀呼吸一書之內文為主,並考清淨道、阿含經乃至天台智者大師的止觀著作釋禪波密中對這十個步驟(或曰十勝或十特勝)作比對與分析,期於此研究中,對止觀禪修深入的解與實踐的正確依據。二、佛出入息之緣起所謂觀呼吸,即是息法,此為修習禪定的方法之一,音意混譯或作安那般那(aanaapaana-sati),意譯為入出息。(2)這個禪

3、法早在東漢末就已經由安世高傳入中國,現存阿含經典(亦指巴經典)、藏(3)以及後世的許多書,處處都能發現修習出入息或詳或的解。在今日,也時常可接觸到各種同面貌的息法。因此,這是一個重要的禪法。在經中有多處記載佛陀因為講淨觀而造成幸的事實後,才開示出入息。南傳的藏哸及雜阿含815經、819經以及相應部入出息相應毘舍,都記載著同一件事實:世尊先教比丘們修淨觀,並且讚嘆修淨觀可以得到大果大福。於是比丘們勤修淨觀。後,有些比丘因為修淨觀有偏差,以致厭自己的身體,甚至想要早日脫去穢的身體。於是,有的自,有的互而死,前後計有十人。到半月布薩的日子,佛陀到比丘眾減少,阿難告訴佛陀,因為比丘們修淨觀偏失,並請求

4、佛陀開示止息的方法:爾時世尊至十五日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修淨觀,讚歎淨觀。諸比丘修淨觀已,極厭患身,廣乃至十比丘。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住微細住,隨順開覺。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善法能休息,謂安那般那住。(4)世尊為此另安那般那,即專住於微細出入息,且依之可圓滿四處,開展出十特勝,趣向涅槃解脫。世尊演安般,除避免自事件,還有別因,如大毘婆沙卷26云:次,以持息所緣,近無種種相,無次第依有情,任運而轉,由此速能引四住,是故偏。淨觀,與此相違,是故。次,以持息,唯內道起,共外道,由此速能引四住,是故。淨

5、觀,外道亦起,能速疾引四住,是故。(5)從上文看,修習安般法的好處是:緣自身呼吸之法容,並能快速的促成四處,像淨觀需要緣外相才可修;另外,淨觀是通外道的。經由出入息的息經,十種和者修過程中之身與心的種種變化,而直趨涅槃解脫之道。故於各經中,非常強調由出入息之息法為禪法的基礎。三、心息相依為入道之要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呼吸的長短與心有著相互影響的關係。以出入息為,將自己的注意(心)放置在呼吸內,習呼吸和心結合叫做心息相依。以息為方而修止,是一種容得的法門。息是依緣身心而轉的,對身心的粗動或安定,有密關係,所以安定身心的定學,對修息極為重視。以正攝心,達到安住所緣的階段,是佛法中任何法門,都必須具備

6、的功夫。以十特勝之修習而言,必以呼吸為所緣,分明,把心穩定在所緣之息上,此心息相依之是修習十特勝的核心。依呼吸出入作息、隨息的工夫,是透過息而逐漸開發,並層層殊妙,心法能相應同的特殊功能,而能證得三乘聖果。觀呼吸作者於序文中到:修完觀呼吸四個步驟,四處自然成就。四處一旦成就,七覺支就圓滿,智和解脫也跟著水到渠成。(6)亦即是此觀呼吸之安那般那之法,與四處、七覺支配合,構成完整的修體系,最終能達到究竟解脫涅槃。智者大師於釋禪波蜜中亦:此十特勝,有定、有觀,是中具足諸禪。以喜等法愛義故,則無自害之過,而有實觀觀察,著諸禪,所以能發無。既進退從容,隨二邊,亦能得道,故名特勝。十特勝法門從心息相依之訓

7、開始,漸漸具足諸禪定、覺觀,且者之身心受喜,無導致厭世自之弊,並能如實觀察,修習者雖深入正定而致染著諸禪,所以能發起無智慧。在十特勝中,層層殊勝、層層轉進,於南傳上座部的重要著清淨道中,覺音師亦歸納引經文修出入息之安般功德:(一)依安般三摩地修習,於寂靜之安般定有大功德。(二)能斷於尋故,此於寂靜、殊勝、雜住。(三)能完成四處,因四處得完成七覺支,因七覺支得完成明(道)與解脫(果)。(四)亦得知最後命終時的出息入息。(7)中修習此安般以外的其他業處,而證得阿漢的比丘,能知壽,或者知。如果修習此十事(即十特勝)的安般而證阿漢的比丘,則必定知其壽。並得圓滿身、受、心、法四處的修習,進而開展七覺支。

8、(8)在雜阿含經云: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9)七覺支是成就解脫所必修習、體驗的條件,依七覺支次第修習,最終圓滿捨覺支。可以覺支就是捨覺支的開始,捨覺支就是覺支的完成。到捨覺支的成就,就是住,能完全進入無常之、境界之、塵之,然後住色、聲、香、味、觸、法,能身在世間,而心住遠界,直至涅槃,故知從心息相依的息修起,是入道之要,一趨向解脫聖道。今從表一出入息始,對十特勝項目的名目,依於順序,分別述如下:第一至第四特勝內、外息、或入、出息,為總正於出、入息。第四特勝則是明出入息遍全身之初禪。即此四勝各包含出息、入息。但在彼此所緣的出入息之息法仍有些同之處:雜阿含出入息的學習方式,外是用心專注於息出入上,

9、即隨身的呼吸,而呼吸。在現代南傳佛教的觀呼吸修持法之中,帕奧禪師正之道強調專注於呼吸所觸之點上,而心緣字。(19)佛使尊者觀呼吸一書則又教以從一至十的方法。(20)綜合二者所述的南傳佛教禪修之要,應是專注呼吸或息,然都應心止於與出入息相關的觸點上。在阿含經中有關安那般那的記載用息,多云入息、出息。(21)南傳的清淨道則:出入息時,宜止於五以下,取至十以上,中間亦得脫。因為如止在五以下,則在迫窄的空間內,未免心生苦惱。(22)明白的明息,並且是至十,於此強調的息可少於五,亦超過十,中間也可跳,如果息的方法錯,反會心生苦惱,得其。從早期漢譯的禪經考察,坐禪三昧經:思覺偏多,一心入息、出息,長、短,

10、一至十;一至十,隨息入出,與息俱,止心一處;、隨、止、觀、轉觀、清淨。(23)出入息可對治尋思多者,者一心於息,乃至隨息,進而斷諸尋思達止等。一般而言,息的目多以十為準。大安般守意經:莫過十,莫減十。報息已盡,未是為過。息未盡,是為減。失亦,及亦。是為。於心散之時得善修止觀,故以息為方,故息已盡未,或息未盡都是過,息之仍以十為標準。修道地經卷五云:坐於閑處,居無人之處,秉志,息而使至十,從一二。(24)達摩多禪經:先從一起,如是乃至十,修順此,得功德住。(25)總之,從這些早期漢譯的禪經看出,出入息皆以一至十為準的息之法。源於此,智者大師於釋禪波蜜亦:從一至十攝心在,馳散。(26)與妙法門:當

11、息時,唯知從一至十,心安定。(27)於法界次第初門則曰: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28)智者大師亦以一至十為方法,並於妙法門,對息門作極完整之發揮,而摩訶止觀以息攝心調心,進而將之發展成觀思議之圓頓法門。筆者從以上出入息而演變南、傳共同息方式看,呈顯個人根性雖一、師承有差別、經驗亦各,多皆加入息之法,這乃適應廣大根機,實際因應眾生心太過於粗而適合一開始就修習隨息,所以才從息做起。但其他經提到息法的複雜性、諍議性(29),因非本文所要討者,故。唯,息之法原本是用以調整收攝散的心,息方式太過煩瑣複雜,難免意妄心又活躍起,此是簡擇時必須考慮的條件。且太多的言語辯與討,無濟於實踐體驗,但且一心恆持

12、即是。除息方式同外,另就息所緣亦有所差別,如清淨道中引南傳無礙解道:相、入息、出息這三者都是一心的所緣。(30)麼才是一心的所緣呢?後文則以鋸樹為譬喻,明要注意鋸齒的觸,而是鋸齒的去(出息、入息)。所以觸點才是一心的所緣。當觸點產生時,就可以直接在觸點上感覺是吸氣或是呼氣,直接從呼吸的清濁、澀、粗細、涼暖、輕重的感覺,而在吸氣或是呼氣的過程中,繫緣於出入息之觸點,覺觀一心從而知息長、短與息遍身。釋禪波蜜三止之繫緣止以鼻柱、臍下等五處為繫緣修息之入手,一心繫專注在鼻柱(或言鼻端、隔鼻)等處。制心止引生定的方,也是直至體真止寂滅實相體證之方法,以此三止為天台修息的主要修持法門。釋禪波蜜也明如下的隨

13、息法門:者既調息綿綿,一心依隨於息。息入時,知從鼻端入至臍。出時,知從臍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隨。(31)者在第一特勝中,息的進出,調整氣息綿密後,於第二特勝,應於入息時,知從鼻端進入肚臍;是出息時,則知從肚臍呼出到鼻端,如此一心隨息觀照進出散。坐禪三昧經:其息以至鼻,再還至於臍(32)此法是隨息的法門,與清淨道專注在一個呼吸的觸點上有所同。觀呼吸中:建呼吸的正並是專注於空氣的本身,而是專注於空氣所撞擊的皮膚表面(鼻孔)。(33)帕奧禪師於正之道一書中也:專注經過同一點上的長息、短息、全息、微息之階段,並持續專注於同一點上從頭到尾的氣息。(34)由上可知,在南傳的禪法中,多在心緣一處於出入息

14、之觸點;天台禪法則分別心繫緣於鼻柱、臍下之觸點而修止之外,也隨息而在身中進出,已經是十特勝之中的知息遍身的法門。二者都源自阿含經的出入息,具有共同的法源,但經同時空的傳遞,南傳、傳的詮釋與開展有別。第五特勝身息、息除身、除諸身、即者如實知身輕安的態。對於十勝中有關身(身息)的內文,源溯自雜阿含803經所云的身,就經文內容確定其義。(35)引雜阿含(568經)云:云何身?云何口?云何意?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有覺有觀名為口。想、思名為意。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36)如是,所謂出入息即身。與漢傳雜阿含803經配合看覺知一身入息(出息),即為覺知出入息的一過程。雜阿含在此並明言遍身入息。因其學習方式,外如前討的,用心專注於息出入,呼吸(37),愈愈微細,善法就會愈愈明顯。漢傳中阿含身經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